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国赶超发达国家面临怎样的挑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6 04:00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7 14:38

林毅夫教授在2002年的一次演讲中指出,从技术层面来说,一国的经济发展决定于三方面的条件,即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他认为在上述三种主要条件当中,最重要的是技术创新,因此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变迁的可能性,相当大程度决定于其技术变迁的可能性。所以,要判断一个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或生产力发展的潜力,只要看这个国家社会技术创新的可能性有多大。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个技术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发展中国家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这就是 “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

“后发劣势”理论由已故著名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先生所提出,他认为:后发国家模仿技术易,模仿制度难。后发国家倾向于模仿技术和管理,而不去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通过模仿技术,后发国家可以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这虽然可获得短期的增长,但是会强化制度模仿的惰性,给长期增长留下许多隐患,甚至致长期发展于不可能。这是“后发劣势”的第一个方面。更为严重的是 “赶超”(模仿)阶段所要求的最优制度,并不同于“后赶超”(创新)阶段所要求的最优制度。然而制度具有稳定性,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赶超”阶段最优制度的建立反而给“后赶超”阶段的经济发展造成障碍。这才是“后发劣势”概念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后发劣势”概念的核心所在。

在林教授看来,经济的赶超战略所引起的制度扭曲将形成“后发劣势”,从而影响他所谓的“后发优势”的实现。因此,应当实行基于“后发优势”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用较低的成本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技术变迁,加速资本积累,提高人均拥有资本,从而提升中国的资源禀赋,实现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的升级。这样,通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要素、禀赋、结构能够得到快速提升,产业结构将以“小步快跑”的方式稳步向发达国家接近(林教授的前提假定:先发的发达国家将停滞不前?)。

笔者认为,“创新”才是“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之争的关键。从这个视角来看,在“赶超”阶段,无需创新或创新十分微少,因而对象明确,路径清晰,已知信息相对充分,对信息的要求不会太高,“强*”的主导有可能暂时替代市场机制的作用,取得不错的绩效。但在“后赶超”阶段,后发国家面对的是超越与创新,创新就是重新建构,对象与路径尚未明晰,有诸多不确定性和未知风险存在,“强*”的主导容易堕为一种致命的自负,在市场自我调适能力受限的情况下,经济的大起大落更难避免,往往凶多吉少。

仔细考察林杨二人的观点,容易知道,后发劣势乃是内生于后发优势。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正如收益和成本的关系一样,恰如硬币之两面。作为发展过程中的后来者,显然后发国家拥有后发优势,后发国家也自然会利用后发优势,但这种利用并非没有代价,其代价就是后发劣势。要获得利用后发优势的收益,就必须承担面对后发劣势的成本或代价。这是无可避免的两难冲突。

林教授说,我们要警惕杨小凯提出的“后发劣势”,但是在中国改革的路径选择上,仍然要坚持事实已经证明是成功的渐进改革的发展战略。我们真的成功了吗?在“后发优势“持续发挥的情况下,无需实质性的*改革,作为其反面的”后发劣势“真的可以渐渐地消除吗?让人扼腕叹息的是,论战的一方杨小凯先生数年前业已离世。也许唯有历史将告诉我们答案。上帝保佑中国,我真希望错误的一方是杨。

后发即优势?

林毅夫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视为自己全部经济研究与经济思想的核心。在他眼中,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否符合资源禀赋的要求,是决定经济*模式成败及经济发展绩效的根本因素。而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弃推行带有赶超色彩的发展战略。最关键的必须是按照中国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即充分利用中国当前劳动力多且相对便宜的优势,去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

林教授认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采取的是比较优势战略,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强行进行“超车”。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它们都按照各自的要素禀赋条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增加出口和经济的外向型程度,实现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要素禀赋结构提升,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上来。林将这种发挥当时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在每一阶段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的做法,称之为“比较优势战略”。

笔者认为,该战略思想最大的缺陷在于,林不仅将先发国家的产业与技术升级默认为静态,而且完全无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格局以及其它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林教授一直强调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优制度,这种“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亚洲“四小龙”的成功,如何普遍到中国来呢?

