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西教师资格冲刺题及答案:小学心理学(3)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2 15:4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19:11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l分,共30分)
1.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求知欲
2.儿童在家中养成的爱劳动的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
A.知识迁移
B.技能迁移
C.态度迁移
D.行为规范迁移
3.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4.口渴会促使人作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 )。
A.指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强化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5.“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体现的是( )。
A.创造性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会学习
6.以词汇学习、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 )。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7.技能的学习可以以( )的掌握为前提。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8.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9.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既定疑点
B.理论假设
C.刺*境
D.给定途径
10.(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性格
C.态度
D.气质
11.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 )。
A.缺少学习技能
B.过度焦虑
C.注意力缺陷
D.对学习不感兴趣
12.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 )。
A.语义
B.概念体系
C.视像和声像
D.图式
13.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有个人的意义的群体是( )。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14.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日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面谈进行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
15.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着( )。
A.负相关
B.正相关
C.没有关系
D.若有若无
16.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7.儿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在反复的尝试错误中,最终形成了稳定的( )。
A.认知
B.兴趣
C态度
D.刺激一反应联结
19.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20.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按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1.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
A.家庭
B.社会
C.学校
D.工作单位
23.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 )。
A.推理式
B.启发式
C.算法式
D.演绎式
24.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5.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 )。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负强化
D.替代强化
26.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或态度
上表示正面肯定的情感教学目标是( )。
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27.群体发展的阶段是( )。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28.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
29.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 )趋势。
A.负相关
B.正相关
C.没有关系
D.若有若无
30.李太太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她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焦虑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l.5分,共30分)
1.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是( )。
A.单向思维
B.思维的不可逆性
C.具体逻辑推理
D.思维的灵活性
E.自我中心
2.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有( )。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分析
E.综合与评价
3.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的规模
C.班级的性质
D.学校的规章
E.对教师的期望
4.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有( )。
A.客观性
B.主观性
C.计划性
D.随意性
E.可比性
5.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A.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B.教材的呈现
C.课堂练习
D.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E.教学策略的运用
6.教学媒体包括( )。
A.书本
B.录像
C.图片
D.幻灯片
E.计算机网络
7.儿童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包括( )。
A.强迫性洗手
B.强迫性计数
C.强迫性甩头发
D.强迫性焦虑
E.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
A.认知内驱力
B.直接的内驱力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间接的内驱力
E.附属的内驱力
9.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再学习“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概念对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影响属于( )。
A.垂直迁移
B.水平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E.一般迁移
10.下列学习中属于符号学习的有( )。。
A.汉字学习
B.英语单词学习
C.图像、图表学习
D.历史事件学习
E.一般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学习
11.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 )。
A.如何教
B.如何管理
C.怎样学
D.怎样评价
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12.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 )方面都存在差异。
