白附子的用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0:4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17:08
白附子是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白附子,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贵州、*等地都有野生。东北各省、山东、江苏、河南、湖北有栽培。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唱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表面白色奎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多年生草本,植株常较高大。地下块茎似芋艿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外被暗褐色小鳞片。叶1~7(与年限有关);叶柄肥大肉质,下部常呈淡粉红色或紫色条斑,长达40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戟状箭形或卵状宽椭圆形,长10~40cm,宽7~30cm,初发时向内卷曲如角状,后即开展,先端渐尖。
扩展资料:
白附子有毒,生品多供外用,内服选用炮制品。宋代用“炮裂”,“煨制”,后用蒸制等法,所用辅料有生姜、酒、醋、甘草等,炮制方法有10种之多。炮制目的均以降低毒性、副作用为主。
现代沿用的矾制法可为近代新发展的一种制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了制白附子的方法、辅料及其用量、制品的规格、要求,《中国药典》2010年版亦类同。近年来,有关新工艺的研究以及相关的化学成分和药理药效学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提供了有益的依据,但整体水平的研究还有待于更加深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附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17:08
为什么用白附子?
附子和附子炮制品有很多种类,现在一般药房只有制附片,也就是黑顺片。
注意搞清楚你那个是哪种!
这个东西有毒,中医们大都认为,“草乌”适当超量是可以,但关键要单独煎,并且要配“甘草”,熬汤后还要*一下是否有辣味,有辣味说明还有毒性,这些常识作为医生和药剂师应该向患者交代,要不然超量“有大毒”的中药与其他中药一起煎很容易中毒,不及时抢救就会当场死亡。
这个先单独煎0.5-1小时,水微沸,口尝无辣味、麻感才可和其他药一起煎,然后好要放入干姜或者生姜(看具有体病况),甘草15克,即可以助附子药性,又可以解毒,如果是生附子或者炮制工艺简单,或者生附子,则煎的时间要更长。
所以保险的方法是遵医嘱,如果搞不准,吃药前准备好蜂蜜,感觉出现异常可以用蜂蜜解毒,吃几十克。严重的送医院。
======
如何区分白附子、白附片和附子
因药名相近,附子、白附子、白附片及其别名或习称常易混淆不清,从而导致某些药材供应商供货、药剂人员收货和临床医师用药张冠李戴,影响治疗效果。为此,我们有必要将这些药材和品名界定清楚,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
白附子 天南星科独角莲的块茎,是法定的药名,习称禹白附。由于历代本草所用的白附子均为今之关白附,故有些地区习惯用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又称关白附,作为白附子用。两者都有毒性,但关白附的毒性很大,不应与禹白附混用。我国2000年版药典所收载的白附子是禹白附。两者都是块根,外观长短和直径虽有差别,但是不明显,两者都有根痕和芽痕,只是禹白附的表面有密生环纹,而关白附则有明显的纵皱纹或细纵皱纹。白附子的饮片是经过炮制的,如要用非炮制品则应注明生白附子。
附子(白附片) 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又称泥附子,有毒,需加工后以供药用,按炮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和炮附片。经炮制的乌头母根,则称为川乌。乌头的子根是从母根生出的块根。李时珍曰:“天雄乃种附子而生出或变出,其形长而不生子,故曰天雄”。所以,用附子炮制的白附片又称天雄片,现在最常用的是白附片和黑顺片,统称为熟附片。虽其加工方法不同,名称有别,但效用无甚差异。
区别 二者名称相近,常易混淆,但它们的功效迥异,前者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和解毒散结的作用,临床上用于风痰壅盛、口眼歪斜及瘰疬痰核;而后者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的功效,临床上用于亡阳证、阳虚证及痹痛。
白附子的炮制品饮片横截切片呈圆形或类圆形,纵切面则是椭圆形,颜色呈深棕色;附子的加工品均为纵切片,所以其形状都呈倒三角锥形,多数饮片的边缘可见一突起的支根痕,俗称“钉角”。
根据加工方法不同,白附片呈黄白色、无外皮、半透明、有角质感;黑顺片外皮边缘呈黑褐色,片体暗黄且略带淡黑色,半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