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心理学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1:4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5:06
词典里这样注释:
情绪 :
qínɡ xù
①心情;心境:情绪不佳|醒来情绪恶。②从人对事物的态度中产生的体验。与“情感”一词常通用,但有区别。情绪与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联系,具有情景性、暂时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不一定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的产生伴随着情绪反应,而情绪的变化也受情感的控制。通常那种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对象,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满意、喜悦、愉快等;反之则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如不满意、忧愁、恐惧等。
情绪、情感的联系和区别
情绪和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既是在有机体的种族发生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西方心理学著作常常把无限纷繁的情绪和情感概称为感情。这样,感情的概念就包括了心理学中使用的情感和情绪两个方面。
情绪和情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标示感情这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的。要想把它们作严格的区分是困难的,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对二者加以说明。
情绪通常是在有机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例如,由于饮食的需求而引起满意或不满意的情绪,由于危险情景引起的恐惧,和搏斗相联系的忿怒等。因此,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但是,人的情绪在本质上与动物的情绪有所不同。即使人类最简单的情绪,在它产生和起作用的时候,都受人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文化教养的影响和制约。由于这个原因,人在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活动中,那些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的这些需要相联系的事物,在人的反映中都带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色彩。例如难闻的气味能引起厌恶的情调,素雅整洁的房间使人产生恬静舒适的心情。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态度,对于这些受社会关系所制约的态度的反映,就是人类所特有的情感。例如集体感,荣誉感,责任感,羞耻心,求知欲等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形成的高级情感,它们具有社会历史性,有时还可能带有阶级的烙印。
由于情感大都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情感的性质常常与稳定的社会事件的内容方面密切相关。因此,情感这一概念较多地用于表达情感的内容,它一般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而情绪,则常用于感情的表现形式方面,它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短暂性。因此,当谈到狂热的欣喜、强烈的愤怒或持续的忧郁等的时候,常常用情绪这一术语来表示;而对诸如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艺术感受之类的体验,则用情感这一术语来表达。
可是实际上,无论情感或情绪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因此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一方面人的具有稳定的社会内容的高级情感,也可能以鲜明的、暴发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例如保卫边疆的战士,在敌人进攻面前,爱国主义的感情会暴发为强烈的怒火。又如 1976 年 1 月 11 日 傍晚 ,在长安大道上,等待周总理灵车经过的千百万人,冒着寒风,流着热泪,悼念周总理的无限悲恸浸蚀着人们的肺腑,表达着人们由衷的哀忱。这些深邃的体验,既是中国人民对祖国、对领袖的高尚的深沉的情感,同时又具有鲜明的表现形式,表现为激烈的情绪。另一方面,那些与人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情绪,都能由赋予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上甘岭战役中,在极度缺水的条件下,一杯水在战士手中辗转传递,没有人沾一下自己的嘴唇。这个著名的事例之所以感人,就是由于人们高度的道德和觉悟,压倒了那些基本的天然需要
