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0 03: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1 16:48
盛极则衰。玄宗与太宗、武后一样有才干,玄宗与诸兄弟一起玩乐,长枕大被共寝,却不让他们干政。但也不能善始善终。开元盛世中已蕴含社会危机,并且最终导致一场内乱。其起因有两个方面: 玄宗在天宝年间不再过问政事,委权于大臣。韩休为相时,玄宗尚能听取谏言,张九龄时便不耐烦了。不久用善于“迎逢上意”的李林甫为相,堵塞了言路。天宝三年(744)玄宗纳杨太真为贵妃,沉溺于声色之中,“春宵苦短日高起,君王从此不早朝”,更不愿处理朝政了。
权臣李林甫,加上宦官高力士、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控制了朝政。但三人都忠于皇帝,没有异心。杨国忠是*的昏人,李林甫则是奸诈能人。李处理朝政问题很果断,众人很“畏服”。他为阻断言路,对*们说:“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辙斥之,悔之何及!” 安禄山只怕李林甫一个人,在李死后才敢造反。 玄宗时由府兵制下的义务兵役制变成了募兵制,是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天宝八年因均田制的崩溃停止征发府兵,原来作为补充方式的募兵制多了起来。募集的多是兵油子,镇守京师的长从宿卫、彍骑(guoji)多为市井无赖,腐化无战斗力;戍边的卫士称长征健儿、长从兵,战斗力强,却掌握在军将手中,不听朝廷调遣。
原来府兵制下精兵多集中在关中,“内重外轻”;此时精兵集中在外地,“内轻外重”,威胁朝廷安全。原关中兵力占全国的40%,此时边镇兵力占全国总兵力的88%,而且为少数“节度使”掌握。
节度使是睿宗开始在边镇设立,称为“持节经度的朝廷使者”。集军政权于一身。节度使开始只领兵,后来则“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天宝十一年李林甫病死,杨国忠把持朝政,玄宗继续沉溺于声色,均无认真防备。
表面的升平,掩盖不了潜在的危机,各种矛盾的不断激化,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