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0 01:4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07:24
美术教育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过程中的组成部分,究其范围而言,它是包容性的,与美术并非是一个完全重合的概念。在这里教育是作为美术的一个功能之一发挥其作用。
诚然美术教育这个术语包括许多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诉诸于人眼睛、思维和手的训练,培养和促进观察、思维、表现三种能力的协调同步发展,具有相当的同一性,这就构成了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潜能和素质。英国美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认为,教育包括这两个矛盾:一个人应接受教育以实现本来的他,另一个应接受教育以成为非本来的他。这两个他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是通过受教育尽可能使先天的与身俱来的潜能得以发展;另一个是人必须通过受教育适应社会的后天形成的知识和本领。因此,作为美术教育必须在社会要求和个体潜能的双重基础上全面实施才是合理。
1、寻找生活的源泉,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的所垄断,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之首位,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密切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何谈有新的创造呢?
生活处处有美,艺术是善于从生活中捕捉。而孩子们还不是艺术家,就像一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狮子,还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获,掌握时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从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2、寻找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教学中显得很重要,任何一件东西没有经过仔细的观察是画不成的。观察能力不只是美术科的要求,在其他科目中也同样重要。一些伟大的发明是离不开科学家对事物和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但在各个学科中,美术对观察能力的培养就更为直接一些。当然,观察能力的形成是长期的,每一节课都不能忽略,应坚持不懈的引导,让学生逐步形成这种习惯。
观察是孩子认识周围的主要途径,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思维、想象与创造。因为创造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认识与理解的重新加工与组合。
生活虽然是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的,但要真正反映表现生活时,有些学生就会感到茫然,无从下手、不知所措,以至于他们的作品表现形式过于单一,产生局限性。这正是因为他们还得留在无意识状态中,观察能力有待于和提高。我在平日具体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观察,并放手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看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不设立固定的标准和不可改变的模式,不把*的眼光压在他们身上,鼓励学生运用横向思维,推崇标新立异,要求他们通过观察生活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
在讲一年级《画自己》一课时,我没有详细讲解人物的比例关系,而是教给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让孩子们在课下观察自己的同学,注意找出同学最大的特点,并把观察到的在课堂上讲给同学们听,经彼此间的讨论、交流,把观察到的画下来。作业完成开始展示作品时,我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的创造力是那样丰富。他们笔下的同学形象生动、有趣,看上去真是太像了,每个部分虽然不是很准确,但是神态抓的比较好,我让他们猜猜看可都会一下子认出来。我深深体会到,只要引导得法,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试想,如若再以"依葫芦画瓢"的方法必定会阻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融入生活角色,培养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角色令学生好奇,他们融入生活的意识很强,让学生在学中体验不同的生活角色,对活跃气氛,提高学习和创新的兴趣特别有效。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各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创作上比较欠缺,但是,当你换一种角度去欣赏的时候,会发现,它也是很完美的。例如在教《各式各样的鞋》一课时,在教学生制作鞋时,让学生扮演设计员和生产者,比比谁的鞋做得好,鞋制作好后,让学生把鞋拿到市场中,充当买家和卖家,推销自己的鞋,或者去选够自己满意的产品,买卖十分红火;也可以用拍卖竞标的形式,拍出最好的鞋。学生适应生活角色的积极性很高,买卖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和想象。
因此美术课在教育中所占的比重,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努力摆正美术课在教育中的位置,绝不能可有可无,绝不能可上可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