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2 08: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5 06:35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如果父母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着自己的孩子学习某种技能,不仅不能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更会让孩子不堪重负。
现在,人们对教育的认知程度逐渐提高。在一起玩玻璃求、丢沙包、跳皮筋的年代已经离孩子们越来越远,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社会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要从娃娃抓起。
让孩子在学习书本知识以外,附加一门或几门才艺,已经成为了现代家庭教育的时尚。不可否认,学习才艺有时候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情操、活跃生活都大有益处,或许“一不小心”还能培养出一个“小艺术家”来。但是,如果学艺成为孩子背负的沉重负担,父母就必须重新考虑一下了。
曾经看过一个漫画,漫画的名字记不起来了,大致内容是两个孩子的对话,对话中陶陶对妈妈受不了其他家长的奚落,强制陶陶学钢琴的“*”行为表示*。
第一幅画面:
陶陶妈:小美啊,陶陶要练钢琴了!不过钢琴老师还没到,陶陶可以和你玩一小会儿,你们最好抓紧点儿。
小美:抓紧玩? 陶陶:妈妈受不了奚落决定深造我!
第二幅画面:
陶陶:所以我只好服从妈妈大人的命令。大人就是这样,总有办法对付小孩子,也不想想我们的感受。不能出去玩,真难受,女果不学的话,妈妈就要扣零花钱和看电视的时间。
第三幅画面:
陶陶:大人太烦了,每天都喜欢说废话,叫我们干什么就得干什么,好像我们是机器人。为什么不找个机器人来使唤,非要生下我们?天哪!
小关:我才不要变机器人呢!
强扭的瓜不甜。
像陶陶妈这样对才艺教育认识比较模糊,甚至没有搞清楚自己让孩子学钢琴的目的,只是受不了别的家长的奚落,看到周围的孩子几乎都在学才艺,便也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到“学艺”大军中的父母不在少数。
让孩子学才艺最基本的出发点,应该是孩子对该门艺术有兴趣、有天赋。如果家长忽视孩子的兴趣,强加给他们一些学习任务,就会让他们产生抗拒心理。有些孩子本来对音乐不感兴趣,没有这方面的艺术细胞,却每天被父母“*迫”着练琴,结果琴技总也不能提高。于是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就开始训斥甚至责打孩子,用“你怎么这么笨”等言语刺激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则变得自卑并产生自闭倾向。
小君是一名二年级学生,在上幼儿园时,她就得每周去练三次钢琴,除此之外,每周还有一次学游泳、一次学绘画。小君并不喜欢学钢琴,而且年纪这么小就要学这么多东西,特别累。但她却不得不去,因为妈妈知道了就会骂她。妈妈对她给予很大的希望,还想让她参加钢琴的考级呢。可是,最近小君的情绪越来越低落,每到上钢琴课的时间就很焦躁,甚至连反应都变得迟钝了。
父母对孩子进行这种“强迫式”的教育方法让人十分担忧。如果孩子没有兴趣,还要强迫孩子坚持学下去,这样做无疑是给孩子小小的心灵重重的一击。不光不能达成父母的心愿,反而会让孩子非常痛苦。
如果孩子学艺掺进了父母的功利目的就更适得其反了。
父母要了解,并不是每一个学艺术的孩子都需要考级,更不能要求每个学艺术的孩子都很专业,因为这要视个人的天赋和兴趣而定。在家庭教育中,应当提倡以人为本,知识技能只能作为一种手段,让孩子在艺术的熏陶中,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所以,不管对孩子进行怎样的教育,都要依照孩子的个性,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孩子的个性也一样。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和爱好,让孩子发挥其个性,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才会乐在其中,才不会觉得特别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