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大器晚成的古代名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3:57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24 00:47

1、姜尚,年轻时胸怀大志,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方有施展才华之机,为强周灭商制定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

2、吴承恩,年轻时文才出众,然而成名作《西游记》却成书很晚;

3、重耳,年轻流亡,晚年成为称霸中原的春秋霸主;

4、黄忠,年轻时小有名气,后为征西将军;

5、慕容垂,从小勇冠三军,须发皆白重整燕家天下;

6、屈原,在文学上成就的顶峰出现较晚,著有《离骚》;

7、刘邦,五十五岁即帝位,建立西汉;

8、勾践,灭国后于四十七岁重登霸主;

9、齐白石,学习绘画起步晚,五十六岁成名;

10、苏洵,二十七岁发奋学习,五十二岁任秘书省校书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2:40

纵观中国历史,大器晚成不乏其人,而最著名的、最称人称颂的当数下面九位。

一.姜子牙
姜太公垂钓——愿者上钩之典故,已流传数千年,其形象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称得上是中国大器晚成第一人。正所谓:做人不识姜太公,阅尽史册亦枉然。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尊称太公望,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商朝末年人。汉族(华夏族),河南省卫辉人。其始祖四岳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尽在河南南阳),因此得吕氏。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
就这样一直到70岁,姜太公还是没有机会展现自己,一直默默无闻。
当时,正是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民不聊生。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
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只是笑了笑,不为所动。
这一钓,终于钓来了周文王,周文王通过了解知是奇人,亲自上门请他出山,并兴奋地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
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二.百里奚
百里奚可以是中国历史大器晚成仅次于姜太公的另一位奇人,其成功历程曲折离奇。正应了一段古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百里奚,虞国人,字井伯,娶妻杜氏,其才华横溢,可由于家境贫寒,30多岁了,还没有什么作为。杜氏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只是呆在家里,有何出息呢?”,奚听从妻子的劝告,准备出去闯荡。临别前,杜氏杀掉唯一的老母鸡,没有柴烧,只得拆下大门闩当柴。百里奚饱餐一顿,杜氏抱着饥饿的儿子相告“你富贵以后,可别忘了我们”,百里奚含泪而别。
百里奚来到齐国,欲求事于齐襄公,由于无钱送礼,没人给他引荐,久而久之,其生活更加穷困,只得一路乞讨度日。奚来到一个小镇上,有位叫蹇叔的义士见百里奚相貌堂堂、谈吐比凡,就把他收留在家里。但是,蹇叔家本来就不宽裕,时间一长,家里开销就渐渐地不支。蹇叔问百里奚:“会做些什么?”百里奚回答:“会养牛。”蹇叔就让他去饲养牛,牛养得膘肥体壮的。百里奚听说周王喜好牛,凡给他养牛、献牛的都有重用,蹇叔劝告说“一个君王,不务正业,不理朝政,却偏爱牛,不会有好下场的,你不能去”。后来,齐国公子无知弑齐襄公而自立,向天下广招贤才,百里奚想去应聘,蹇叔劝道:“齐国群公子出逃在外,无知初即位,而且即位不正当,必有内乱,你不能去”。蹇叔见百里奚求仕心切,正好他的朋友宫之奇在虞国任国相,就向他推荐了百里奚。蹇叔见虞公刚愎自用、听不得谏言,想想又不想让他去,但百里奚因长期颠簸、生活潦倒,执意留在虞国,蹇叔无奈,只好告别,回到家乡宋国去了。
晋献公派兵攻打虢国,借道于虞国,大夫宫之奇以“唇亡齿寒”屡谏虞公而不听,最终虞国灭亡,虞公和奚被俘获到晋国,晋献公见百里奚有才华,欲任用之,百里奚说“君子不适仇国,何况为它服务呢?我就跟随虞公吧”。秦穆公结姻于晋国公主伯姬,晋献公见奚不识好歹,就把他作为陪嫁人员,给了秦国。百里奚一路上回想起自己曲折的出仕道路,最终却落得个给人作陪嫁的屈辱结局,实在是太窝囊。于是,他借机逃脱。后到楚国为人牧马。秦穆公听说百里奚很有才华、有志气,派人以五匹羊皮换回百里奚,百里奚又向穆公举荐蹇叔说“我曾经二次听从了蹇叔的意见,因而二次躲过了灾祸;最后一次没听他的,就遭遇了虞国的灭亡而成为人奴。蹇叔强于我百倍”。穆公于是下令,去宋国请回蹇叔,分别封二人为左、右庶长,谓之“二相”,百里奚终于登上了相位,而此时他也已经70岁了。
二人齐心协力,共同辅佐穆公,从而最终成就了穆公的霸业!
百里奚做了秦国的相国,位高权重,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一时间把妻儿给忘了。杜氏带着儿子辗转来到秦国,打听到相府要招几名洗衣工,便应聘进入相府。杜氏又听说相府的乐队招人,便向乐队的头领自荐。杜氏自小生活在素有“歌舞之乡”的虞国山区,她那动听的歌声打动了他们,就把她招为乐工。
一天晚上,百里奚吃饱喝足后,照例让乐工们奏乐,轮到杜氏,她悲伤地唱道: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鸡,舂黄麦,炊门闩;今日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五羊皮!父粱肉,儿啼饥,夫文绣,妻洗衣;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五羊皮!昔之日,君行而我啼;今之日,君坐而我离。嗟夫,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一听,感到得泪流满脸,知是妻子杜氏,赶忙下阶同杜氏相认,相互倾吐久别之情。他得知儿子自小习武,武功高强,便向秦穆公举荐,而封为将军。自此,百里奚全家团圆,功成名就。

