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社会】有关繁体字和简体字的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3:5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2 02:05
【正解】
这个话题说来话长,那我就长话短说:
在*时期,就有专家提出简化汉字,蒋总统迫于专家压力将提案移交议会,当时负责教育的戴季陶先生下跪请求蒋总统,请求不能更改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时未改。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汉字改革」与*的性质完全不一样。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上下掀起了狂热的「*」思潮,急於破除「旧」的东西,当然包括文字了。毛提出「汉字拚音化」,登在〖人民日报〗的头版,全国都响应,由於拚音化还未起草,就简化汉字。幷改动了印刷体的字形,称之为「新字形」,把原先的汉字字形称之为「旧字形」(卽目前台湾的大部份印刷体)。
中国*执政者认为简化的汉字还能起到扫盲的作用,这是有争议的,因为当时尙未改革汉字的台湾,识字率超过*地区。
特别要注意的是,毛的乾儿子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汉字「二次简化」,由於当时*动荡刚刚结束,且**内部出现改革派的声音,所以抵制华的主张出现了,最后汉字改革的议案在「*」被否决,但是部份地区已经开始印刷与使用,例如「停」写成「仃」,「道」写成「辺」,……后来强制不许使用「二简」,才得以停止。
还有,一个概念不要搞错,目前很多人提出「恢复繁体字」,幷不是要「废除简化字」而恢复「繁体字」,而是在「简化字敎育」的基础上「增设繁体字敎育」,恢复繁体字的合法性。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选择,就随他去吧。热爱书法就必须学习繁体字,研究中华文化者,简化字是体现不出内涵的。至於其他的专业人士不学也没错。
就这麼多了,这个话题太长了,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2 02:05
总归来说是新文化运动导致繁体简化
当时中国处于20世纪20年代左右
当时的年代社会真是风雨飘摇
我国的资产阶级*无力改变半殖民地的现状
于是文人志士将希望寄托于文化的*上
乱世中出的那群文人真是无比的伟大
现在的文人再也没有谁能在思想上达到他们那样一个高度
新文化运动又鲁迅,李大钊,胡适等人发起
声势浩大,影响力深远
从此开始,国内主流阶层以及媒体等各方面开始使用简体字和白话文
一个民族要是文化彻底没落,那么等待这个民族的将是最终的幻灭
虽然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但仁人志士的前仆后继给这个民族持久的精神力量
于是中国的文化得以继续延续
民族的希望的种子也就还存在着
简化繁体字对于社会方方面面的革新有很大的影响
使国人越来越容易吸纳新的事物,眼光不再闭塞
台湾,香港等地至今仍使用繁体字,台湾正在形成一种截然不同于*的一种文化
恢复繁体字,只是一些人偏激的想法,好处不是没有
但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新的东西取代旧的事物也是历史的必然,简体字如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那早就被淘汰了
所以,恢复繁体字的事究竟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便一目了然
比如,我国国人现阶段整体文化素养不是很高,甚至还有文盲的存在
恢复了繁体字,将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怎样的负担将可想而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2 02:06
由于港与*交往密切,而繁简不同造成很多困扰,所以,**不得不做出这一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