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触蕃瞻前踬后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0:0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6 19:38
展开1全部羚羊触蕃瞻前踬后是什么意思?应该是羝羊触藩,跋前踬后。
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跋:踩;踬:被绊倒。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两句话都比喻进退两难。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详了,记得我少时读书的时候也看过,还深深记住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而且当时我学的教辅,明说这则故事出自《后汉书》,还非常误导性地在文末加了一句:“后来陈蕃举兵作乱,果然失败”。
导致我和很多同学,很长一段时间,都天真地以为,陈蕃就只是一个小事都做不好、果然造反未成的小人物、失败者而已。
后来我翻阅《后汉书》,才发现原文是这样的: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年,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后汉书·卷六十六 ·陈王列传第五十六》
薛勤只有“甚奇之”,并没有吐槽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世说新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陈仲举(陈蕃)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滕王阁序》因此有“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名句。
事实上,陈蕃是东汉名臣,在大多数史书的评价里,他为政清廉,礼贤下士,犯颜直谏,一生对抗专权的外戚与弄事的宦官,刚正不阿,最终为诛灭宦官举事,事泄遇害。
那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又出自哪里呢?
清代文学家刘蓉著有《习惯说》,是这么写的: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6 19:39
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详了,记得我少时读书的时候也看过,还深深记住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而且当时我学的教辅,明说这则故事出自《后汉书》,还非常误导性地在文末加了一句:“后来陈蕃举兵作乱,果然失败”。
导致我和很多同学,很长一段时间,都天真地以为,陈蕃就只是一个小事都做不好、果然造反未成的小人物、失败者而已。
后来我翻阅《后汉书》,才发现原文是这样的: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年,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后汉书·卷六十六 ·陈王列传第五十六》
薛勤只有“甚奇之”,并没有吐槽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世说新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陈仲举(陈蕃)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滕王阁序》因此有“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名句。
事实上,陈蕃是东汉名臣,在大多数史书的评价里,他为政清廉,礼贤下士,犯颜直谏,一生对抗专权的外戚与弄事的宦官,刚正不阿,最终为诛灭宦官举事,事泄遇害。
那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又出自哪里呢?
清代文学家刘蓉著有《习惯说》,是这么写的: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6 19:39
先奉上标题中的问题:成语“跋前踬后”中,“踬”的意思是跌倒,被绊倒。踬字的详细情况本课会讲到——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足”部的两个汉字:“踬(简化后写作‘踬’)、跲”,这两个字在《说文解字》的解说中是互释字。也就是说这是“一对儿”字,完全的同义字。详情如下:
1、踬(踬)。读音有两个:
(一)zhì。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给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踬,跲也。从足,质声。《诗》曰:‘载踬其尾’。”形声字。本义是跌倒;被绊倒。《六书故·人九》:“踬,行有罥戾失足也。罥,读juàn,指网、绳子、套。戾,读lì,违逆。有羁绊,不舒服,不顺利之后的失足。
《诗》“载踬其尾”,指《诗·豳风·狼跋》,现在的《诗经》版本,写作“疐”(音义同“踬”),这句诗的意思是“碍着老狼的尾巴”,说老狼向前踩着下巴上的肉,向后绊着自己的尾巴。这里还演化出来一个成语,就是“跋前踬后”,应用如韩愈《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多用于比喻进退两难。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6 19:40
应该是羝羊触藩,跋前踬后。
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跋:踩;踬:被绊倒。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两句话都比喻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