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4 00: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05:22
所谓宋金分治常态化,是指宋金达成了某种博弈终局或纳什均衡。
简单说,就是宋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单方面改变分治局面,然后大家都认命了、不折腾了。
但这种终局,只能说勉强出现在1164年隆兴和议,或者说金军饮马长江失败以后。
1161年,金国要求重新划界,实际就等于说:1141年签订的绍兴和议不算了,现在我就是要灭了你。所以,绍兴和议之后,女真人就没打算消停,停战只是为了积蓄力量,目的还是要灭掉南宋。
但,女真人打不过。四路出击南宋,结果东路水军在山东就被南宋全歼了。同时,西北的契丹人开始搞事情,内部还出现了完颜雍自立为帝。即便如此,海陵王完颜亮还是要渡江,结果采石之战又被南宋打得樯橹灰飞烟灭。但完颜亮没完了,必须要渡江。但手下人看不下去了,直接把他杀了了事,然后全军撤退。
1162年,已经政变得手的金世宗完颜雍,以南宋不称臣为由,继续兴兵进攻南宋。女真亡宋之心,就一直没死。这时候南宋也被打急眼了,于是主战派开始抬头,搞了一次隆兴北伐,但北伐不成功。于是,南宋主和派又抬头了,然后就是宋金隆兴和议。
而辛弃疾起义抗金、陆游献策北伐,主要集中在这段时间里。
隆兴和议之后,宋金之间维持了40多年的和平。这段时间里,辛弃疾和陆游的命运当然不会太好,可谓仕途坎坷。所以,这俩人在南宋朝堂根本就说不上话,坚持宋金分治也好、力主北伐灭金也罢,都产生不了任何实际作用。
但,隆兴和议之后,宋金就进入到了一种博弈终局吗?哪有那么简单,这只是一个表面的博弈终局。金国只是在积蓄力量而已。
因为自绍兴和议之后,女真人始终解决不了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统治淮河以北的土地和百姓。金朝需要一段时间完成汉化。所以,这段时间里,金朝就是在加速汉化,以实现对北宋故土的全部统治。而等这个工作完成,灭南宋就是必然之举。
如果把时间尺度拉长,就可以发现宋金之间还在较量。只不过较量的方式不是战争,而是力量积蓄。因此,即便和平了40余年,南宋与金国之间,仍旧没有形成博弈终局。女真人已经自认中国之主了,所以就必须要把南宋给灭了。关键是女真人也有这个实力。
这时候,南宋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当然是北伐,战争就不能停。等女真人在北方中原站稳了脚跟,自己只能等着被灭。所以,南宋主和派就是一群目光短浅、苟且偷安之辈。而按照隆兴和议以后的趋势发展,南宋肯定会被女真人给灭了。
然而,变数出现在了蒙古草原。成吉思汗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草原一统,而且开始对女真人跃跃欲试。正是因为蒙古人的崛起,所以最后的结果竟是南宋的寿命比金朝还强。
但是,南宋不能把蒙古崛起这个偶然变量纳入考虑范围。蒙古不崛起怎么办?自己肯定等着被女真人灭。而蒙古崛起了呢?自己肯定等着被蒙古人灭。
因此,辛弃疾与陆游这些人一直坚持北伐、挑起战争,并没有错。“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北伐中原、收复故土,是南宋能够挽救自己的最佳策略。
即便从宋金和议来看,南宋也不能如此退让。绍兴和议是称臣,已经把自己变成附属国了。隆兴和议,明显是女真人扛不住了,所以不称臣,改称叔侄。但就是这份屈辱,也不是哪个华夏王朝能容忍的。东晋就是怂成那样,也没签订这种条约。所以,辛弃疾和陆游这伙人主张北伐,说明这些人还算有些气节。
但除了零星几个主战派,整个南宋早就不要脸了。赵家官人和南宋士大夫,一直担心被抓到东北当俘虏,重演一遍靖康之耻。所以,南宋的国是决策,就是要多保守有多保守,连定都建康这种事,都不敢做。你只能说,这伙人不仅怂到家而且不要脸。
有观点认为,南宋之所以不北伐,不是皇帝和朝堂不想北伐,而是南方的百姓不同意。就这种为士大夫精英开脱的观点,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如果真是这样,大宋当真已经建成民主政体了。如果真是百姓说了算,那赵家皇帝就不应该在靖康之耻后跑到南方。因为北方百姓死活都不同意皇帝迁都。即便迁都南方,咱能不能定都建康,也就是南京。从这地方北伐中原,总比从杭州强吧?皇帝和朝堂就没摆出一个进攻姿态,怎么还能把这个锅扣在南方百姓身上。
因此,隆兴和议之后的宋金分治,根本就不是博弈终局。女真人就是在利用这个和平窗口期,建立自己在北方中原的统治。等这个工作完成,灭国南宋就是必然之举。所以,辛弃疾和陆游这些人坚持北伐,不仅合适,而且是南宋的最佳策略。
而从宋金之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来看,这个博弈终局也不会出现。南宋和金朝在国力上旗鼓相当,至少在这个时间段内,金朝并没有形成碾压。既然国力上没有形成碾压,那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就是不稳定因素。南宋人不满意,金朝人也知道南宋人不满意,两伙人只能互相猜疑,所以最后还得兵戎相见。
之所以维持了四十年时间的和平,就是因为女真人自己一堆烂账处理不好,最难的任务是统治北方中原。女真这个民族比契丹落后太多,它可以在中原输出暴力,但输出秩序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学习和消化契丹人和宋朝人的治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