,表现了纯正的高尚的情操。以上的几个例子说明,情绪和情感是可以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是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人类体现的情绪和情感是统一在人的社会性本质之中。
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但它不同于认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大家知道,人是具有自己的主观世界的,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人对待事物就会有一定的态度。根据是否符合主观的需要可能采取肯定的态度,也可能采取否定的态度。当他采取肯定的态度时,就会产生爱、满意、愉快、尊敬等内心体验;当他采取否定的态度时,就会产生憎恨、不满意、不愉快、痛苦、忧愁、愤怒、恐惧、羞耻和悔恨等内心体验。无论是对客观事物有肯定的态度或者否定的态度,我们部能够直接体验得到。因此,情绪和情感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与情感常被混用,或者把它看作是同义词。但在心理学中,把原始的情绪看作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把情感看作是与社会性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所谓需要是指人的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可以分为生理的(对于食物、水、空气、温暖、运动和休息的)需要和社会性的(劳动、交往、艺术、文化知识上的)需要两大类。当然也可分为物质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需要。
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相联系的。当生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则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喜悦);当饥饿、渴、疼痛时,则有明显的消极的情绪体验(愤怒、悲哀、恐惧)。
人类最基本的或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这四种。如,人们见到黑暗、猛兽足以引起惧怕。当一个人看见危险而逃跑时,如有人阻拦他的去路,他必发怒、动武;无路可逃则悲哀;如能逃脱危险则快乐。这都是不学而会的。
所谓快乐,通常是指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愤怒往往是由于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不能达到,并一再受到妨碍情况下产生的;特别是在所遇到的挫折是不合理的,或被人恶意地造成时,最容易产生愤怒。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的情绪;引起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处理或摆脱可怕的情景或事物的能力。悲哀是与所热爱的事物失去以及所盼望的东西消失有关的体验。悲哀所带来的紧张的释放,就会产生哭泣。无论是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又都有强度上的不同。譬如,愉快和狂喜之间的区别,愤怒和狂怒之间的区别就属于强度上的区别。
情绪也往往与低级的心理过程(感觉、知觉)相联系。因此,它是个体意识发展的最初因素。例如,杂乱的环境使人不愉快,整洁美观的环境使人好感;被人打骂时会很不高兴,被人爱抚地拍拍肩膀时却很愉快。一般他说,声音的感受较之光线的感受,与情绪反应的联系更为紧密、更为直接,它更能激起情绪的共鸣。正因为这样,音乐艺术陶冶人们的性情也就比视觉艺术更有力、更有效。
情绪是动物和人都具有的。但即使是人的最简单的情绪,也与动物的情绪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人的生理需要受制约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条件。马克思曾经写道:“……一定的外界物是为了满足已经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的人的需要服务的。”①人不会贪婪地喝、吃、穿,他总要考虑适当的方式和现有的可能,在一定的社会要求的时间和地点才享用食物。在饮食方面还要求有营养,有色、香、味,并讲文明行为。所以,人的情绪与动物的情绪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人类生活在社会中,因此,人的情绪活动具有社会的性质。
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它是同社会性的需要、与人的意识紧密地联系着的。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带有社会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某些涉及到阶级意识内容的情感往往带有阶级性。譬如,当前使人引以自豪的是能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出力,能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牺牲自己的一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对劳动有一种光荣感,这是在旧社会的劳动人民所没有的。
人们的社会性需要是多次客观影响的结果,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比如,幼儿需要玩具、图画书;儿童期需要结伴游戏、学习;青年需要成家立业,重理想;成年人重事业。需要不同,情感也有区别。
