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7 09: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9 14:47
1、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活动表
我们应该为自己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日常活动表。紧凑的时间表和执行计划能够指引、约束自己,逐步消除对学习和工作的懈怠与迟钝。每天的计划表越长越好,因为当这一天结束时,不论你完成了大半,或者全部完成,都会让你很有成就感。因为制定计划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你会看到,自己的目标正逐渐变得清晰,自己正一步步朝着目标的方向靠近。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但想要过得充实高效,离不开为自己制定确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
2、用嗑瓜子的方式学习
长时间的学习需要的不是毅力,而是让人能够长时间持续的机制和方法。知觉领域里有一个词叫“功能可供性”,简而言之就是“让人不由地想做某事”。比如,看到自行车筐里放着垃圾,不由地就想把垃圾扔出去;看到气泡膜上的气泡,就不由地想把它们捏碎。
想要养成学习的习惯,关键在于设计一个让人不由地想学习的机制。
这个机制可以是:一群拥有共同目标的学习伙伴,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你会觉得勇气倍增;在社交网络上汇报自己的学习进展,把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写到各类社交平台上,通过给自己施加压力,强制执行力就会大大提高;学习和工作上有所进步时,奖励自己一份好吃的甜品,让学习的*与奖励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可视化”学习,设定了每天想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后,在一天结束时回顾一下是否完成了这个目标。只有不依赖毅力,导入能够促进自己不断学习的机制,才能让自己自发地想去提升自己。
3、利用零碎时间学习
社会人和学生在学习上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时间的长短,平常要上班的社会人没法一次学习很长时间。然而,正因为时间短反而能更集中地学习,避免因长时间学习而产生倦怠感。时间管理学中有一个方法叫“瑞士奶酪法”,即在一个较大的任务中见缝插针地利用零碎时间,而不是消极等待整块时间的出现。
早起后、上下班、等人时、吃饭时、睡觉前,我们可以将这些无所事事、很容易在刷手机中浪费掉的时间用在学习上。
“零碎的时间最宝贵,但是也最容易丢弃。”在这个获取知识越来越便利的时代,我们只有利用好这些零碎时间,每天坚持学一点东西,才能增加个人产能、最终达到想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