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边界感,才能拎得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3 07:2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22:57
朋友A最近很是苦恼,起因是她把自己的感情问题一如往常一样告诉了朋友W,第二天A得知W把这个秘密告诉了W的朋友S,让A深感不快,“W解释说她没有把S当外人,我把自己最私密的感情事情告诉W是一种信任,感情可是最私密的事情啊,她怎么就能这么轻易地就告诉S呢?”,A愤愤不平又无可奈何,“这不是我第一次跟W诉说情感的状况,我有一种很强烈的被出卖的感觉”。
01
我非常理解A的心情,她的愤怒源自于自己的边界感被侵犯。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你产生了以下两种感受,就说明你的边界感别人僭越了——不舒服(discomfort)和愤恨不满(resentment)。这两种感受可以按照从1分到10分打分,评分达到6-10分则表示这种感受较为强烈。小A的被侵犯感在于,就像“我把秘密告诉了树洞,奈何树洞却告诉了风,风又告诉了整座森林”一样,A的秘密被第三方S知道了。A能把秘密告诉W,不代表A就能一样把秘密告诉S,不然为什么A不直接跟S说呢?这就是人的边界感。
边界感也属于安全感的一部分。它与亲密感相关,意味着你和其他人关系的亲疏,而关系的亲疏又决定你们话题的深度;也与控制感相关,代表着你对事情主权的判断,哪些是别人可以插手的事情,哪些只能由自己决定。
02
人与人交往,话题内容逃不过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天文、地理、历史、*,甚至感情和八卦等等,这些是广度的范畴,谈话的范畴因双方的涉略、场合等因素决定,所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比如你可以和夜宵摊的老板喝啤酒、谈股票、侃大山,你可以和楼下张阿姨谈今天的菜价是不是又涨了,但是你绝不会跟隔壁老王说“我老婆床上功夫了得”,这就是边界感。
有些人交友之初便对人掏心掏肺,谓之为“坦诚”,我深不以为然,如此最后可能会对自己造成非常大的伤害,一来是在别人眼里你是没有边界感的人,可以逾越;二来交往之初你并不能保证不会出现“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甚至将你的事情转而告知第三方的情况出现。《后汉书·崔骃传》有言“骃闻,交浅而言深者,愚也”,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里也写道“交浅言深,君子所戒”。为什么交浅勿言深呢?因为你们的交情还没有到那个份上,你们之间的边界也就不容言语的僭越,这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感情、房事这些都属于人最隐秘的部分,绝对不会是能像天气、股票一样可以随便就跟人聊起的事情,私密的话只能对特定少数的人说起,而这也是仅限于这些私密事情的主角是自己,如果这些私密话题关乎第三方的隐私,那么也是绝对不能跟人提起的,这是对别人边界感的保护,也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
03
过年回家,走亲访友时难免会被七大姑八大姨盘问“每个月工资多少?”,“买房了吗?买了什么车?”,“有男朋友没有?什么时候结婚?”,“生孩子了吗?什么时候生?”等等这些问题,然后大家七嘴八舌给你建议“哎呀,还不如考个公务员稳定呢,我们家隔壁的小姑娘就在*上班,工作轻松生活不要太稳定哦,不如你也辞职回家考一个?”,“都这么大了还不找男朋友,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阿姨小区有一个男孩子,留学生来的,改天给你介绍,保证你喜欢!”……如此云云,这种越俎代庖的事情让人头皮发麻,哭笑不得。从事什么类型的职业,选择在哪里工作,决定什么时候结婚生子,这些都是属于个人事情,你对这些事情有绝对的决定权,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人都不能干预,对自己人生控制权的保护,这也是维护自己边界感的一种方式。
04
这世上有三件事情: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上海有叫“拎得清”,我们都喜欢“拎得清”的人,所谓“拎得清”就是做事有分寸,也就是做人做事有边界感,说该说得话,做该做的事情,不僭越他人,让大家都处于舒适的状态。所以啊,我们都该懂得边界感的分寸,做好自己的事,不干涉别人的事,配合老天的事,待人接物做到恰如其分。对于侵犯自己边界感的行为,就如我给小A的建议一样,你需要做的是:削回去!对,你需要明确告诉对方你的界限,让对方明白你此刻的感受,只有这样你才能尽量保证自己下次不会再被侵犯。
如果你朋友圈里还有“屡教不改”的朋友存在,那么恭喜你,是时候清理你的朋友圈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