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格,叔本华如是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8 07:5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2 18:16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2013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张宁译。
《关于性格》是书中第19篇文章。
作者提出要希求一种善良,有道德的人生,而不是过一种快乐精彩的人生。
生命不在于演什么,而在于如何演。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通过这种扮演,了解自己,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以及自己希望成为怎样的人。
║记得吗?我们曾经说过,人其实是没有看过自己的长相的,人看过其他人的长相,用自己的眼睛。可是他们没有用自己的眼睛看过自己。所以他们会认为自己是不可以了解自己的。
但是你一定要了解自己,了解了自己,你才能了解别人,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了解了自己,你才不会把别人的评价作为自己的标准。
把别人的评价看得过重,会让人混乱而迷失。
所以一定要了解自己。那么如何了解自己呢?就是通过这种扮演。║
生命是性格的具体体现 ,或者说,是我们借助性格这个语词所理解的某些东西的具体表现。
人生只是一面镜子,一个人凝望这面镜子,是为了能够通过这种影像来 理解自己 。
║人的品德是可数的。
这意味着他们与人演什么角色是无关的。
富二代,社会底层的小混混,他们会具有相同的品德。
在这个意义上,品德是独立的。║
所以叔本华说,“一种被表现出来的罪恶品性,不论它是属于一个世界征服者,还是属于一个流氓恶棍,或者属于一个病态的利己主义者,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一回事。”
如果一个人陷入利己主义的怪圈,并被它牢牢控制,无论她的情绪如何,不论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他也落入罪恶的魔掌。
至于他是如何深陷其中的,已是无关紧要。
重要的事情是应当尽快摆脱这些情绪的影响。
而在这里如何摆脱这种影响,同样是无关紧要的。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我们同时拥有关于生命和性格的不同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是由上述这两种东西构成的。
性格决定命运,这种决定作用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
所以,“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命运的建筑师”这句话只在一定程度上才是正确的。
我们的生命仅仅是由来自于同一主题——即性格——的种种变化构成的。
这是一条重要经验,一个人能够也必须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获得它。
║继“生命是性格的具体表现,人们通过生命来理解自己”这一论断之后,叔本华又给我们提出“生命由性格的变化组成,我们必然要在自身得到它。”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性格是一种独立意志的行为,并不能被改变║
生命连同人的智力具有清晰明确的特征。
清晰的个性,构成了天才的内在本质——一种关于世界的原初性的见解。
而人的智力品格是他所有作品得以不断变化的永久主题。
这种智力品格决定了天才们的相貌。其非凡性主要通过天才的眼睛和额头表现出来。
而普通人,他们的相貌仅仅是意志的标记,实际性格的符号,道德天性的象征,主要通过人的嘴巴来表现自己。
║叔本华有一点儿天才情结,他也自认为自己属于天才。所以他不客气的抨击普通人的做法。但有时我们细细品味却发现他说的或多或少有一定道理。║
性格需要时间来展示自己,并将其自身所具有的多种不同的方面表现出来。
因为性格包含两种因素:一种是生命意志本身,既所谓的原动力。另一种是约束力,他是个人意志在理解了世界之后所获得的——而这个世界,其本身也是一种意志。
理解这个世界后,人的天性中,既有非常善良仁爱的一面,也有极端卑劣*的一面,他在现实情况中所显示出来的道德品性,是依照当时所受的是两者中哪一方面的影响而决定的。
我们拥有两种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待方式:
一种是根据个体化的原则, 你把其他一切生灵都看成是完全陌生的,不属于我们同类的东西。
