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逆境如何影响一生健康——3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7 20: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20:51
上一节我们说到,童年逆境不仅会给一个人的心灵带来创伤,使人产生焦虑、抑郁、没有安全感等不良情绪,还会增加患病风险。
但科学家在童年创伤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同样拥有童年不良经历的十个人中,会有一个人通过逆境增强信心,成年后做出了卓越成就;而剩下的九个人却一直被困在童年创伤的阴影之中走不出来。
这样的研究结果不免让我们心生疑惑: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十个人中的那一个?为什么我们面对创伤,更脆弱、更容易被伤害?
心灵的开悟、意识的觉醒,第一步就是觉知。当我们发现问题所在,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节我们更加深入地来聊聊,导致你走不出童年创伤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最佳承受能力点
有句话说:“喜欢谈论痛苦的,往往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而饱尝人间苦难的老年贝多芬,却唱起了欢乐颂。”
这句至理名言告诉了我们两个重要的现象:第一,少年更容易受不良经历影响;第二,即使充满创伤,有一部分人在成年后也能坦然面对逆境,接受失去,重新振作起来,甚至获得辉煌成就。
第二种现象被洛克菲勒大学的神经内分泌学教授布鲁斯•S.麦克尤恩称为“稳态应变”。“稳态应变”是一种让我们适应紧张情绪和身体负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到平衡状态,重新获得幸福感的能力。
亚伯拉罕·林肯在童年时失去母亲,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约翰•F.肯尼迪,有一个冷酷且控制欲非常强的母亲,她“从不对孩子说我爱你”,甚至经常“揪乱肯尼迪的头发”。肯尼迪的父亲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即使遭受童年不良经历,林肯和肯尼迪还是在成年后成功领导了一个国家,成为了万人敬仰的总统。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失去父母或拥有无情母亲的痛苦,能给一个人带来领导国家所需的精神力量和能力,那么这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童年逆境更有可能阻碍我们前进。研究发现,在经历过童年逆境的人中,“有90%会被他们经历的一切击垮”。
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每个人“天生”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同,具体原因我们后面再进行分析。
那么,有人问了,对于这些天生承受能力低的人,是不是不让他经历创伤,成年后就能生活得更加幸福一点呢?
答案是不一定的。因为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有顺境就会有逆境,有舒适就会有压力。而且,那些完全没有经历过逆境的人,和那些经历过严重逆境的人一样,都更容易被击垮。
为了验证这种猜想,科学家找来了有严重童年创伤、轻微童年创伤和毫无童年创伤的三种人,把他们的手放在一桶冰冷的水中浸泡5分钟。
结果显示,与有过严重创伤和没有经历过任何负面影响的人相比,轻微创伤的人感受到的冰冷刺激更低。后来,经过调查,这些人果然在面对压力和逆境时,痛苦更少,对生活的满意度也更高。
对这些人来说,他们过去经历的逆境,增加了他们承受压力的心理弹性,使他们拥有了更强的适应能力。
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不倒翁”理论,“不倒翁”理论的定义就是:在生活的痛苦和创伤的压力下摇摇晃晃,但却不会摔倒。
有句话能够非常形象地形容这种理论:有时候,我们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候又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远的路。
当然,“不倒翁”理论并不是说童年不良经历绝对“有益”。让孩子承受无法预测的长期压力,还是会导致孩子身体内分泌大量的炎性应激激素,引发慢性身体炎症、神经炎症和其他疾病。但是,如果这些压力不是长期的、非常个人化的,更不是由深爱的人造成的。那么,适度的压力对增加心理弹性是有好处的。
你的基因,决定了你的承受能力
现在我们再拐过头来聊一聊,导致每个人承受能力不同的原因。
总的来说,造成个人承受能力不同的原因有两个:基因和性别。我们先来说基因。
一个人从出生到18岁的大脑发育是由经历塑造的,所以童年经历才会显得如此重要。除了经历,基因的构成也会影响身体和大脑应对压力的方式。
有些人的基因决定了他天生就对周围的环境更敏感,当他们在童年时期遭遇创伤或困难时,更容易受到影响。在他们看来,“事情比实际的样子要大”。而另一些人就不会被童年的不良经历影响太深,在他们看来,“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来自一种名为“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的敏感基因,世界上大约有15%的人类携带有这种基因。
这种基因控制着神经递质血清素,血清素是一种身体所需的激素,它的作用能帮助人放松心情,缓解焦虑,同时也影响着我们从创伤和痛苦中恢复的能力。