林教授估计中国最慢到2030年经济规模将赶超美国,请问林教授,赶超之后怎么办?赶超之后去找谁来“后发”?先发的美国又何以不再保持先发呢?历史的进程从来就不乏偶然性,亚洲“四小龙”的成功也不例外,绝非“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所能囊括,美国是重要因素,那个时代的国际形势和经济格局无法复制。更重要的是,十三亿中国人和“四小龙”少得多的数亿人口相比,其威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全球化的世界各国能否承受如此强大的冲击?以现实而论,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主导产业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真正承受GDP之重的仍旧是十几亿国民的权利和环境资源的巨大牺牲。既然我们的人口那么多,我们的廉价劳动力如此丰富,是不是要一直按廉价劳动力优势后发下去呢?即便到2030年,我们的后发优势会在哪里呢?

“后发优势”实际是一种“追赶优势”,源自追赶效应的存在。林教授认为中国的转型和发展最为成功,毋宁说是中国起点太差,追赶效应的发挥最明显。直到今天我们仍未能与东欧国家或俄罗斯站在同一个起点上,所以这种追赶效应会继续存在,可笑的是,林教授似乎将此视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并赶日超美的基础。

根据林教授的产业与技术结构升级理论,则发展中国家永远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升级是真,难道发达国家就会停止相应的产业升级吗?如果一直坚持所谓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则后发的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至多只能保持恒久的“后发(比较)优势”,“先发(绝对)优势”永不可能发生。在改革开放启动之初,我们的技术与资本双双匮乏,通过引进技术和资本,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找人口要红利,接着我们的技术与资本积累开始逐步形成规模,产业与技术结构升级缓缓展开,但此时的发达国家,早已迈入新(知识)经济的快车道。实际上,我们不过是在走发达国家的老路,我们的成就不过是不远千里总算踏上先发者的原有轨道。

这种“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还容易造成一种发展惰性,那些惯于跟在发达国家里后面后发的国家,即使侥幸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成功实现赶超,与发达国家走到同一起跑线上,此时,这些不再“后发”不再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如何先发?是不是再次等待原有的发达国家先发,然后跟进呢?简而言之,长期奉行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有可能带来一个恶果,那就是“先发”能力的丧失,或“后发”惯性的形成。因此,笔者的观点是,“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必然使发展中国家陷入持续被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7 14:38

1、国内:各种不良*;
2、国外:各种贸易壁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7 14:39

外强的干扰
中国赶超发达国家面临怎样的挑战?

因此,应当实行基于“后发优势”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用较低的成本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技术变迁,加速资本积累,提高人均拥有资本,从而提升中国的资源禀赋,实现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的升级。这样,通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要素、禀赋、结构能够得到快速提升,产业结构将以“小步快跑”的方式稳步...

中国现阶段为什么成不了发达国家?

其次,教育和医疗体制的改革仍是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使得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在社会和职场中处于不同的起点。中国在教育领域的改革正在推进,但挑战依然存在。医疗体制同样需要改革,以实现医疗资源的更公平分配和控制医疗费用。再者,环境问题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制约。尽管中国在环...

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别是什么?

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穷尽动力。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要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基础...

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利弊有哪些?

首先就是利。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地位将得到巨大提升。这将有助于中国在国际上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此外,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也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并促进全球经济繁荣。同时,这也将为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投资机会。其次就是弊。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中...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挑战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1、利用“分享中国发展机遇”促合作,迎接全球化机遇和挑战。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和跨国公司的供应链整合将成为全球化新的推动力量并将带来市场机遇;而随着全球资源、市场、资金和技术创新上的竞争加剧,我国也将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双重竞争压力,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增值潜力将受到挤压。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建议

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也在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随着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史无前例地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我们去积极应对,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大挑战。(一)“修斯底德”陷阱,中国崛起...