A.课时计划
B.知识基础
C.课堂教学过程
D.能力水平
E.课后评价
13.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过程,包括( )。
A.确定评估目标
B.搜集有关的资料
C.描述并分析资料
D.形成价值判断
E.作出决定
14.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以分为( )。
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E.价值体系个性化
15.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成(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经验学习
D.行为训练
E.动作技能
16.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
A.兴趣
B.学习需要
C.态度
D.学习期待
E.学习自觉性
17.迁移的种类有(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D.概念迁移与命题迁移
E.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18.依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 )。
A.感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理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E.概念知识
19.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 )。
A.示范者的身份
B.示范的速度
C.示范的准确性
D.示范的过程
E.示范的时机
20.常用的复述策略有( )。
A.利用有意识记
B.做笔记
C.多种感官参与
D.提问
E.画线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20分)
1.过度学习效果好,所以复习次数越多越好。 ( )
2.由练习曲线可看出,技能有随练习量的增加而提高的一般趋势。 ( )
3.学习策略知识不是孤立的,不能脱离专门知识。 ( )
4.自动化的操作如穿衣,也可称得上是问题解决。 ( )
5.态度是通过遗传继承的。 ( )
6.心理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社会的评价标准。 ( )
7.当学生表现出一次正确行为时,就表示他已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 ( )
8.课堂里的人际关系对课堂气氛没有影响。 ( )
9.教学评价就是测量和测验。 ( )
10.课后评价时,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关注的焦点相同。 ( )
11.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动作用,因此应多用。 ( )
12.一般来说,负迁移是暂时性的,经过练习可以消除。 ( )
13.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下位学习。 ( )
14.操作技能形成的模仿阶段,动作的动觉控制水平较高,而视觉控制水平较低。 ( )
15.生成性学习是复述策略常用的学习模式。 ( )
16.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也是问题解决。 ( )
17.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行为。 ( )
18.心理评估的功能只是进行心理诊断。 ( )
19.评价目标是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 )
20.班级越大,对课堂管理技能的要求也就越低。 ( )
四、情景题(每道情景题后有4个问题,在每个问题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有至少一个或若干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情景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一)
金明小时候总是生病,常影响功课,但学习成绩还不错。可是同学们都说他有传染病,老师也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醒他该到医院去彻底检查一下。这样一来,全班同学都躲着他。在这种气氛中,他形成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学习成绩也成了班上比较差的。
1.案例中,金明为什么会厌学?( )
A.同学不接纳他
B.总生病
C.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提醒他彻底检查,挫伤了他学习的积极性
D.有传染病
2.厌学的表现有( )。
A.学习动机缺失
B.学习兴趣下降
C.敏感
D.犹豫
3.对于厌学的儿童可以采取( )。
A.教育治疗
B.家庭治疗
C.社会治疗
D.观察法
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金明厌学是因为( )未得到满足。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二)
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说的是一只狐狸很想得到已经熟透了的葡萄,于是它跳起来,结果不够高,于是又跳起来,再跳起来……想吃葡萄而又跳得不够高,这也算是一种“挫折”或“心理压力”了。此时此刻那狐狸该怎么办呢?若是一个劲地跳下去,就是累死也还是够不到那葡萄。于是,那狐狸说: “反正这葡萄是酸的。”言外之意是反正那葡萄也不能吃,即使跳得够高,摘得到也还是“不能吃”,这样,狐狸也就“心安理得”地走开,去寻找其他好吃的食物去了。
1.案例中反映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
A.否认
B.退行
C.合理化
D.升华
2.维果斯基认为,当学生够不到“葡萄”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 )教学。
A.先行组织者
B.支架式
C.范例式
D.自主探究
3.在教育教学中,有些同学对于因为一次成绩不理想就放弃学习,这说明他的意志缺乏(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4.教师应该如何增强挫折承受力?( )
A.教会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B.让学生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C.调节抱负水平
D.改善挫折情境
一、单选题
1.C【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2.D【解析】爱劳动的习惯是一种行为规范,题干体现了行为规范的迁移。
3.B【解析】连锁学习是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体操正是如此。
4.B【解析】动机的激活功能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
5.C【解析】这些都是学习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6.C【解析】符号学习不仅包括词汇学习,也包括非语言符号的学习。
7.D【解析】技能要解决的是动作能否做出来、会不会做、熟不熟练,因此,技能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为前提。
8.A【解析】多样化的复习形式是复述策略的一种重要方式。
9.C【解析】由问题的定义可知C项正确。
10.C【解析】态度是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1.D【解析】对学习不感兴趣是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
12.C【解析】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视像和声像。
13.B【解析】题干符合联合群体的基因内涵。
14.A【解析】题干是对形成性评价的阐释。
15.A【解析】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越多,学习越被动,成绩越差。
16.C【解析】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是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17.D【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能理解组成命题的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命题进行思维。