三.晋文公
晋文公的逃亡岁月,真可谓惊心动魄、九死一生。他能跃身于春秋五霸之列,这与他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意志外,多少也带有点运气。
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姓姬名重耳(chóng ěr),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立幼子为嗣,曾*国外19年,在秦援助下回国继位,那年他已经62岁了!
公元前666年,晋献公派32岁的重耳守护蒲城。
前656年,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重耳的母亲是戎族,他决定往翟族人的地方逃跑。
前651年,晋献公逝世,荀息当国相,骊姬立他儿子奚齐为国君,里克杀了骊姬和奚齐,荀息自杀,里克派人迎接重耳回国即位,重耳辞谢,时年47岁。
前650年,重耳的弟弟夷吾登君主宝座,自立为晋惠公。
前644年,晋惠公派勃鞮第二次追杀重耳,重耳没死,决定不能在翟族地区多留。他听说齐桓公的宰相管仲去世了,决定去齐国给齐桓公效劳,他同时希望得到齐国的帮助和保护。重耳在齐国过安逸的生活,放弃了恢复君位的愿望。齐桓王送了他20辆马车,并许配了宗族之女齐姜给重耳。
前639年,赵衰、咎犯有一天在一棵桑树下商量如何离开齐国,一个女奴在桑树上听到他们的对话,回宫以后偷偷的告诉了重耳的妻子齐姜。齐姜因为害怕女奴泄露秘密,不但没有给她奖赏,而且马上把她给杀了。齐姜也劝告重耳赶快离开齐国,但是重耳不肯。因此,赵衰等人让重耳喝醉了,把重耳抬到马车上离开齐国国都临淄。重耳醒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他感到非常愤怒,拿了*欲杀舅舅狐偃,幸亏没有成功。重耳和他的忠臣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了他的*。因为曹共公对他如此无理,重耳有怨恨心。
前638年,楚国打败宋襄公军队不久以后,重耳到了宋国。宋襄*待他,并送他二十辆马车。后来重耳到了郑国,郑文公拒绝接待他。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接待他,并问他以后打算如何报答楚国。重耳回答“万一晋国和楚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我愿意命令军队退避三舍(即九十里)”。楚国大夫子玉建议楚成王马上杀死重耳,以免给自己留下后患,但是楚成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最后,重耳到了秦国,秦穆公热烈接待他,并把五个女子许配给他,其中有秦穆公的亲生女儿怀嬴。
  前636年,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侍奉晋惠公的旧臣吕省和郄芮害怕遭到晋文公的*,所以想谋杀他。他们计划放火烧他的宫室。勃鞮听到了他们的阴谋,想预告晋文公,但是文公拒绝让他觐见,因为他曾经试图刺杀文公两次。勃鞮回答他当时奉命行事,提醒他“过去齐桓公没有记恨管仲向他射箭”,晋文公听了,便接待了勃鞮,勃鞮就揭露了吕省和郄芮的阴谋。吕省和郄芮逃走,但是秦穆公把他们俘获杀死了。
前635年,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发起*,周襄王逃到郑国并向晋文公紧急请求援助。同时,秦国人正准备去救周王。晋文公想当霸主,他乘这个机会显示他的权利和威力,所以不顾晋国刚刚才安定,决定在秦国人行动之前拯救周王,不想让秦国人得到功劳。因此,他答应了周襄王,打败了王子带,并护送周襄王回京城。为了感谢晋文公的恩惠,周王把河内、阳樊等地区赏赐给了晋国。
至此,晋文公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现,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与民同苦乐,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他减轻关市的征税,减轻刑罚,布施贫民,救济饥荒,使人民能安居乐业。他不断增强晋国的实力,坚守信用,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当时,与晋有力量争霸的是长江流域的楚国。晋文公想成就霸业,必须向南扩展疆土,非与楚国交锋不可。
公元前633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
公元前632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晋文公在践土给周襄王修了行宫,还把陈、蔡和楚国的俘虏献给周天子。晋及齐、鲁、宋、卫等七国国君和周王室大臣王子虎订立盟约,正式称晋文公为盟主。不久又会诸侯于温,周襄王也被请赴会,任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命他安抚四方,监督和惩治危害周天子的人,从此晋文公成为诸侯霸主。