中国至少要多少年可以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媲美

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中国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似乎面临重大挑战。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中国的人均GDP约为4,000美元。如果以发达国家常见的人均GDP水平,约40,000美元为目标,意味着中国的总体GDP需要达到目前的10倍,即58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2010年全球GDP总量63万亿美元的水平。显然,这样的增长是...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这需要中国人民几代甚至十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在前进的道路上, 国的和平发展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风险,外部环境是复杂严峻的。从长远和全局的观点看,国的和平发展是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三:即霸权主义的威胁,国际竞争的压力和全球化的负面效应。一、霸权主义的威胁...

中国何时能够成为发达国家?

成为发达国家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和标准,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环境保护能力等等。在经过了几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后,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的人均GDP已经处于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但相较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中国还面临着一些结构性...

发达国家需要具备哪些特征?

第三部分: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可能面临的挑战 1. 社会问题 与其它发达国家一样,中国在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困、失业、教育水平不高、人口老化等问题。这些社会问题需要中国政府和社会各方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从而不断推进社会稳定和发展。2. 环境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主要面临的是 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 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 发达国家面临的三大问题 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 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制作大型的电磁铁,线圈与铁芯中间的绝缘材料用什么?参数怎么取?_百度... 推荐一款性价比高的数码相机,1500左右 请问农历1979年11月20日未时出生的人,天运五行属什么? 我是女子,农历1977年11月9日下午5点多出生五行中都有什么? 中国足球什么时候能超过日本? 中国足球为何让人如此伤心??? 中国足球还有重见天日的那天吗? 中国足球什么时候有出头之日啊? 中国足球啥时候才有出头之日。。。 ...左边第一个数起到第200个数,这200个数的和是多少? 狂飙李有田泰叔是一个人吗 拌麻辣鹅放什么粉? 为什么有人去议论别人身上的味道 好狗粮什么味道 男人为什么都喜欢有味道的女人,论女人味的重要性 2018张家界森林公园门票+优惠政策去张家界森林公园住哪 加盟壳牌机油加盟店好不好 壳牌加油站可以加盟吗? 在陕西区域内延长壳牌加油站可以做加盟店嘛? 上城区天城路176号怎么从坎山坐地铁? 从萧山坎山地铁站到临安地铁终点站怎样换乘? 小龙虾怎么抓?拜托各位了 3Q 哪位大神有言灵师的娱乐圈TXT全本下载 属地原则的弊端是有时对保护本国主权和公民不利,为什么说对保护本国... 《言灵师的娱乐圈 》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国有企业党组织属地化管理有什么优势和弊端 言灵师的娱乐圈_by安然一世_txt全文阅读,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记忆力越来越不行,怎样才能恢复啊? 猫产仔数量由什么决定 猫产仔数量由什么决定 你知道吗 2022年学籍档案寄到攀枝花哪里,我在泸州读书,户口是攀枝花东区的,请问... 后发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我国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 用英语季节造四个句子 如果领导和你说 你的错我承担我应该怎么回? 印染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发布 印染概念股有哪些 神钢260挖掘机发动机与210发动机一样吗求助 为什么单田芳和刘兰芳不和? ...检查后诊断为大肠杆菌所致的泌尿系感染,应该首先选择 e 后面像蝌蚪一样的字符手机怎么打出来,有知道的也可以打出来我复制... e后面像蝌蚪一样的字符用手机怎么打出来?知道的也可以打出来我复制... 韩剧<<天使的诱惑>> 一周更新几集? 为什么普通话翻译不了方言? 为什么有些方言不可用普通话来翻译? 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方言无法翻译成普通话? 方言是不是都不能用普通话翻译? 玻璃珠放在盘子上的玩具叫什么 玻璃珠一般什么店有卖 ...类似玻璃 石子 一样 坚硬的…像玻璃珠会跳 求 如何提高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