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好意,会被别人解读成恶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4 01:0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30 17:59
《为什么我们经常误解人心?》
这本书是由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教授尼可拉斯·艾普利所写。人类天生具有“读心术”,也就是主观猜测、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信念和需求,但许多麻烦也因此而来。这种习惯可能让朋友有默契,让敌人互相宽恕,让陌生人产生同情心,让同事能够合作,但问题是,这种能力也常常造成误解,造成不必要的冲突,导致人际关系的决裂。
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好意为什么变成了恶意?”
『好意』
生活中,你一定有过这种体会,你明明是好意,但一转眼别人却把你的好意变成了恶意。
或者,你明明是想帮助对方,可一转身,对方却以为你要害他。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老人扶不扶”。
马路上,你正走着,突然一个老人摔倒了,你想过去把他扶起来,但是,这时候你的大脑在提醒你,不能扶,他的家属可能会讹你。
你觉得有这种可能的原因是:新闻上已经有类似的案例。
有的已经沉冤昭雪,有的深陷*中心,赔钱赔礼。
这时候,即便你是好意,你也不敢乱施舍。
那这是我们面对有前车之鉴的事情时的选择。
还有很多时候,你遇到的事情是随机的,是没有前车之鉴的,或者说你压根就没想过的结果,可它就是发生了。
比如,爱情中随机出现的各种局面,职场中几乎不会再发生两遍的事,朋友间不常见的情形。你用好意去揣测对方,用好意去帮助对方,可是最终等待你的是好意消失了。你在别人眼中,变成了恶意。
『恶意』
好意和恶意之间,有一个转换开关叫:解读。
常见的被曲解的好意,有三种情况。
首先是你的表达方式不正确。
比如,有句人人喊打的话叫“我这都是为你好。”可是,在对方看来,“我用得着你为我好?”所以,当你施以好意的方式不被对方接受的时候,好意就是恶意。你虽然可能给对方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但是没有照顾对方的感受。
俗话说,小恩似恩,大恩如仇。后一句好理解,但前一句最精髓的是那个“似”字。即便是小的恩情,可能是恩,但也可能是仇。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
其次是情绪干扰。
如果一个人本身就看你不顺眼,对你有负面情绪。那么你的任何举动,就算你是出于好意,都会激发对方的负面情绪。也就是说,他对你有情绪,那么他会把这种情绪用在解读上,你的好意自然会变成恶意。
最后是看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看法,不然也不会有积极的人和消极的人了。那么,积极的人看待周围的一切都是积极的。他们的心境天然充满善意。相反,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是敏感悲观的人,那么这就是他对世界的解读方法。
『避免』
了解了这三种好意被曲解的方式后,我们不要抱怨过往已经发生过的事,而是要避免在以后的日子里,再发生类似的事。
第一,你要注意自己的表达。
即便是好意,你也要注意措辞。太过性情和直率的语言是不会被接受的。你的任何好意,都要注意场合和对象。为什么当面说别人的好话不会被接受,而背后说人的好话,更容易让人接受呢?这就是不同的表达方式背后的微妙差异。
第二,你要学会识别负面情绪。
谁对你是善意的,谁对你是恶意的,你应该能够感知到。对于本身就对你带有恶意的人,你不妨保持一点距离,少接触。因为你的任何言行,到他那里,都可能会被曲解。减少接触,就是减少被曲解的机会。
第三,你得理解曲解的来源。
每个人对世界的感知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来源于他过往的经历。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这个意思。当我们和一个悲观的人相处时,就要清楚,他的曲解不是针对你,而是针对所有人。
总结一下,人就是这样,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过度依赖刻板印象,并用过度简化的假设,判定别人的心思意念。这就是好意被曲解为恶意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