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9 19: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8 17:11
出处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一首使用藏缅族语言写作的诗,是现存反映藏语族语言特点的最早的历史文献。列传记载东汉明帝平年间(公元58~75),益州刺史梁国朱辅大力宣传汉*,对附近的少数民族影响很大。当时,“白狼王、唐 □等慕化归义,作诗三章”,歌颂*政权的统一领导。这首诗由一个叫田恭的*译其辞语,并由从事史李与田恭护送到都城洛阳。又称《白狼王歌》。
该列传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益州刺史梁国朱辅大力宣传汉朝*,对附近的少数民族影响很大。当时,“白狼王、唐等慕化归义,作诗三章”,歌颂*政权的统一领导。这首诗由一个叫田恭的*译其辞语,并由从事史李陵与田恭护送到都城洛阳。这首诗的汉译共44句,每句4个字,共176字;汉字译音也是44句,每句也是4个字,共176字。两项加起来共88句,352字。如第一、二句的汉义是“大汉是治,与天意合”,白狼语的汉字译音是“堤官隗,魏冒愉糟”。对这首诗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明清时期(1368~1892)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对诗句的校勘和白狼部落居地的考证,对其语言特点未加研究。20世纪起进入第二阶段,中外学者开始运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特别是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探讨白狼语同藏缅语族语言的关系,发表过一些有价值的论著。一般认为白狼语属藏缅语族,但究竟同哪种语言最近,则有藏语、嘉戎语、语、纳西语、西夏语等不同说法。关于《白狼歌》的产生问题,有人认为先有汉语诗,然后再用汉字译注白狼语,但也有相反的看法。这首诗对研究藏缅语族语言有较大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