四.刘邦
刘邦应该算是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曾令多少后人感慨万端。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公元前202—公元前195年在位,共八年。字季(一说原名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起兵于沛县(今江苏沛县)。汉族。其父刘煓(刘太公),字执嘉,生有四个儿子(刘伯,刘仲,刘邦,刘交),刘邦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
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登高一呼,天下英雄云集于麾下,称“沛公”。此时的刘邦已是47岁的“高龄”了。
  刘邦的*事业进展非常迅猛。公元前206(仅仅3年时间)年十月刘邦便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入关后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当年二月(55岁),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仅用八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亭长到皇帝”的跳跃,奋斗的速度、成就可谓史无前例。
登基后,刘邦采取的休养生息的宽松*,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五.黄忠
黄忠作为长沙守将时名气并不大,直到归顺先主以后在定军山诛夏侯,这才声动天下,名流后代,也算是大器晚成者。
黄忠(?—220年)字汉升,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汉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官至后将军,赐关内侯。小说《三国演义》中,把他描述为蜀汉五虎大将之一。
黄忠原在荆州军阀刘表麾下任职中郎将,与刘表从子刘磐共守长沙攸县。及后曹操南侵荆州,仍担故任,假行裨将军,统属于长沙太守韩玄手下。在韩玄手下时已年近六旬,虽勇冠三军,但并没有得到重用,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将领。
赤壁之战后,刘备征荆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及零陵太守刘度投降。黄忠随韩玄投靠刘备,并随刘备军队入川。后刘备与刘璋决裂,黄忠于葭萌关受任进攻成都,作战时不顾年迈,身先事卒、勇冠三军。益州定后,被封为讨虏将军。
219年,刘备北攻汉中时,老将黄忠在定军山战役中,对着曹军将领夏侯渊的精英部队,仍带领士卒奋勇杀敌,更斩杀魏国名将夏侯渊,大败曹军,被升为征西将军。同年,刘备称汉中王,改封黄忠为后将军,赐关内侯,与张飞、马超、关羽同位,而黄忠至此也威震天下,名垂青史。次年,黄忠病逝,追谥刚侯。黄忠与严颜、廖化共称为蜀汉三老将。

