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3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4:17
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主题以及人物的刻画都是不够的深刻的,而且让观看者在观看的时候没有很强的代入感,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4:18
《麦路人》是纯正港片,卡司都是香港熟脸,在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得10项提名,其中有4项是表演奖,最终拿下最佳男配角(张达明),可以说表演层面肯定是上乘的。
即使回归已超过20载,但香港文化和内地文化还是有壁,内地观众首先对这个片名就是一脸懵,首先“麦路人”是粤语“陌路人”的谐音,更深一层的是,香港有一种底层人群寄居在以麦当劳为代表的24小时快餐店,甚至诞生了专有名词“麦难民(McRefugees)”,而“麦路人”便是引申这个群体。
其实内地也有这种现象,只是不如香港来得典型。
据报道,2015年10月3日,香港一名中年女性死在了24小时营业的深水埗麦当劳内,数小时后才被发现。受此事件影响,麦当劳中国公司发言人曾在2016年公开表态:麦当劳欢迎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来麦当劳餐厅。
是啊,花很少的钱买一杯饮品,甚至不花一分钱,在明亮、干净的快餐店休息一整晚,甚至以此为家,是多少流浪人员的避风港啊。
现实主义题材的《麦路人》也遇到了现实的受众危机。
虽然在香港受捧,但内地观众不买账,票房只有1800万人民币左右,豆瓣评分6.6,成绩不算亮眼。
其实这种隔阂是双向的,内地大爆的《我和我的家乡》在香港也是卖不动的。
《麦路人》这种文艺片,即使有大咖坐镇,在内地素来难以出圈,除非人际口碑高到一个不行,才会拉动票房逆袭。
但看完全片,我必须得说,冲着选题相对新颖、演技全员在线,也是值得支持一波的。
《麦路人》英文名叫“I'm Livin' It”,也对应着麦当劳经典广告语“I'm Lovin' It”,但影片里并没有点明故事发生在麦当劳。麦当劳本就只是一个代称,肯德基、田老师红烧肉也有24小时门店呢。
剧情有媒体概括得很好,讲述“一群来自不同背景的陌生人,在快餐店内宿宵相遇,他们同舟共济相互扶持,慢慢产生出家人般情感的故事”。
郭富城演得非常好,没能再度拿下金像影帝,却也得服气,因为遇到了题材更隐秘的纯正港片《叔·叔》,最终拿奖的是饰演老年男同志的太保。
可以看出,虽然港片已经式微,但香港电影人还是很敢拍的,题材方面比起*电影人“痴迷”的主旋律、玄幻偶像,在审美维度上就高出不少啦。
给《麦路人》打差评的网友中有人感觉它煽情过甚,但即使票房破2.5亿、豆瓣7.1分的《一点就到家》都大段大段煽情,又何必苛责《麦路人》呢?
相比起《一点就到家》里的轻巧创业(搅黄几个赶集就打开了电商大门、用远山情怀种咖啡一下就拿到咖啡奥运会的银奖),《麦路人》的聚焦逆境人生不是更接地气?
《麦路人》在阿博确诊患癌、单身妈妈为赌鬼婆婆还债活活累死等剧情接连上演后,确实有凄苦卖惨之嫌,但人生有时就是这么苦啊,看了这么多年社会新闻,你就不会觉得这是魔幻现实了。
阿博和阿珍互相装不认识却是有情有义的爱情故事,看似有点悬浮狗血,其实很浪漫,是中年人谈恋爱的那种苦涩的浪漫,比起甜宠偶像剧可是隽永得多。尾声那段病榻前彼此不明说的天人永别戏码,很催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