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与电子极小,我们为什么能看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9 10:3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0:58
看宏观世界,人类可以借用望远镜看或肉眼看;看微观世界,人类可以借用显微镜,目前,人类借用显微镜已经可以看到原子,比原子更小的人类目前还无法借助仪器直接看到,但并不等于就没有办法了,人类还有另一双眼睛,那就是智慧.利用智慧,人类可以通过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推断及验证.这也就是我们能够理解更小微观世界的原因.
参考资料:
原文出处:[url]http://www.wangchao.net.cn/bbsdetail_863351.html[/url]
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扬·沙奥霍恩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材料学系马克·奥基菲博士,成功地在电子显微镜下首次观察到锂原子,如果不算氦原子和氢原子,锂原子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原子。 科学家利用电子显微镜以便看清由钴、氧和锂(LiCoO2)组成的单个原子,这是一种广泛用于锂电池中的物质,锂电池的作用原理建立在正负电极之间锂离子转移基础上。在掌上电脑、数字照相机和其他装置中经常采用的锂电池比同类电源装置耗电量更大,能在更高电压下工作,并且能更长时间地保持电量。 为了进一步改善锂电池性能,科学家应仔细查明锂离子在电极内部是怎样转移的。问题是组成LiCoO2分子的锂原子借助于普通工艺如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镜都无法成功“看清”。一种所谓1埃电子显微镜(ОАМ)被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装置,它属于美国能源部国家电子显微镜中心。很快查明,这种独特的装置借助于特殊软件能获得锂原子“照片”,借助于程序可以模拟显微镜应“看到”的图像,其中包括样品的晶体结构。 扬·沙奥霍恩和马克·奥基菲博士进行了非常出色的实验,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新一期《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样品实验表明,氧原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明亮的尖星状,而锂原子——呈暗淡光斑状。随后,科学家成功“观察”的不仅仅是上述原子,而且还“观察”了锂离子以及它们在电极内部的移动路线。
参考资料:http://www.wangchao.net.cn/bbsdetail_863351.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0:59
你看见物质是因为光反射(当然除了本来是光源的东西,他们是直接发射光的),人眼是通过光信号(波长、频率等)转变为生物电信号把图像传递给大脑的,而电子的运动根本不是你想象的那种如同行星的运动,所谓的电子轨道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近代物理认为电子的运动是无规的运动,只是在特定的区域出现的概率比较大而已。而返光的并不是原子核与电子,而是电子的跃迁,放出的能量是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出,如果其频率再有色光的范围内,就可以被人看见,而光又有许多折射、散射、干涉、衍射等等的效应。再说对于人眼的分辨率,就只能把发生折射、散射、干涉、衍射等等的效应后的光线,处理成一片,而不能看见更细微的结构,也就是说我们看到是一些原子分子的集合,事实上我们连分子都看不清楚,呵呵,可以看看原子物理方面的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0:59
原子核是很小,这没错。但是,你说的是看到吗?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过有人看到原子核啊。你也应该知道卢瑟福实验吧,他只是证实了原子核的存在,但是由于太小了,而且体现不出各向异性,所以可以看成球状。
我知道你说的相似性的表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二者(引力、电场力)的力的性质,都服从平方反比例性质,而这个性质的相似,就足以导致表面上的相似。
但二者还是有不同点的。引力场只有引力,而静电场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所以这也决定了二者必然不完全相同,只是在某方面相似。
但是如果你说的是为什么二者都有平方反比例性质,呵呵,那你已经很有前途了,当年的爱因斯坦就发现了,而且终其一生在研究,想要根据这个性质统一宏观和微观。但是不是很成功。目前能很好解释微观现象的就是量子理论,而解释宏观现象的就是广义相对论,还没有公认的理论能够统一二者。
年轻人啊,向着物理的最高峰迈进吧!你能想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
参考资料:我是物理老师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1:00
原子结构可以无限划分,但人的眼睛显然是大自然为了人类生存产生的,他感知宏观世界的现象使得人可以更方便的进行生存活动。你说“.如果一个原子是一个地球的话,那么原子核就好比地球中心的乒乓球,电子则是表面爬行的蚂蚁”犯了一个错误,即以宏观世界的物体去联想微观世界。如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不能以常理解释。大自然是无穷尽的,而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即仅仅局限在自身的生存之内。
你看见物质是因为光反射(当然除了本来是光源的东西,他们是直接发射光的),人眼是通过光信号(波长、频率等)转变为生物电信号把图像传递给大脑的,而电子的运动根本不是你想象的那种如同行星的运动,所谓的电子轨道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近代物理认为电子的运动是无规的运动,只是在特定的区域出现的概率比较大而已。而返光的并不是原子核与电子,而是电子的跃迁,放出的能量是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出,如果其频率再有色光的范围内,就可以被人看见,而光又有许多折射、散射、干涉、衍射等等的效应。再说对于人眼的分辨率,就只能把发生折射、散射、干涉、衍射等等的效应后的光线,处理成一片,而不能看见更细微的结构,也就是说我们看到是一些原子分子的集合。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1:01
目前的水平,应该还不能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是根据宏观模型和实验方法猜测出来的,比如说玻尔的氢原子电子云模型,后来证明这个模型也是不完全正确的,它只对仅有一个电子的氢原子才成立,电子的轨迹,即在某个时刻的位置是不确定的 ,但是具体在哪个位置出现却都具有一定的概率,建议你去看一下那个不确定性原理,具体我也记不太清了,很久没看物理书。不过我可以确定,原子的内部,我们看不到至少目前还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