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3 17: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01:46
小学数学教学即要处处有空间,没有空间的数学不算教数学,在小学教学中,要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儿童随着空间观念的积累,可以逐步形成空间想象力。因此,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又为今后进一步系统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就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谈点自己的体会。(一)突出探究性活动,使学生经历做数学过程。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给学生呈现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例如:教学《面积单位》,本课的主要环节为:第一环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面积单位在测量时的基础地位和必要性,引发学生对测量面积的热情,激活学生测量的意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诱发了学生对测量方法的心理需求。第二环节,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建立1平方厘米的具体表象,是对单位面积形状的理性分析过程,通过图形之间的观察、比较,使学生充分体会了正方形在测面积时的优势,体会了其在测量时的实际应用价值,渗透了转化的教学思想,启迪了学生的智慧。第三环节:通过估算、测量、推理建立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概念。学生虽然有长度单位测量的经验,但对于学生而言有较大的难度,从一维的长度测量到二维的面积测量对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很大的挑战性。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二)加强动手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引导动手过程中,学生动脑筋想办法,促进思维发展,形成动手(操作)→动脑(积极想办法)→快动手→快动脑的良性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认识、体验、理解教学知识。例如:在认识平面图形后,我除了安排看小动物的房子像什么形状外,还安排了在钉子板上围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用小棒搭五边形,六边形;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要求学生继续往下折,看折出的是几边形,再和同桌交流;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剪成两个四边形;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看剩下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再互相交流。最后还安排了实践活动有趣的七巧板。学生在围、搭、折、剪、拼等动手操作活动中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认识清、体验深,而且培养了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三)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注重二维与三维的相互转换。人们生活在三维的空间,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现实有趣的素材。所以教师设置的情景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日常经验,使学生通过认识多姿多彩的图形、把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教程变成有趣的、充满想象和富有推理的活动。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这一部分教学时,我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先把长方形纸变成正方形再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风车转起来后变成一个圆。活动二:用一个圆片剪成一个正方形。活动三: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4个这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一个正方体3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活动三: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在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平面图形间、立体图形间的关系,并且通过练习四的安排还让学生初步感知到平面与立体间的联系,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三维、二维和一维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在这样的转化过程中,学生的空间观念也逐步形成和发展。(四)借助想象去探索几何形体的特征及运动变化规律。空间与图形的想象是指对已有几何经验和形体的表象进行回忆或再加工的过程。让学生对空间与图形展开想象用语言将想象或观察到的情境加以描述,能促进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理解和表象的建立,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教学中,一是让学生对已经感知过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进行回忆,对物体的平移、旋转的情境进行想象;二是让学生对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进行想象,并用语言进行描述;三是让学生借助想象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间的转换;四是使学生借助直观形体通过想象进行几何推理。例如:在教学完平面图形的认识后,教师创设情境,说:图形朋友给小朋友写了一封信,但大家要猜出信纸的形状才能看到这封信,随即老师出示一个信封,并露出图形有一个角,让学生猜一猜这张信纸会是什么形状的?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并借推理逐步把自己想象出来的图形呈现同来,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并交给了学生看待事物要全面的生活道理。总之,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要经过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因而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从观察、操作入手,帮助学生建立表象,通过联系和比较,概括了几何形体的本质特征,并注意在实际中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路径,才能更好地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