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者劳力,中者劳智,上者劳人这句话谁最先说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9:4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2:20
下者劳力,中者劳智,上者劳人出自孟子的《孟子·滕文公上》。
原文: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
释义:所以说有的人做脑力劳动,有的人做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受人统治;被统治者供养别人,统治者被人供养,这是普天之下通行的原则。
扩展资料: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
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滕文公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2:20
语出《孟子·滕文公上》
原文;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
翻译
陈相见到许行,非常高兴,完全抛弃自己从前的学业,而向许行学习。陈相见到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国的国王,的确是个贤明的君主;虽然如此,还不懂得治国的道理。贤明的君主要和百姓一道耕种而维持生活,要亲自做饭,并管理国事。现在滕国有粮仓和财库,这是损害百姓来养活自己,哪里称得上贤明呢?”
孟子说:“许先生也是一定要亲手种粮食才吃饭的吗?”
陈相说:“是的。”
孟子又问:“许先生也是一定要亲手织布才穿衣服的吗?”
陈相说:“不是。许先生穿粗麻织成的衣服。”
孟子又问:“许先生戴帽子吗?”
陈相说:“戴。”
孟子说:“戴什么帽子?”
陈相说:“戴白丝帽子。”
孟子问:“是自己织的吗?”
陈相答:“不是。使用粮食换的。”
孟子问:“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陈相答:“怕妨碍耿重。”
孟子问:“许先生用锅甑做饭、用铁器耕田吗?”
陈相答:“是的。”
孟子问:“都是自己造的吗?”陈相答:“不是。是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用粮食换取器械,不算是损害瓦匠铁匠;瓦匠铁匠也用器械换取粮食,又哪里算是损害农夫呢?而且许先生为什么不烧窑炼铁,各种器具都从家中取用?为什么频繁地和各类工匠进行交易,为什么许先生不嫌麻烦呢?”
陈相说:“各类工匠的工作,本来就是不能够一边耕种一边操作的。”
孟子说:“难道治理天下偏偏就能够和耕种同时进行吗?有官吏的事情,有百姓的事情。况且一个人身上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须靠各类工匠的产品才能齐备。如果每一种都一定要亲自制作才使用,那等于全天下的人都时刻奔走在道路上。所以说有的人做脑力劳动,有的人做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受人统治;被统治者供养别人,统治者被人供养,这是普天之下通行的原则。”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674455.html?si=4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2:21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有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2:21
孟子说的,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2:22
没有什么典故吧..封建社会的时候是士农工商,因为劳动生产力不发达,现在劳动是第一生产力了才有的这句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