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9:3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13:44
明成祖朱棣被称之“中国最后一位世界性大帝”主要是由两件事决定的。第一件事是郑和下西洋后带来的“万国来朝”,加强了明朝与印度洋沿岸各国的*经济联系,恐固了明朝的朝贡贸易。另一件事是明成祖永乐十九年的“大阅兵”,对各国展示了明朝的军事实力,起到了威慑作用,促进了明朝与中亚、西亚的和平。这两件事足以说明明成祖朱棣具有世界性的眼光和*格局,这是后来清朝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所不具备的,所以才称朱棣为“中国最后一位世界性大帝”。
郑和下西洋带来的“万国来朝”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郑和担任正使先后七次率领船队进行的海上远航活动。 郑和下西洋恢复了明王朝对南洋诸岛的管辖,命名了景弘岛、永乐群岛等。郑和下西洋从公元1405年开始,前后持续28年间,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最后到达西亚和非洲东岸,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航线。郑和每一次下西洋都加强了沿岸各国的联系,展示了明朝的*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
每次下西洋回来,郑和船队都带回来沿岸各国的使团,来朝见明朝,加强与明朝的*、经济联系。有此国家的使国都长住不走,如苏禄国王最后死在了明朝。1423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航的时候,船上载有16国1200多名使臣及其家属。到永乐晚期,来朝贡的国家超过60多个,形成“万国来朝”的局面。
明朝的外交*是以“宗主”自居的朝贡外交。当时的明朝在*、经济、文化、军事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出现了各国争相来朝的盛况。当时与明朝发生外交关系的国家多至近百个。前来朝贡者可分为三类:一是臣服于明朝,希望得到明朝承认、封赐予支持的国家或地区贡使;一是仰慕中国文化,想亲眼目睹中国风采的各国君主贵族;一是以贡使身份来华贸易的商人。
1405年,由于贡使日多,朱棣下令重置市舶司。于是在福建、浙江、广东分设来远、安远、怀远三市舶司,负责接待各国来使,而于京师设会同馆以待国宾。为了与各国来人交流,同时还设置了四夷馆,专掌翻译各国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此后的永乐一朝中,先后有四位海外国家的国王泛海而来,其中三位留葬于明朝,这的确称得上是中外关系史上的大事。
明成祖朱棣怀来大阅兵
明史上最有名的大阅兵,发生在永乐十九年三月,地点北京怀来。在此之前郑和五次下西洋,沟通了印度洋沿岸国家,此后中亚以及西亚诸国正式承认了大明朝继元之后的“天朝”地位。但对于明王朝的真实实力,各国也存有怀疑,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宣示大明的强大实力,巩固大明与中亚、西亚国家的“朝贡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阅兵,恰是最好的机会。
永乐十六年,明朝陈诚出使中亚,随后,中亚、西亚国家均组使团随中国使团回访。永乐十八年七月,这支云集了20个中西亚国家、人数多达600人的使团抵达 嘉峪关,朱棣派遣6000精锐骑兵一路护送,沿嘉峪关经明朝九边军镇“参观”,明朝“九边”强大的军事实力,也在各国使臣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十一月二十日,朱棣在北京皇宫接见各国使臣,诸使臣皆行叩拜礼,唯独帖木儿国使臣以“我国无此风俗”为由,坚持行鞠躬礼,朱棣却并不在意。两个月后,各国使团接到通知,朱棣将在北京周边开始大规模的“狩猎”,邀请各国使团前往观览。
永乐十九年三月,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北边的怀来调集军队10万人,精心挑选“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精锐相继表演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项目,从广西、云南、四川调来的“土狼兵”、白杆兵演练了步兵劲弩齐射、长*步兵刺杀训练等“军事科目”。
史载“军容齐整”、“步调如一”、“兵甲鲜艳”,“列国使节俱惊”,尤其是明朝“神机营”的火器操练,展示的“虎威炮”、“火龙*”(骑兵专用火*)、安南铳(抬*)、“一窝蜂”(火箭炮)、“火龙车”(火焰喷射器)等诸多“高科技”武器,令各国使节大开眼界。大规模的“狩猎”行动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阅兵结束后,朱棣在土木堡的行营接见了各国使节。这一次,帖木儿国使臣带头下跪磕头,“叩首触地”,全然不顾“我国无此风俗”。帖木儿使臣更奉承说,这次帖木儿进献的名马,正是当年帖木儿国王的父亲帖木儿生前南征北战专用的“御用坐骑”,赠送给朱棣,正是为了表达“最崇高敬意”。朱棣则手书信札托使臣转交帖木儿国王,在信中表示“愿两国臣民永享太平安乐之福”。
有关这次阅兵的详情,也详细记录于中亚国家的典籍里。帖木儿副使盖苏耶丁在 回忆录里坦言:“我不得不承认,大帝(帖木儿)死在东征的路上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这使他保全了一生的英名。”
来“观礼”的使节达27个国家之多。明朝军威之盛与睦邻友好的国策,在各国引起巨大反响。其后中亚、西亚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一直绵延到明末,单是帖木儿帝国,终明一世向中国派遣使节的次数就有60多次。这也说明阅兵不仅是宣示国家实力,还是扩大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而另一个“连锁反应”是,观览阅兵的埃及使臣回国后,埃及随即解除了在红海对东方商船的禁令,而此后最后一次下西洋的郑和,也终抵红海沿岸,不但结好了红海地区国家,更实现了他作为一个穆斯林终生的愿望----麦加朝觐。
明成祖朱棣的永乐时期是明朝最强盛的时期,不但在*上、军事上、外交上成就巨大,而且在经济上和文化上成就也十分巨大。当时,欧洲还处中世纪末期,大航海时代还没开始,欧洲各国还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处在愚昧落后的*教封建王国时期。因此,明朝是当时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只可惜朱棣之后再无朱棣,明朝又走向故步自封之路。
到了清朝时期,世界*格局已变,欧洲大航海兴起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猛烈发展,欧洲各国迅速强大,开始瓜分世界。而清朝统治者只满足于统治汉人的中原地区,在康熙完成平三藩、收台湾、平定葛尔丹后,便开始闭关锁国,满足于“天朝大国”之梦。乾隆皇帝无视世界之变局,拒英国马嗄尔尼使团于国门,陶醉于四海升平的朝贡体系之中,最终愚昧落后于世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15:02
明成祖朱棣当时派郑和下西洋,而且北击瓦剌,使当时的大明实力达到了全盛,因此朱棣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世界性大帝。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16:37
因为朱棣时期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清朝都开始闭关锁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