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9 23: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1 19:33
如何平衡学术大众化与专业化之间的关系如下:
1、突出特色,在学术与大众间寻求平衡
(1)避免曲高和寡,把书评写成小众。即在学术性和大众性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专业研究者读后不觉得浅,普通读者读后不觉得深。编辑撰写的书评既要有学术味道,能够与学术界对话。
(2)避免把书评写作宣传性的广告。书评不应脱离它本身的性质,“评”是本质,是重点,应高于一般性的宣传介绍,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客观性、文化性,不是通过语言技巧向读者推销,而是通过向读者揭示图书的价值,助力图书发行。
2、评书如评人,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学术规范
书评虽是一种小文章,但书评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评论,关系到是否对他人成果有准确、客观的评述,本身是一种严肃的学术活动。编辑撰写书评应坚持三种态度。
3、提升高度,努力做到“三个深入研究”
对所评图书的作者有深入研究。做学问讲求“知人论世”,深入研究作者的时代背景、学术经历、学术流派、学术观点等背景信息,有利于整体把握所评图书。鲁迅先生曾言:“倘若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4、注重可读性,实现书评的规范性和风格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撰写书评有一定的规范性,也有灵活性;有必选动作,但更多是自选动作。从书评的内容看,图书基本信息、图书价值特色、图书不足等内容必不可少。信息是书评的内在属性之一,也是书评的写作要素之一。
平衡学术大众化
专家学者的书评学术性、专业性、理论性都较强,但受众有限,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播效力;一般读者撰写的书评更偏向于个人的所思、所想、所感,可读性强、受众面广,但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的读后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评。
编辑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作者和图书有深入了解,熟知读者的阅读需求,长期深耕于某一领域,具备较好的学术理论基础。编辑撰写书评有利于扩大图书影响力、增强读者可接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