由于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的复杂性,同一事物可能以其不同的方面与人的需要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因此,人的情感极其复杂,有时甚至引起相反的情感体验;或者在同一时间内,人可能处于交织着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之中。如,失散多年的父子相逢时,既喜悦,又悲伤;当听到亲人壮烈牺牲的消息时,既有为烈士为国捐躯的崇高的荣誉感,又有丧失亲人的悲伤感。“悲喜交加”、“百感交集”,说明了人具有“在满意中有不满意,不快中有快感”
的矛盾的情感。
产生情绪和情感的触发原因乃是客观事物本身,而不是主观需要。任何情绪和情感都是由一定的对象所引起的,都有其客观原因。人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例如,愉快感可能是由爱抚或亲吻所引起,也可能由来自身体的运动器官的感受(如有节奏的舞蹈、体操运动和唱歌)或者由外界事物的结构、颜色和形象、声音、味道、气味等所引起。恨可能是由于别人突然弄脏了你的衣服,或者是自己犯了某种错误所引起。没有客观现实,便不能产生情绪和情感。只是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在不同的时间里,由于各种对象和现象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因而会产生这种或那种情绪体验。如,在一般情况下,为了止渴喝下一怀水就能带来愉快;如果他不感到口渴,而强迫他喝水,那末只能感到气愤和不愉快。但在特殊情况下,那怕口再渴,也要把这口水让给比他更需要的同志去喝而感受到内心的愉快。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情绪一般比较不稳定,带存情境的性质。当某种情境消失时,情绪立即随之而减弱或消失,所以它是不断变化着的一时的状态,是比较现象的东西。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是比较本质的东西,它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是很紧密的: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约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到自己的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例如,有爱国主义情感的人,当看到祖国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时,是多么的兴奋和喜悦;当祖国受到敌人的蹂躏和侵犯时,会无比的愤怒和激动;当祖国处于危难时刻,又会表现出十分忧虑的情绪。
由于情感常与社会事件的内容有关,情绪则常用于情感的表现形式,因此,情感的发展变化也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即任何稳定的情感都是在大量的(各种典型情境下的,正面的和反面的)情绪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要转变一个人的情感也就必须依靠情绪共鸣逐渐地达到,它不能迅速、随意地被唤起。
三、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
象其它所有的心理过程一样,情绪和情感也是脑的机能,是客观刺激物作用于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是复杂的。概括地说,它是在大脑皮层起主导作用下,皮层和皮层下的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而且,一般认为,皮层下部位参与情绪反应,皮层部位参与情绪体验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现代生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都证明,情绪反应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丘脑、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的机能。
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皮层下中枢,它在情绪反应中有着重要地位。研究证明,下丘脑与怒反应关系密切。美国的奥尔兹(Olds)等实验还表明,老鼠在有活动杠杆的箱子里,如果得到对脑的刺激,它会按压杠杆高达每小时数千次,它们按压15~20小时,直至精疲力尽,睡眠后又再次按压。几乎在脑内所有部位都能发现这样的一些点,但在下丘脑特别明显。因此,近年来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下丘脑里存在着“快乐”中枢。刺激另外一些部位,动物会按压杠杆去截断电刺激,这些部位就被标志为“惩罚”或“痛苦”中枢。把这样的刺激运用于病人,病人好象也喜欢这种引起愉快感觉的刺激;当给予刺激时,他们出现高兴和微笑,并愿意去按压给刺激的杠杆。①
边缘系统是多机能的综合调节区,它调节着皮层下的呼吸、心血管的血压、消化道、瞳孔、排泄等低级中枢,调节着整个内脏活动。因而调节着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的机构。现已发现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与情绪反应的关系十分密切,切除双侧杏仁核,多半引起凶暴情绪反应降低。