六.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原名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军事理论家。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他的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并抚摩着他说:“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李靖先任长安县功曹,后历任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他的官职虽然卑微,但其才干却闻名于隋朝公卿之中,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隋朝大军事家、左仆射杨素也抚着坐床对他说:“卿终当坐此!”
大业末年,李靖任马邑郡(治今山西朔县东)丞。这时,反隋*的农民斗争已风起云涌,河北窦建德,河南翟让、李密,江淮杜伏威、辅公祏等领导的三支主力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涤荡着隋朝的腐朽统治。身为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渊也暗中招兵买马,伺机而动。李靖察觉了他的这一动机,遂“自锁上变”,将往江都,以告发此事。但当到了京城长安时,关中已经大乱,因道路阻塞而未能成行。不久,李渊于太原起兵(参见李渊太原起兵),并迅速攻占了长安(参见李渊攻取长安之战),俘获了李靖。李靖满腹经纶,壮志未酬,在临刑将要被斩时,大声疾呼:“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李渊欣赏他的言谈举动,李世民爱慕他的才识和胆气,因而获释。不久,被李世民召入幕府,充做三卫。
武德元年(618)五月,李渊建唐称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为了平定割据势力,李靖随从秦王东进,平定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以军功授任开府。从此,李靖开始崭露头角,时年47岁。
李靖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在进击王世充,消灭萧铣,平定辅公祏的反叛等诸多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在59岁时大破突厥颉利可汗,64岁大破吐谷浑,李靖的仕途也达到了巅峰。
自隋朝以来,突厥是西北的强国。李靖等灭了东突厥,不仅解除了唐朝西北边境的祸患,而且也洗刷了唐高祖与太宗向突厥屈尊的耻辱。因此,唐太宗颇有感慨地说:“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来国家草创,突厥强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颉利,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稽颡,耻其雪乎!”太上皇李渊也欣喜万分,他把太宗、贵臣十几人,还有诸王、王妃、公主等召至凌烟阁,设宴庆祝。他一时兴起,还亲自弹起了琵琶,太宗起舞,大臣们也接连起身举杯祝贺,一直延续到深夜。
不久,李靖以功进封卫国公。贞观十七年(643年),又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图像于凌烟阁,尊奉为功臣,并进位开府仪同三司。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情恶化,唐太宗亲临病榻慰问。他见李靖病危,涕泪俱下,十分难过地对李靖说:“公乃朕生平故人,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公忧之。”这年四月二十三日,李靖溘然逝去。享年79岁。唐太宗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曰景武。坟墓如同卫青、霍去病故事,筑坟形如同突厥内燕然山、吐谷浑内积石二山形状,“以旌殊绩”。因为他战功显赫,死后经常显灵,为百姓救危解厄,百姓为其建庙供奉,于是道晚唐时候,李靖渐渐被神化了。

七.苏洵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
苏洵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据说27岁才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的文章主要是以史论政,继承《孟子》和韩愈的议论文传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但有时不免带有诡辨气息,不免迂阔偏颇,是其短处。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诗颇质朴苍劲。散文作品有《心术》、《几策》、《权书》、《辨奸论》、《衡论》和《六经论》,后世传有《嘉佑集》十五卷。

