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0 00: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1 03:34
这首七绝属即景抒情的小品。主线在描写初夏晨光怡人之处,园艺事描作为衬托。整体来说,写得还可以,《初夏晨光》之题亦属恰可。但是「景深」不够,因此「境」就模糊了,读者较难从诗句中得着「身历其境」的感受。要做到将读者带入「境中」这点,而且能做得好,并不容易,在下也同样是处于学习阶段。李白写景入神,王昌龄言情造极,一意气飞扬,一神态自若,正是各有特色,故并无定式可循,无成法可依。 回看这首七绝,若将主题分析,或会问,到底「初夏的晨光」,有些甚么特点,通过适当的组合后,可以让读者得着一幅鲜明的图像呢?而这些景物的组合,又应如何加上适当的色彩、情调,让它们可以构成诗人心中特定的「境」呢?就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例,仅仅五句二十八字(刚好与一首七绝字数相等),头三句单单将九个不同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有机的连缀一起,就已经构成了一幅萧瑟苍凉的秋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结尾,就点出了游子乡思之情。两相结合,已绘画出一幅深有诗情的画面和触动人心的「意境」。言虽有尽,而意却无穷。虽然诗与散曲笔法有别,但在营造意境方面,也颇堪借镜。《天净沙》是哀曲,调子沉郁,以静景为主。现《初夏晨光》情感基调是愉悦的,宜用较活泼、明亮、开朗的字词,节奏可以是轻快的,也可以选择悠扬的,或两者双配。初夏的黎明,晨光煦煦,而未觉太热,犹带爽气,温凉恰可,令人舒畅。花间透和风,更有微香,沁人心脾,这些细节,都可考虑入诗,以营造诗境。 原作中的结语句略感突兀,令人不太明白它与全诗的联系所在。尾句拓开一笔,以出远神,本是常用的笔法,但通常要在前文有适当铺排。例如王维《酬张少府》,尾联「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结语就是一拓开句,表面上与前句的问语毫不相干,实是前文已有充足的描写,尾句故意不正面作答,反淡淡勾出一幅画面,以总结全诗,含蓄而有「言外之旨」,发人心省。回看本诗的第三句,是一咏叹句,当中有「日光正好」之语,但到底好在那里?前文中均找不到答案,也找不着相关的提示。而这悬空之句,结语又未作呼应,变成诗的尾段失去了凝聚,前后也失去呼应,有点像不了了之的样子。诗的每句都有着串连整合的作用,某处接合得不理想,整首诗就气脉不通,甚至影响到整个结构的倾倒。故此,纵使每句每字,都写得好,写得亮丽,也并不表示整首诗是成功的,有佳句不一定有好诗。写或是欣赏诗歌,既要看局部,也要看整全。 现将原题,试用另一种方式表达重写,以供参考: 《初夏晨光》 曙色分明初夏爽,孜孜园内莳浇忙。 晨光最是堪怀抱,人自陶陶花自香。 首句点出时序,写初夏清晨,曙色明亮怡人。「爽」,一字两意,扣「昧爽」一词以表天刚亮,也含气爽之意。次句点明地点,人物的精神面貌(此处改用孜孜一词,以呼应句尾「忙」字,取其孜孜不倦,虽忙而自得其乐之意),「莳浇」是省略语法,代指园艺劳动。第三句是转句,在一、二的景物描写后,接上咏叹初夏晨光之语,「晨光」是既指朝晖,亦指晨间风光。末句以景结情,既是景语,也是情语,亦间接解说了何以有转句之咏叹,是为合题。结语所描写的状况,既是因也是果,有这样的感受,才会有第三句之咏,但反过来,也正因「晨光堪怀抱」,才生出末句的感受。(陶陶:喜乐的样子) 纯属个人意见以供参考,如有谬误,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