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宋朝儒教思想盛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9 20:37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0 05:37
中国历史上,强秦靠的是法家,富汉也是儒表法里,盛唐则是盛行佛道,最盛行儒教的是宋和晚清,宋朝儒教发展成程朱理学,清朝以汉治汉也靠的是礼教的“委屈求和”。
大凡儒教盛行,政风民风必然萎靡,很容易产生相当数量的软骨头*。儒教最祸国害民的是“和”字用于外交,屈辱求和。中国历史上有个几乎成为规律的现象,就是面对外国入侵时,忠臣大都是主战派,奸臣大都是主和派,宋朝戏在这一点上特别突出。“和”字成了卖*掩盖自己的金字招牌。http://hi.baidu.com/%D1%CC%CC%CE/blog/item/5bc44d545dee1e51574e00ce.html
宋朝-中华文明从扩张到内敛的分水岭
宋朝的文化在经过五代十国的*之后开始复兴,石鼓、岳麓、应天、嵩阳、白鹿洞几大书院再度复兴,讲学之风大盛,朱熹、程颐、张轼等著名思想家是上述几大书院的常客。这些书院成为儒学复兴的讲坛。受学之风空前热烈,有些书院人数多达3800人,藏书数千卷。不同学派甚至同门之间常常相互辩难,如朱陆“鹅湖之会”及朱陈“王霸义利之辨”。这一办学、讲学局面远较当时的欧洲繁盛。伴随着书院的兴起,儒家文明在宋朝也出现了复兴。值得注意的是,宋朝的儒家的复兴与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有着根本的区别。宋朝儒家文明的复兴是由程朱倡导理学开始。这一学说是糅道、佛、儒于一体,它的基本精神是“内向、保守”的。理学一大特点是,即将儒家的伦理搁置在佛家及道家的宇宙观之上,认为宇宙之构成包含天数之因果关系,而人之能为善,与“天理”相符。从而追求个体心性超越自身的有限感性存在,以达到“参天地”的不朽的形而上本体。这个本体是伦理又超伦理的,程朱理学发展的极致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宋朝书院讲授的理学,重在对现存的一切作合理化的解释,这使它很快得到统治者的赏识,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流,以后科举考试的内容都取自朱熹对儒家经典的注释。这使得自由思想、自由思考成为不可能,这一结果的盛行逐渐扼杀了中国人的创造精神。对于知识分子来说,逐渐变成“死读书、读死书”,不知发展、变通的“书呆子”。真正禁锢人们思想的所谓“儒教”就是从宋朝程朱理学开始的。这种情况更影响到教育,使教育倒退到只是以孔学的琐细无意义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书院的学生在走向仕途时,不可避免地成为封建文化的卫道士。
儒学复兴以及由此而来的民族文化优越感和对传统的执著,使得蒙古人虽入主中原,但是长期统治是不可能的,儒学的复兴并且为明清两朝带来了社会相对稳定和百姓的相对安居乐业。
然而,程朱理学的负面的影响则更大,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入仕的学子考试唯一根据以后,这一新儒学构成了帝国正统观念,使得读书人只能从儒家的经典中进行艰苦的无用功。其结果就是“用理性的补充和对原理的阐述加强了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斯塔夫里阿诺斯作了一个比较,他说:“朱熹对中国儒教世界的影响,可与托马斯.阿奎那对西方***世界的影响相比―――和阿奎那一样,朱熹非凡的理解力和说服力,阻止了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资料:http://bbs.tiexue.net/post_2657820_1.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0 05:37
宋太祖厚道,爱民,后来的宋朝皇帝,尤其是北宋也很好的继承下来了,而儒家文化正符合,所以能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0 05:38
因为宋朝重文轻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0 05:38
存天理灭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