八.吴承恩
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吏降为小商人的家庭。父吴锐,字廷器,卖“彩缕文羯”,“又好谭时政,竟有所不平,辄抚几愤惋,意气郁郁”。吴承恩自幼聪慧,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
嘉靖八年(1529),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朱应登认为他“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六年后,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
吴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刚直不阿。他之所以才高而屡试不第,很可能与他不愿作违心之论以讨好上官有关。他厌恶*的官场,不愿违背本心,对黑暗的现实持否定态度。他在《二郎搜山图歌》一诗中写道:“民灾翻出衣冠中,不为猿鹤为沙虫。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惜。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认为“民灾”的形成,社会现实的丑恶,原因就在于统治者用人不善,让“五鬼”、“四凶”那样的坏人当道。他想“致麟凤”,行“王道”,扭转乾坤,但是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只能空怀慷慨,抚事临风叹息。生活困顿给吴承恩带来的压力并不小于科考的失利。父亲去世以后,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开支,但他却没有支撑门户的能力,更没有养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来源,除了每月从学府里领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亲所留遗产了。品尝了社会人生酸甜苦辣的吴承恩,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
50岁左右,他开始写《西游记》,并写了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历时7年,那时他已经差不多80岁了。
吴承恩晚景凄凉,以卖文为生,《西游记》虽说没有让他晚年过得安逸的生活,但却让他的名字载入了史册。

九.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93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学过木匠,25岁仍在乡间做雕花木匠,这时他才开始对习画感兴趣。26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27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37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自40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55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
1919年,齐白石 57岁,住北京法源寺,靠卖画维持生计。是时齐白石在京无名气,求画者不多,他自慨之余,决心变法。《白石诗草》云:“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部快心时也。”
直到1927年,齐白石65岁时才出人头地,应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林风眠之聘,在该校教授中国画。从此,齐白石饮誉中外,成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
他随后出任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美术学院名誉教授、*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全国美术家协会*;1949年7月、1953年9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954年8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月举行授奖仪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抗日战争期间,表示“画不卖与官家”。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3:58

辅佐周朝的姜太公 

要说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名人,姜太公第一位是实至名归的。姜子牙72岁时,遇到周文王姬昌。姬昌与姜子牙交谈之后,发现姜子牙是一个奇才。后来,姜子牙辅周灭商,助周武王一统天下,并且还辅助周武王成功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姜子牙出生贫寒,年轻时宰牛卖肉,也做过卖酒生意。他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治国之道,无一不通,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可是一直到了70多岁,他还是无所作为,怀才不遇。72岁才获得一展抱负的机会,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壮举。这个记录历史上没有人能打破。

晋文公重耳

虽然出身皇族,晋文公重耳的生活可谓是颠沛流离,尝尽了苦难。前656年,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开始了*生活。在他*的时候只有一个忠臣介子推一直跟他到最后。在他快被饿死的时候,介子推甚至割下自己的肉来给晋文公充饥。这位皇族公子先后投奔了齐、曹、楚、秦等国,有的国君对他是冷言冷语。在曹国的时候,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了他的*。 62岁的重耳回晋国。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霸主。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一生主要成就包括强大晋国、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勤王败楚、称霸春秋。这位在外辗转19年才得以回国,随即称霸中原的春秋霸主,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

唐朝大将郭子仪

这样的一位英雄,前半生却一直默默无闻,53岁才升任从三品上的左武卫大将军,这样的经历实在是太普通了。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时一年他已经58岁了。他挽救了李唐社稷,大器晚成,正是时候。待他平定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时,已经66岁了,这时吐蕃又趁机攻入长安,但听说他正调集军队靠近长安,吐蕃立即撤离,他68岁时吐蕃、回纥入寇,又是他说服回纥兵联合击败了吐蕃。是李唐社稷延续一百多年的首功之臣

汉高祖刘邦

刘邦出身农家,秦朝时担任沛县泗水亭长的小吏,在陈胜起义后不久,刘邦也集合三千子弟响应,拿下县城,被沛县父老推举为沛公。那一年他已经48岁了,51岁的刘邦成为汉王;56岁的刘邦成为大汉帝国皇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5:32

1、姜尚。

他直到将近八十岁才遇到周文王,才被周文王看重,才开始施展他的抱负。姜尚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继续辅佐周国朝政。

