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0:3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3:41
1、地球上的水来源于宇宙中的尘埃。宇宙尘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里面含有氧元素。尘埃在宇宙中穿行,会遇到太阳风。
2、太阳风是从太阳中喷出的带电粒子流。其中包含高能的氢离子。
3、尘埃中的氢离子与太阳风中的氧离子相遇。
4、氢离子与氧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分子。水分子吸附在尘埃的毛孔里,有尘埃遮挡着,不容易被高等射线电离。当尘埃降落到地球上,被吸附的水分子也带到了地球。这种从天而降的水,每年有数十吨之多。
5、另一种渠道:早期撞向地球的彗星或者富含水的小行星也带到地球许多水资源。其实彗星和小行星的水,也是起源于宇宙尘埃。
扩展资料
地下水来源有渗入说、凝结说、沉积说、初生说、内生说5种。
1、渗入说。公元前1世纪由古罗马建筑师M.V.波利奥提出。认为地下水是由雨水和雪水渗入地下形成的。这一假说在中世纪广为盛行,并且在很长时期内占着统治地位。
2、凝结说。公元前4世纪由古希腊人提出。在19世纪末又为奥地利工程师O.福尔格大力提倡。认为地下水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结而成的。事实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地下水,除干旱区在地下水形成中占有一定地位外,广大的湿润地区即使有凝结水也仅占地下水总量中的很小部分。
3、沉积说。这是人们在地下深处普遍发现高温卤水存在以后,在20世纪初提出。沉积说的主要内容是地下水与含水岩石同时形成于沉积盆地中,两者的年龄一致,并把这种水命名为沉积水(同生水)。
4、初生说。1902年由奥地利地质学家E.修斯提出。认为初生水来自岩浆源的分异作用,初生水的基本标志是高温、溶解有特殊的与岩浆有关的化学成分,如氯、二氧化硅、硫、硼、磷、砷等,这些组分大部不可能从沉积岩的溶解作用中取得。
5、内生说。由前苏联水文地质学家Г.Н.卡明斯基提出。认为凡是早于渗入循环(水文循环)与沉积循环(地质循环)生成的地下水均可命名为内生水,它主要由岩浆及变质(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岩石的改造与变化)起源的水、汽组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下水起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3:42
日常中水的来源有:
1、地表水
地表水是指河流、湖或是淡水湿地。地表水由经年累月自然的降水和下雪累积而成,并且自然地流失到海洋或者是经由蒸发消逝,以及渗流至地下。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量补给。
2、地下水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
水在地下分为许多层段便是所谓的含水层。
3、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是一个将咸水(通常为海水)转化为淡水的过程。最常见的方式是蒸馏法与逆渗透法。
扩展资料:
中国水资源情况
中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则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一百一十名之后。
缺水状况在中国普遍存在,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全国约有67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有一百一十多个。
中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量并不丰富。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这些特点造成了中国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产生矛盾,这也决定了中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资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3:42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做水循环。
水循环原理:
1、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动下,水在水圈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停的运动着,构成全球范围的海陆间循环(大循环),并把各种水体连接起来,使得各种水体能够长期存在。
2、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交换是这个循环的主线,意义最重大。
3、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形成水汽,水汽随大气环流运动,一部分进入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
4、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转化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动态循环。
扩展资料:
关于中国水循环:
1、中国的大气水分循环路径有太平洋、印度洋、南海、鄂霍茨克海及内陆等 5个水分循环系统。
2、它们是中国东南、西南、华南、东北及西北内陆的水汽来源。西北内陆地区还有盛行西风和气旋东移而来的少量大西洋水汽。
水循环的重要意义:
1、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所谓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是可再生资源)。
2、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对气候调节有着重要意义。
4、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5、水循环可以对土壤的优质产生影响。水循环简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循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3:43
对于地球水的来源主要的两派观点如下:
一、自生说
1.地球从原始星云凝聚成行星后,由于内部温度变化和重力作用,物质发生分异和对流,于是地球逐渐分化出圈层,在分化过程中,氢、氧气体上浮到地表,再通过各种物理及化学作用生成水;
2. 水是在玄武岩先熔化后冷却形成原始地壳的时候产生的。最初地球是一个冰冷的球体。此后,由于存在地球内部的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开始衰变,释放出热能。因此地球内部的物质也开始熔化,高熔点的物质下沉,易熔化的物质上升,从中分离出易挥发的物质:氮、氧、碳水化合物、硫和大量水蒸气,试验证明当1 m3花岗岩熔化时,可以释放出26 L的水和许多完全可挥发的化合物;
3.地下深处的岩浆中含有丰富的水,实验证明,压力为15 kPa,温度为1,0000℃的岩浆,可以溶解30%的水。火山口处的岩浆平均含水6%,有的可达12%,而且越往地球深处含水量越高。据此,有人根据地球深处岩浆的数量推测在地球存在的45亿年内,深部岩浆释放的水量可达现代全球大洋水的一半;
4. 火山喷发释放出大量的水。从现代火山活动情况看,几乎每次火山喷发都有约75%以上的水汽喷出。1906年维苏威火山喷发的纯水蒸气柱高达13,000米,一直喷发了20个h。阿拉斯加卡特迈火山区的万烟谷,有成千上万个天然水蒸气喷出孔,平均每秒种可喷出97~6450C的水蒸汽和热水约23,000m³。据此有人认为,在地球的全部历史中,火山抛出来的固体物质总量为全部岩石圈的一半,火山喷出的水也可占现代全球大洋水的一半;
5.地球内部矿物脱水分解出部分水,或者释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在高温下与氢作用生成水。此外,碳氢化合物燃烧也可以生成水,在坚硬的火成岩中,也有一定数量的结晶水和原始水的包裹体。
二外生说
1.人们在研究球粒陨石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水,一般为0.5~5%,有的高达10%以上,而碳质球粒陨石含水更多。球粒陨石是太阳系中最常见的一种陨石,大约占所有陨石总数的86%。一般认为,球粒陨石是原始太阳最早期的凝结物,地球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都是由这些球粒陨石凝聚而成的;
2.太阳风到达地球大气圈上层,带来大量的氢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这些原子核与大气圈中的电子结合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据估计,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几乎产生1.5 t这种“宇宙水”。然后,这种水以雨、雪的形式落到地球上。
水变化流程:(江河)>(蒸发)>(凝结)>(降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3:44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做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