18.D【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19.B【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具有指导作用,所以教师在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
20.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归类。
21.A【解析】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都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道德认识是品德的核心部分。
22.C【解析】学校可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23.B【解析】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方式叫启发式。
24.D【解析】态度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通过学习形成的。
25.D【解析】考查替代强化的概念。
26.C【解析】题干是对形成价值观念的解释。
27.D【解析】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8.B【解析】题干是对总结性评价内涵的解释。
29.B【解析】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度越高,学生学习越主动,成绩越好。
30.B【解析】反复检查是动作,所以这种行为不属于强迫观念。
二、多选题
1.ABE【解析】C项是具体运算阶段的特征,D项是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
2.ABCDE【解析】这些都是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且布卢姆认为它们是一个由低到高的阶梯关系。
3.ABCE【解析】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性质、对教师的期望等。
4.ACE【解析】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表现在客观性、计划性和可比性上。
5.ABCDE【解析】这五个方面都是二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差异。
6.ABCDE【解析】凡是能承载和传递教学内容的都是教学媒体。
7.ABCE【解析】D不是一种行为。
8.ACE【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种。
9.ACE【解析】“四边形”包含了“平行四边形”,而“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特殊形式,所以既是垂直迁移,也是一般迁移,同时,学习“四边形”在先,所以还是顺向迁移。
10.ABCD【解析】E项为命题学习的内容。
11.ACE【解析】此三项也正好与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相对应,而它们正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面,是其独特的研究课题。
12.ACE【解析】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方面存在着差异。
13.ABCDE【解析】这五个方面都是教学评价不可缺少的步骤。
14.ABCDE【解析】布卢姆的情感领域的目标公布于l964年,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这一领域的目标从低到高分为五个等级。
15.ABE【解析】经验与行为均为学习内容而非结果。
16.BE)【解析】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二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17.ABCE【解析】D项不是公认的迁移种类。
18.BD【解析】根据反映形式的不同,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19.ACE【解析】对示范结果有影响的因素都影响着示范的有效性。
20.ACE【解析】做笔记和提问都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方法。
三、判断题
1.×【解析】过度学习效果虽好,也要有“度”,而并非越多越好。
2.√【解析】题干说法正确,见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3.√【解析】因为脱离专门知识内容的单纯训练,难以保证学生提高学习策略水平。
4.×【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因此,题干的说法错误。
5.×【解析】态度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并非天生的。
6.√【解析】不同社会由于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不同,对于同一行为正常与否,往往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7.×【解析】一次正确行为,未必就表示学生已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因为靠短时记忆学到的东西,如不加复习,难以存储在长时记忆中。
8.×【解析】课堂里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
9.×【解析】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
10.×【解析】二者关注的焦点不同,新教师更多地关注的是细节,而专家型教师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
11.×【解析】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动作用。但也不能过多地使用,否则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12.√【解析】只要对两种学习经过反复练习,能准确区分,则可消除负迁移。
13.×【解析】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上位学习。
14.×【解析】模仿阶段主体对动作还很生疏,所以该阶段对动作的控制主要靠视觉,动觉控制水平较低。
15.×【解析】它是一种精细加工策略的学习方式,是通过类比或表象等方式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学习策略。
16.×【解析】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单一的认知活动不是问题解决,因此,题千错。
17.×【解析】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二者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18.×【解析】心理评估不应只是进行心理诊断,也应重视对学生发展潜能、自我实现程度的正向评定。
19.√【解析】因为评价目标要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并需要基于明确标准的价值判断。
20.×【解析】班级越大,对课堂管理技能的要求也就越高。
四、情景题
(一)
1.AC【解析】金明厌学主要是因为学生和教师的不认可。
2.AB【解析】厌学的表现有学习动机缺失、学习兴趣下降。
3.ABC【解析】对于厌学的儿童可以采取教育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
4.C【解析】题干符合爱与归属需要的基本内涵。
(二)
1.C【解析】“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典型的合理化。
2.B【解析】结合维果斯基的理论,当学习目标超出学生本身能力,同时处在其最近发展区时,教师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学。
3.C【解析】学生因一次失败就放弃,说明学生意志缺乏坚持性。
4.ABCD【解析】增强挫折承受能力的方法包括教会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改善挫折情境、调节学生报复水平和让学生学会总结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