一种或许可以称之为“这就是你自身”的原则。
第一种方式,用不可跨越的鸿沟,将个体之间分隔开来,第二种方式则是跨越这个鸿沟和障碍,将所有的个体融合在一起。
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看到别人遭受苦难时,常常会让我们感同身受;看到别人无比幸福安乐时,免不了生出几分嫉妒之心。
对此,更倾向于认为这是由于我们只希望自己拥有这份快乐和财富,而不是他人。
至于为何第一种方式在某人那里居于主导地位,第二种方式却在另一个人哪儿占有优势——尽管他并不是在任何人那里占有决定性的支配地位,为何会随着意志的驱动而产生此种或彼种观察世界的方式——“这些都是非常深奥,难以理解的问题”。
古人说得好:“黑夜与白昼之路是紧密相连的”
一种先验性格与另一种先验性格之间存在正源初的巨大的差别。
这种差别从根本上来说是以个人的意志与他智力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
这一关系最终取决于他父亲意志的等级,与他母亲智力的等级。
║这个结论说母亲的智力决定了孩子的是智力,父亲的意志决定了孩子的意志。
现代某学科的结论正是孩子的智力是由母亲的智力决定的。与叔本华的结论相对照,不由得哂然。║
对于意志的自由而言,意志将自己展现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它体现在一系列的行为当中。
离开了完整统一体的每个单独行为都不可能发生。
整个生命系列却是自由的,他是一个个体化了的意志的表现。
一个人非常想做出某种恶劣行为,但他又压抑住了自己,阻止他行动的原因可能是:
人们在做好事时,其动机可能是:
“善”与“恶”体现在性格中有一个多少的问题,它们的区别仅仅在这一点上产生,既使自己的利益从属于别人的利益,还是优先保护自己的利益。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两者间保持中庸,那么他就是公正的。
大多数人站在利益选择的路口,都是距离自己的那一段更近了几公分。
║综上所述,性格之中的约束力使人们为善或为恶;而看世界的两种方式将决定人们与世界的连接方式和连接体验。
但是无论如何性格是意志的表现,是具有相似元素的东西。║
但是现在我们接触到了所有问题中最艰难的部分:既然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是统一的,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看,他在其所有的表现方式中都有一致的、同一的,那么为何一种性格与另一种性格之间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呢?
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问题的难度,既通过意识到整个的差别,到最后只是一种程度上的差别。
但这仍不足以解释上述事实,我们必须要再次回到理智与意识的关系上来。
一个人的智力与其性格的优良之间,没有一丁点儿直接明显的关系。
“好的心智很少有好的灵魂。”
然而,道德的差异性似乎只是直接的根源于意志。否则道德品德将不会高于或超越于时间,因为只有在个体中,理智和意志才能结合起来。
意志是高于并超越于时间是永恒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说,性格根源于同一种永恒性之中。因此除了先验的解释之外,对其暂无其他解释。
║叔本华认为性格是一种先验事物。
在人的一生中,性格是不会改变的。
性格只是在生命中展示自己的各个方面。他的每一次展示,都是生命整体不可分割的片段。
离开整体的单独行为的展示,不足以表现其性格。
性格中约束力因素将左右人们行善或行恶。
两种看世界的方式,以“不是自己”和“就是我”这两种方式看世界,将决定与他人之间的体验。
但是叔本华仍然不能解释性格作为意志的同一,为什么在人与人之间有天翻地覆的差别。
最后勉强归结于先验。
这篇文章中,叔本华本持了一贯的无畏、无伪的笔锋,揭示了命运与性格的关系,随后一针见血的指出,如果想获得“好”性格,要更多的体验“就是我”这种看世界的方法,才能保持友善宽容。
同时他也指出,虽然“就是我”是一种好的体验,但是在现实中,“不是我”才是所有论证的最终结论。
也就是说,人们很容易做到“不是我”。
看叔本华对天才的辩解,每次我都想为他抚掌叫绝。因为他对自己极端的自信导致他在口诛笔伐时非常直接,如果把他所得罪的人比作麦子,那么他一笔下去,收割了大部分的麦子。
做到没有伪装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对自己。
很多时候的懵懂正是因为不能认识或承认自己的伪装。
而很多时候,当个体不能与世界融洽相处时,恰恰由于自我,而本人却不能自知。
清晰的认识自己,对大多数人而言,确是生命中困难而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