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07调经论篇(第14-15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6 17: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8 20:37
卷十七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第14-15段)
学习时间: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
【原文14】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
因四时多少高下。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
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1,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2。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3。外门不闭4,以出其疾,
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帝曰:补虚奈何?
岐伯曰:持针勿置5,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6。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
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7。
【注释14】
1气盛乃内针:邪气盛才进针。
2如:而。
3邪气乃下:邪气才退。
4外门:针孔。
5持针勿置:拿针不立即刺入。
6气出针入:在呼气时将针刺入。
7追之:针刺中的补法。
【译文14】
黄帝道:阴与阳相混杂,同时又与血气相混杂,病已经形成,
刺治的方法应怎样?
岐伯说:刺治这样的病证,取其经隧刺之,并刺脉中营血和脉外卫气,同时还要观察病人形体的长短肥瘦和四时气候的不同,
而采取或多或少或高或下的刺法。
黄帝又道:邪气已经和血气混杂,病形已成,阴阳失去平衡,
这时补法和泻法怎样运用呢?
岐伯说:泻实的方法是在邪气盛时进针,使针与气一起入内,
从而开放邪气外泄的门户。拔针时,要使气和针一同出来,
精气不受伤,邪气就会消退。不闭塞针孔,让邪气出尽,
这就要摇大针孔,从而通利邪气外出的道路,这就叫大泻。
拔针时一定要急出其针,邪气才会退。
黄帝又问:补虚的方法又是怎样的?
岐伯说:拿着针先不要忙着针刺,必须定神定志。
等待病人呼气时下针,呼气出而针入。这样,针孔四围紧密,
使精气没有地方外泄。待气正实的时候迅速把针拔出,
气入而针出。这样,针下的热气不能随针而出。
堵住其散失之路,而邪气散去,人的精气就能保存了。
总而言之,在针刺时,不论入针还是出针都要不失时机,
使已得之气不致从针孔外泄散失,使未至之气能够引导而来,
这就叫做补法。
【原文15】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1,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
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
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2,
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
岐伯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3。经络支节,各生虚实。
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
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
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4。病在骨,焠针药熨;
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5;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
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注释15】
1虚实者有十:神、气、血、肉、志各有虚实,计有十种情况。
2被:及。
3故:通“固”,本来。
4燔针劫刺:针刺入后,用微火烧其针。 5两蹻:即阴阳蹻脉。
【译文15】
黄帝道:你说虚实有十种,都产生于五脏,具体说是与五脏相联系的五脉。
可是人身有十二经脉,能够产生各种病变,现在夫子您只是谈了五脏。那十二经脉,联络人体的三百六十五个气穴,每个气穴有病,
必定波及经脉,经脉的病又都有虚实,
它们与五脏的虚实关系如何呢?
岐伯说:五脏本来和六腑有表里的关系,其经络和支节,各有虚实的病证。根据病变的所在,随时调治。病在脉,可以调治其血;病在血,可以调治其络;病在气,可以调治其卫气;病在肌肉,可以调治其分肉;病在筋,可以调治其筋。病在骨,可以调治其骨。用火针劫刺病处和拘急的地方。如病在骨,可用火针深刺,并用药温熨病处;如病人不知疼痛,最好针刺阳阴二脉;如人身的形体有疼痛,而九候的脉象没有变化,就用缪刺法治疗;如疼痛在左侧,而右脉出现病象,用巨刺法治疗。必须谨慎审察病人九候的脉象,然后进行针治,这样,针刺的道理就算完备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8 20:37
卷十七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第14-15段)
学习时间: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
【原文14】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
因四时多少高下。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
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1,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2。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3。外门不闭4,以出其疾,
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帝曰:补虚奈何?
岐伯曰:持针勿置5,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6。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
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7。
【注释14】
1气盛乃内针:邪气盛才进针。
2如:而。
3邪气乃下:邪气才退。
4外门:针孔。
5持针勿置:拿针不立即刺入。
6气出针入:在呼气时将针刺入。
7追之:针刺中的补法。
【译文14】
黄帝道:阴与阳相混杂,同时又与血气相混杂,病已经形成,
刺治的方法应怎样?
岐伯说:刺治这样的病证,取其经隧刺之,并刺脉中营血和脉外卫气,同时还要观察病人形体的长短肥瘦和四时气候的不同,
而采取或多或少或高或下的刺法。
黄帝又道:邪气已经和血气混杂,病形已成,阴阳失去平衡,
这时补法和泻法怎样运用呢?
岐伯说:泻实的方法是在邪气盛时进针,使针与气一起入内,
从而开放邪气外泄的门户。拔针时,要使气和针一同出来,
精气不受伤,邪气就会消退。不闭塞针孔,让邪气出尽,
这就要摇大针孔,从而通利邪气外出的道路,这就叫大泻。
拔针时一定要急出其针,邪气才会退。
黄帝又问:补虚的方法又是怎样的?
岐伯说:拿着针先不要忙着针刺,必须定神定志。
等待病人呼气时下针,呼气出而针入。这样,针孔四围紧密,
使精气没有地方外泄。待气正实的时候迅速把针拔出,
气入而针出。这样,针下的热气不能随针而出。
堵住其散失之路,而邪气散去,人的精气就能保存了。
总而言之,在针刺时,不论入针还是出针都要不失时机,
使已得之气不致从针孔外泄散失,使未至之气能够引导而来,
这就叫做补法。
【原文15】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1,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
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
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2,
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
岐伯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3。经络支节,各生虚实。
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
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
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4。病在骨,焠针药熨;
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5;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
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注释15】
1虚实者有十:神、气、血、肉、志各有虚实,计有十种情况。
2被:及。
3故:通“固”,本来。
4燔针劫刺:针刺入后,用微火烧其针。 5两蹻:即阴阳蹻脉。
【译文15】
黄帝道:你说虚实有十种,都产生于五脏,具体说是与五脏相联系的五脉。
可是人身有十二经脉,能够产生各种病变,现在夫子您只是谈了五脏。那十二经脉,联络人体的三百六十五个气穴,每个气穴有病,
必定波及经脉,经脉的病又都有虚实,
它们与五脏的虚实关系如何呢?
岐伯说:五脏本来和六腑有表里的关系,其经络和支节,各有虚实的病证。根据病变的所在,随时调治。病在脉,可以调治其血;病在血,可以调治其络;病在气,可以调治其卫气;病在肌肉,可以调治其分肉;病在筋,可以调治其筋。病在骨,可以调治其骨。用火针劫刺病处和拘急的地方。如病在骨,可用火针深刺,并用药温熨病处;如病人不知疼痛,最好针刺阳阴二脉;如人身的形体有疼痛,而九候的脉象没有变化,就用缪刺法治疗;如疼痛在左侧,而右脉出现病象,用巨刺法治疗。必须谨慎审察病人九候的脉象,然后进行针治,这样,针刺的道理就算完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