林斯利(D B Lindsley)提出了一个激活的学说,这个学说突出了网状结构的作用,他认为从外周感官和内脏组织来的感觉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的侧支进入网状结构,在下丘脑整合与扩散,兴奋间脑的觉醒中枢,激活大脑皮层。激活作用包括对情绪的激活,使情感的冲突尖锐。所以网状结构的作用在于激起,它是产生情绪的必要条件。
研究还证明,皮层下各部位的机能与大脑皮层的调节是密不可分的。大脑皮层可以抑制皮层下中枢的兴奋,于是它直接控制着人的情绪和情感。或者说大脑皮层调节着情绪和情感的进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四、情绪的学说
有关情绪的学说从古到今约有数十种,在这里主要介绍下述三种学说。
1.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学说
十九世纪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James )和丹麦生理学家卡尔·兰格(C·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相似的情绪理论,后来被称为詹姆士—兰格情绪学说。这种学说基于情绪状态与生理变化之间的直接联系,片面地夸大了外周性变化对情绪的作用,而忽略了中枢对情绪的作用。詹姆士说:“我以为:我们一知觉到激动我们底对象,立刻就引起身体上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之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①由此出发,他说:“我们因为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 所以怕;并不是我们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①这样,根据他的观点,哭泣,打人、发抖都是产生情绪的原因。兰格认为,“……任何作用凡能够引起广泛的在血管神经系统功能上的变化的,都有一种情绪的表现。”②他把情绪看作是一种内脏反应,如果“让他的脉搏平稳,眼光坚定,脸色正常,动作迅速而稳当,语气强有力,思想清晰,那么,他的恐惧还剩下什么呢?”③
詹姆士和兰格的共同论点是:情绪似乎只是被那些内脏器官的变化所引起的机体感觉的总和而已。所不同的是,兰格认为全部的情绪是由内脏变化所引起,而詹姆士则认为情绪大部分或主要地是由内脏变化所引起。总之,他们把产生情绪的原因归之为外周性变化。所以,这种理论通常称之为“情绪的外周说”。
2.巴甫洛夫的情感学说
按照巴甫洛夫的说法,情感是在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他认为,假如外界出现有关刺激使得原有的一些动型得到维持、扩大、发展,人就产生积极的情绪;如果外界条件不能使原来的动型得到维持,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他举过很多例子,比如有一个有癖好的人得到渴望已久的珍品(如集邮者得到一枚珍贵的邮票)便感到高兴;亲人的团聚,观点一致者谈话的投机所产生的欢乐,都是大脑皮层原有的动型得到维持的表现,而相反“在习惯的生活方式产生改变时,例如,失业或亲人死亡,信仰粉碎时,所经历到的沮丧情感,其生理基础大半就是在于旧的动型受了改变,受了破坏,而新的动型又难于建立起来”④。当然人的各种动型往往是相互制约的,某些次要的动力定型虽然是遭到了破坏,但由于与人的思想意识相适应的更主要的动力定型得到维持和发展,因而也会引起愉快的情感。
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都会引起皮层上的兴奋通过扩散或诱导作用使引起或改变皮层下中枢的活动。当皮层下中枢接受了皮层传来的兴奋后,就会引起一系列内脏器官和腺体等活动的变化(如,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加等),并通过躯体神经引起骨骼肌的相应活动。所有这些变化又发出传入神经冲动,从皮层下中枢反馈到大脑皮层,并与正在进行着的动力定型的变化结合起来,这时我们就会体验到各种情绪。
3.现代的强调认知作用的情绪学说
现代心理学理论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分析情绪,强调了情绪的发生依赖于整个有机体过去和现在的认知经验,以及人对环境事件的评估,愿望、料想的性质。比如: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联系着的情绪评定——兴奋学说。她强调了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评价与估量才产生情绪,这种评价与估量是在大脑皮层上产生的。例如在森林里知觉到一头熊引起惧怕,但在动物园里知觉到一头关在笼子里的熊却并不惧怕,这就是个体对情景的认识和评价在起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提出的情绪三因素学说,“把情绪的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整合作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他认为,认知因素中对当前情境的估计和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某人在过去经验中遭遇到某种险境,但能平安度过。当他再经历这险境时,回忆过去经验,便泰然自如,并无恐惧或惊慌。也就是说,当现实事件与过去建立的内部模式相一致,事情将平稳地进行时,人将无明显情绪。而当现实事件与预期和愿望有足够的不一致,或预料为无力应付时,就会打乱已建立的内部模式,产生紧张的情绪。情绪和情感正是通过认识活动的“折射”而产生的(见图9一1)。
