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问题,念佛经问题,请教大师指点,谢谢(请学佛的师兄回复,不是学佛者不要回复,谢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3 20:3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5:47
1.念诵佛经前,心生恭敬就可以了。有条件洗手焚香最好。
2直接照*读诵就很好,不需要说请观音菩萨来。
3.心念一动,观世音菩萨都知道,读经观世音菩萨更加知道。
4我们做任何事一切佛都知道。《金刚经》说,“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参考资料:《金刚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5:47
先说读诵《普门品》。您只要恭敬读诵即可,出声与否皆随您自身的情况,没有分别。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寻声救苦,只要您至心念诵他的圣号,就可以和菩萨取得感通。念诵《普门品》亦是同理。念经前可以净手,净口,服装整洁,态度虔诚恭敬即可。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现菩萨身,是究竟觉悟的大菩萨,过去佛,既然是究竟觉悟,诸佛菩萨看待众生一切平等,平等教化,平等救度,随处现身。换句话说,诸佛菩萨随时都在护念你,加持你,不存在请与不请的分别,这个看法非正信的佛教所有。十方三世,过去现在未来,都有无量诸佛,请与不请,他们都慈悲平等救度一切众生。
明白了这个道理,您礼拜88佛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道理都是一样的。
只要你至心,恭敬,平时多依从佛菩萨教诲,学佛,行善,就是最好的报佛恩,诸佛菩萨一定欢喜,龙田*也会赞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5:48
观世音菩萨乃有二义。一云。已成佛菩萨也。故观音三昧经曰。是观世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来。吾为弟子也。二云。未成佛菩萨也。故观音授记经曰。是观世音菩萨昔于金刚师子游戏佛所初发菩提心。彼时国王名曰威德王。于其国观入于三昧。其王左右有二莲华从地涌出。杂色庄严其香芬馥如天栴檀。有二童子化生其中结跏趺坐。一名宝意二名宝上也。时威德王从定而起。见二童子坐莲华藏。以偈问曰。汝为天龙王夜叉鸠盘荼。为人为非人。愿说其名字。时左面童子以偈答曰。一切诸法空。云何名字。过去已灭。当来法未生。现在法不住。仁者问谁名。空法亦非人龙非罗刹。人与非人等一切不可得。左面童子而说偈言。名名者悉空。名名不可得。一切法无名。而欲问名字。我名为宝意。彼名为宝上也。是阿弥陀佛灭度后世界法音不断。彼佛于中夜入灭度。是观世音补佛之处。世界转名众宝普集庄严世界。佛名普光功德山王佛也。次大势至补观世音处。佛名善住功德宝王佛。是金刚师子游戏佛与阿弥陀佛皆有乘。后二佛唯菩萨乘。闻此三佛名者得转女身超四十亿劫生死之罪也
观世音菩萨眼睛虽然说是「观音声」,也就是用眼睛可以听;这眼睛不单可以看,而且又可以听。为什麼这样子呢?因为他有六根互用的神通。一般的人,若修《法华经》,得到法华三昧了,或者得到六根清净这种境界,都可以六根互用,何况观世音菩萨呢!所以观世音菩萨耳朵也能看、也会说话、又会吃东西,他眼睛会听、也会想东西。这六根互用的境界,观世音菩萨很早很早以前就得到了,所以他能观世音。
「世」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三世。观世音菩萨观这一切众生过去世的因缘、现在世的因缘、未来世的因缘,观看这三世的因缘,然后应该用什麼方法去救度和教化这个众生。观世音菩萨,用他所修行成就的这种神通去救度众生,所以这叫「观世音」。
他为什麼要管这麼多闲事呢?一天到晚就观「世音」,这又有什麼用呢?因为观世音菩萨放不下——放不下你,放不下我,放不下他,放不下一切众生。他看这一切众生,就好像他的小孩一样!你看果涵,一天到晚抱著她的小孩,为什麼?她放不下!观世音菩萨对我们这一切众生,也是这个样子,所以他要看看:我这小孩哭了没哭?我那小孩笑了没笑?我那一个小孩是不是很冻?大约没吃奶吧?一天到晚照顾我们这一般的小孩子。说是:「喔!那他是不是做一个褓姆呢?」差不多有这种情形,但是可没有人给他钱,这是观音菩萨最吃亏的一个地方!他因为放不下众生,所以他要观世音。
观世音,看见哪一个众生有什麼痛苦了,他就要解除这个众生的痛苦;看见哪一类的众生有灾难了,他就要解除那一类众生的灾难。所谓「寻声救苦」,你若有苦,只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那就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切一切都遂心如意。但是这个妙法,一般人都不知道,所以在最危险的时候,也都想不起来念观世音菩萨。你要是能在最危险的时候,想起念观世音菩萨,在火里边,火也烧不死你。会不会烧坏?也不会烧坏!在水里,水淹不死你;你就不会游泳,也可以自自然然就到那浅的地方。这是观世音菩萨的一种感应,只要在最危险的时候,你能念观世音菩萨,都有感应的,观音菩萨一定会来救度你;但是你要有一种信心,不要将信将疑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5:48
楼主您好!
您根本不必担心这件事,只要心中对佛菩萨有一个忆念,佛菩萨都能感应得到。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这里,诸佛对众生的“怜念”犹如母亲思念儿子,众生念佛犹如儿子思念父母。都是讲“忆念”,而不是口中念念有词,出声诵念父母名号。比如远离家乡,父母思念子女,子女也思念父母,双方都不会出声念出对方的名号,但是那种思念之情却是很强烈的。这样的忆念,往往比出声诵唱更有效力。
诵经也是一样,就像阅读书籍,看懂其中含义最重要。当然,如果有条件:比如在清净的地方无人打扰时,也可以出声念诵。
诵经之前,最起码要洗手,有经在时,如有佛在,不可随意放置佛经。厕所、卧室、厨房、餐桌等地不可放置佛经。最好是阅读与诵念都在书房进行,读完放在书架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5:49
师兄,心生恭敬即可,不要那么多形式的。你若不信,应该去问你身边的实证者,最好是真正的僧人,因为“出家人不打诳语”,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