2、黄忠。

黄忠在三国里亮相的时间较晚,成名也很晚,他年轻时可能有点小名气,但确实老了之后跟着刘备后才出名的,特别是定军山一战,斩掉名将夏侯渊威震天下,后来能被刘备封为后将军也可能和这一战有很大的关系。

3、苏洵。

据说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7:24

  很多,有苏老泉(苏轼他老爹),唐代诗人陈子昂和姜子牙等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三字经》
  苏洵,号老泉。

  姓名: 苏洵

  又名: 号老泉 字明允

  性别: 男

  生卒年: 1009—1066

  所属朝代: 宋代

  所属文学时期: 宋代文学

  所属流派: 三苏 唐宋八大家

  代表作品: 权书 衡论

  同时期作家: 曾巩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苏辙
  作家生平

  作家生平

  苏洵(1009~1066)

  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藐视敌人,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佑集》15卷。

  唐代诗人陈子昂,早年没有用心读书,以至“年十八未知书”,都18岁了,在学识上还一无所知,\要改弦易辙,要急起直追,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果断的抉择。果然,不久在父母教育下,他一旦悔悟,入乡校求学,便“慨然立志”,谢绝门客,专精文典。终于,数年攻读,一举成才。

  姜子牙
  姜尚

  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在舜时为官,因功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故为吕氏,名吕尚。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所以“姓”即“女生”,后来在一个姓中又以男性为主有了氏,到春秋战国以后,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就是现在所说的姓氏。

  后来家道中落,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一天,姜尚在磻溪垂钓时,恰遇到此游猎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9:32

还有王羲之。曾巩在《墨池记》中有句话说:“羲之之书晚乃善。”但若非王羲之的勤奋苦练,即便到了晚年也不会有很高的造诣。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手机导航用电脑软件哪个好导航软件哪个最准确 我要地图网使用我要地图网轻松查询地图信息 装配行业MES系统四大车间管理活动介绍 王者荣耀S14狂铁怎么玩_王者荣耀S14狂铁出装铭文推荐 沅陵县有姓文的分布在那个地方, 汨罗一中在省排名 汨罗高中有哪些?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有哪些高中 新生儿脊膜膨出后遗症 在深圳硬脊膜膨出手术后大小便失禁怎么办? 赵氏族谱贵州遵义 贵州遵义务川县姓曾的哪里来? 贵州遵义姓夏的住在哪里 有谁知道贵州遵义陈氏家族来源? 贵州遵义有姓尤的吗? 遵义是哪个县,贵姓梁男? 《的》笔顺怎么写呀 写的笔顺怎么写 d的笔顺怎么写 “写”笔顺怎么写? 两的笔顺怎么写 笔的笔顺怎么写的 冻南瓜丸子可以用空气炸锅炸吗? 巴的笔画笔顺怎么写 每的笔顺怎么写? 左边是金字旁右边是个坐 这是什么字 几笔顺怎么写的笔顺 的笔顺怎么写 甲骨文的“坐”字怎么写? 数笔顺怎么写的 贵州省 遵义市 桐梓县傅姓从哪里迁来 夏季日常养生小知识! 贵州遵义有没有匡姓? 李氏家族贵州遵义梓字辈有奇洪文如顺、世永兴开显字辈吗 贵州遵义朱氏家谱 贵州遵义姓冯的大概在什么地方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有用的养生知识? 贵州遵义隆兴淋滩村刘姓有多少?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何氏家族辈分排名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用吃的养生方法吗? 问你们一个问题,贵州遵义姓龙的哪里最多。 养生保健指的是什么 ?平常应该注意什么 贵州遵义桐梓敖姓氏哪个分支 日常养生中有哪些小常识我们可以了解一下? 贵州遵义姓吕少利的人有哪些? 我想知道遵义市凤冈县和绥阳县是哪个地方有仇姓氏的 日常生活如何养生 日常生活养生小知识 日常都有哪些保健养生的知识~? 日常养生类小知识 有哪些利于年轻人保持健康的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