而且,这种基因还有“短”和“长”两种存在方式,这两种存在方式又通过自由结合,分为“短-短”、“短-长”和“长-长”三种情况。
拥有“短-短”式血清素基因的人,对于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都非常敏感。当他们遇到创伤和压力时,也很难快速恢复。不过,好消息是,他们也很容易受到积极因素的影响,正确的引导可以让他们在生活中做得更好。
拥有“短-长”式血清素基因的人,好像任何事对他的影响都不是很大。而拥有“长-长”式血清素基因的人,他们从逆境中恢复的能力更强,更容易在创伤过后重新站起来。对他们来说,那些能够压垮别人的创伤或困难,就像是“流到鸭背上的水”,一滑而过,毫无影响。
在心理学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拥有“长-长”式血清素基因的人,就像是随风飘散的“蒲公英”,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生活,甚至茁壮成长。
而拥有“短-短”式血清素基因的人,就像是品种娇贵的“胡姬花”,他们对生长环境更加挑剔。在恶劣的环境中,他们很可能陷入焦虑和抑郁。但只要在适合的环境中加以培养,他们也可以成为一个快乐、高效的人。
除了基因,导致你在面对童年逆境时更容易受伤的因素,还包括你出生时的性别。
首先,从生理差异上来说,女性的身体比男性要小,她们的心脏和肺等器官也要小得多。在女性的一生当中,她们用脆弱的身体,与男性做同样的工作,得到的报酬却更少,职业安全感也更低。
而且,女性还要用她小于男性的身体孕育孩子,用必备的养料携带一个胎儿直到足月。这相当于用一半的机器做双倍的工作。这就导致了女性的雌激素基线水平比男性高。雌激素水平高,糖皮质激素水平就高。糖皮质激素水平可以提升女性调节炎症的能力,随之,女性的免疫力也会跟着提高。
免疫力增强听起来是一件好事,但事实却是,它会让雌激素增加女性“自体抗体”的数量。自体抗体是一种在身体发生免疫性疾病时,转头攻击和破坏自身的器官和组织。
当女性在遭遇童年逆境,炎性激素反应失调时,女性体内会发生一些男性不会发生的事情:女性体内的糖皮质激素水平会下降,身体调节炎症的能力会大大降低。
可以说,女性天然的弱势,让她们在生活中也要承担比男性更多的逆境和压力。比如,你一定听说过有些家长在教育女孩子说:“女孩就应该有个女孩的样子,天天像男孩子一样疯跑,小心以后嫁不出去……”
与男孩相比,女孩更容易被批评,如:不*、太*、太胖、太丰满。当一个女性获得成功时,很有可能被认为是好斗而非自信,尖锐而非坚强。
总而言之,在更多逆境和更脆弱身体的影响下,女性患病的几率大大增加,想要摆脱逆境获得成功,也变得难上加难。
不能说的“秘密”更伤人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故事疗愈”,意思是说,只要你愿意把你所遭遇的一切说出来,你就能从中修复自我,减少抑郁、焦虑等情绪。
童年逆境之所以难以治愈,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那些发生在“门后”的事情,被孩子当成了“不能说的秘密”。
凯特小时候目睹了母亲被父亲杀害的场景,后来她又作为证人将父亲送进了监狱。长大后,她的家人从来没有谈论过这件事,就好像这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她表示,她对童年的经历总是“难以启齿”,她说:“我背负这个巨大而可耻的秘密,我感到很羞愧,因为没有人爱我,我就是不讨人喜欢的人。”
劳拉的情况比凯特好一些。但她却表示,她被“母亲的羞辱”困在了一所小房子里。但是,母亲却告诉她,是劳拉选择了和她对抗,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劳拉的错。“所以多年来,我从来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这些事。”
大多数童年不良经历都发生在家里或是比较隐秘的场所,父母或其他成年人会在客厅、卧室、*室里辱骂、羞辱甚至*孩子。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一个秘密,而且是一件坏事。事后,如果没有人谈论这件事,孩子就会自动认为,是他们自己的错,才造成这件坏事的发生。
孩子并不会把“被羞辱和被忽视”,当作激发成长潜力的机会,他们只知道:这些需要他们保守的秘密很伤人。
对此,心理学家表示,当孩子们把他们面临的困境当作需要保守的“秘密”时,他们不太可能向外界透露他们家里的情况,也不太可能越过自己不正常的家庭,寻求外界的帮助和支持,他们在童年不良经历的影响下,成年后不仅心理有阴影,身体也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其实,这种“不能说的秘密最伤人”的理论,不仅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对那些遭受家暴的成年人也是如此。他们在经历家暴的同时,还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才被家暴,所以他们将家暴当作不能说的秘密,独自*舐伤口。而施暴者正是利用了他们的这种心理,才更加肆无忌惮。
总之,承认自己的童年并不美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就像承认自己被家暴,承认自己爱错了人一样。但是,只有直面伤口,剔除伤口化脓的部分,我们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重生。
好了,这一节的内容就到这里。给你留一道思考题:在你一生中,存在“不能说的秘密”吗?
那么,下一讲我们将要聊的是,如何通过一些有效方法,治愈童年逆境带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