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3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22:11
是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的竞合关系构成大国关系的主线。处理好同大国的关系,是中国当前外交的重点。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扩展资料: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的发展离不开合作。
2、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离不开合作与共赢的理念。
3、弘扬以合作与共赢为核心内容的集体主义主旋律。
中国的不断崛起与大国拥有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矛盾。认清当前大国关系,打破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传统逻辑,寻求中国与大国间的战略平衡,以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为理念,谋划与大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作共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22:12
1、摒弃冷战思维。大国之间建设性的相互依存,是全球*和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础。大国之间应致力于建立平等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认可对方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2、加强合作。各国国情千差万别,世界上不存在最好的、万能的、一成不变的价值理念、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不同文明和不同国家应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将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3、共同发展。各国共同发展和全球平衡发展,是世界和平的坚实基础和有效保障。人类社会已经告别一国的富强以对别国的剥夺为前提条件的时代,“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
4、管控分歧。大国之间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应尊重和照顾彼此的重大利益和关切,淡化和减少分歧。大国应共同致力于维持和建立各种全球性、地区性国际机制,为相互合作提供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平台;不断完善和创新国际规则,努力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品。
扩展资料
中国面对大国变迁的具体做法
1、应继续扩大经贸往来和经济合作。经济发展是所有国家的最高利益和不同国家最大的共同利益。经济联系是大国利益的主要交汇点,是相互关系长远、坚固、真实的基础。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2、各国应鼓励商品、资金、信息和技术的自由流动,平等而无歧视,公正而无排斥,广泛深入地加强经贸联系,以此增进相互理解,而不是将经贸问题*化;反对把贸易通商作为防范、牵制和制衡别国的手段,甚至刻意打造具有排他性的经济合作机制。
3、应以利益契合点区分轻重缓急,优先考虑和切实推进可扩大共同利益的合作,如继续深化经济、军事、人文等传统领域的合作,寻求网络安全、全球治理等新领域的合作;淡化、搁置*、意识形态及**等领域存在的矛盾与分歧。
4、在不同方面和层面,大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分歧各不相同,大国应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相互关系的改善,将共同利益扩大、推广到不同层面和范围,将矛盾和分歧缩小、限定在特定层面和范围。
参考资料
人民网-《人民日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