美国的斯比斯曼(Speisman)、拉什鲁斯(Lazarus)、摩德科夫(Mordkoff)和戴维森(Davison),1964年的实验同样说明了认知对情绪的影响。他们用皮肤电反应来测验正在看一部紧张的电影的四个不同的组。对第一组用声音来加强所看到的银幕上的残酷的画面;对第二组则用声音来否认此画面情境中的痛苦;对第三组只出现一个超然的理性的描述;第四个组是观看无声的电影。结果如图9—2所示,显然,紧张的声音会增加对电影的情绪反应(皮肤电反应较明显)。否认和理性描述的声音会降低对电影的紧张情绪反应(皮肤电反应较低),而且比肃静无声地观看电影组的紧张情绪反应还更低一些。①在拉什鲁斯看来,每一种情绪反应,都是某种认知或评价的功能。
五、情绪的机体状态
情绪和情感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而且有一定的客观表现。例如,悲伤时流泪,高兴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痛恨时咬牙切齿,惧怕时手足无措,虔敬时合掌低头等,这些都是机体表现。
由于情绪刺激物的作用,可以引起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外部腺体(汗、泪)与内分泌腺活动(肾上腺素、胰岛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也可以引起代谢(血糖升高或降低)和肌肉组织(手舞足蹈等活动)的改变。因此,人在发生情绪时,在机体内部和外部有各种各样的表现。
据研究,人在愤怒时每分钟呼吸可达40~50次(平静时,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突然惊惧时,呼吸会发生临时中断。狂喜或悲痛时,会有呼吸痉挛现象发生(图9一3)。人在笑的时候,呼气
1.高兴一一每分钟17次:
2.消极悲伤一一每分钟9次;
3.积极地动脑筋——每分钟20次;
4.恐惧——每分钟64次;
5.愤怒——每分钟40次。
快,吸气慢,呼吸的比率低(约是0.30);人在惊讶时,吸气约是呼气的两到三倍;人在恐惧时,呼气和吸气的比率从一般状态(约0.70)上升到3.00或4.00。人在吃惊和恐惧时,心跳每分钟约增加20次,血压也会增高(妇女比男人高一倍)。
人在吃惊、恐惧、困惑或紧张时,皮肤电反应最为显著。皮肤电阻的变化是由于情绪状态中皮肤血管收缩的变化和汗腺的变化所引起的。一般地说,人在等待一些责任重大的活动时,皮肤电阻会降低;活动之后,它降得更低。如果皮肤电阻增大,则说明过度疲劳,或由于活动前有不利的紧张状态。
一个被试在看电影时,当银幕上出现两个扭斗者从悬崖上滚到急流中去时(28),他的皮肤电阻降低至最低度(如图9一4)。
此外,人在紧张和忧虑时,脑电波α波幅减低,波动甚大,呈低振幅快波——β波(图9一5)。如果有病理性的情绪障碍,则会出现高振幅的慢波——θ波。所以,为测定人的情绪反应,人们常用生理多道仪来记录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皮肤电反应和脑电波。
有关情绪的机体表现以面部的研究为最多,其次是身段和言语表情的研究。面部表情动作,包括眼、眉、嘴、颜面肌肉的变化,是最能表示一个人的情绪的。例如,喜悦与颧肌,痛苦与皱眉肌,忧伤与口三角肌有特殊的关系。达尔文曾经通过大量的观察和调查,写出了《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指出现代人类的表情和姿态是人类祖先表情动作的遗迹。即就其发生史来说,最初乃是适应对机体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的情境而产生的。例如,愤怒时的咬牙切齿,鼻孔张大等表情是人类祖先在行将到来的搏斗中的适应性动作。因此,那些基本的或原始的情绪是全人类性的。美国的埃克曼(Ekman)、弗里森(Friesen)和埃尔斯沃思(Ellsworth)在1972年对六种面部表情(图9一6)作了测定,也确实发现不同
A 表示在焦虑状态下,α波消失的脑电图记录。
B 表示在正常状态下,规则的α波的脑电图记录。
民族对这六种面部表情的判断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见表9一1)
身段表情是指身体各部分的表情动作。诸如,欢乐时手舞足蹈,悔恨时顿足捶胸,惧怕时手足无措,狂喜时捧腹大笑,虔敬或沉痛时肃立低头等表情动作均为身段表情动作。言语表情是指情绪发生时在语言的声调、节奏速度方面的表情。一些研究(埃克曼等,1976年;克劳斯等,1976年)表明,当某人扯谎时,平均音调(或基音)比说真话时要高一些。不过,这些区别一般人是听不出来的。但如果用电子仪器来分析声音就能准确地把谎话与真话区别出来。这类表情动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具有社会性的机能,即它已成为社会上通行的交际手段。所以说,情感的表现方式——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方面的制约。外周的生理变化与特定的情绪活动之间并没有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例如,同样是两个人的目光接触,可以表示爱情、热情和极大的关心;也可以用来吓唬人。这两种表面上矛盾的含义——友谊和威胁,主要取决于社会文化关系。又如,男女都有悲哀之情,但由于男孩子从小受到一种特殊的教育和培养,“男孩子嘛,不要抽抽泣位的”,所以男人是不轻易哭的。再如,中国古时的见面礼是作揖,现在是握手,外国*多是拥抱、亲吻。欧洲人用耸肩表示遗憾或惊奇,日本人以微笑表示抱歉,中国人以拍肩表示关心。总之,人可以自觉地利用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当然,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把情绪的外表活动控制住,不予表现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182856.html?fr=q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