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区级教研团队建设,发挥骨干教师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0:45
目前,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学校管理要特别重视两支队伍的建设,教研组队伍建设是其中之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证明,教研组在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学校的发展和变革的作用也显而易见。从学校管理中,让我们认识到: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土壤,是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基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展示的平台。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构建学校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环节,并且教研组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市区各级相应出台了《加强教研组建设的指导意见》,我校在《意见》的指导下,不断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增强教研组的有效功能的发挥。
一、 打造魅力教研组长,带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研组建设的基础内容。
“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就是一个好的教研组”,在教研组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学校首先重视教研组长建设,着力培养打造一支过得硬的教研组长团队。学校在教研组长人才的选用上,定位在一定的基础上,即:教研组长有个人独特的人格个性魅力、业务水平较高、有一定的凝聚力、有组织号召力和有指导能力等。在教研组长的培养上,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打造专家型、名师型教研组长,带动教研组的建设,促进教研组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我校教研组组长在几年的团队建设中,专业发展表现较为突出,专业素养提升较为迅速。
1、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促教研组长人格魅力的形成和业务基础的夯实。
校本培训是以校为本的方式对教师队伍或某个团队进行培训的最普遍的方式。我校每学期的校本培训中,都会安排教研组建设内容的版块。专题的师徳报告、有魅力的教研组长故事会、教研组课堂教学的研讨能力展示、先进教研组的经验交流等主题的教研组建设校本培训,促进了教研组长的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也促进了教研组长人格魅力的形成。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教研组长解读文本的能力、钻研教材的能力、评讲的能力不断增强,业务基础得到夯实。
2、以校外培训为载体,促教研组长专业化的发展和“话语权”的提升。
校外培训是校本培训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又把教研组的专业化成长放在首位。各类区市及以上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报告会、交流活动,教研组长首先参与,通过培训活动开阔视野,了解新的教育信息。2008年5月,学校就组织12名教研组长前往南京参加“现代与经典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组长们在参加校外培训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借鉴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使教研组长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教研组长业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在教师中的专业化权威意识也不断增强,当老师们为某个问题展开争论无结果的时候,教研组长的意见能起到评判的作用,具有可信赖的“话语权”。
3、以专题培训为契机,促教研组长管理能力的提高和工作技巧的优化。
从教研组长职能需求出发,教研组长除了在教学业务上过得硬外,还应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应有一定的技巧和策略。在学校的指导下进行教研组常规管理是提高教研组长管理能力的有效方式,专题培训能更具系统性地让教研组长更快地成长起来。所以学校能利用各级教研组长专题培训的契机,选派组长参加培训,并关注他们培训的内容、效果,指导他们将所培训的内容适时地用到本组的管理中。上学期,有4名教研组长先后参加了武汉市教师工作处组织的学科教研组长培训。本学期,上海方略培训机构进入我区,与3所学校签定了培训计划和合同,我校也陆续选派组长参加他们教研组的培训活动。已组织参与的两期培训,参与的组长均反映收获很大。
二、 强化教学流程管理和研究有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是教研组建设的关键内容。
教研组功能的发挥,能促进教学管理的有效落实。从各项教学流程工作的落实、教学秩序的井然、集体备课互听互评的研讨、学科课题的研究等,又可反观出教研组建设的成效。在教研组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都深深领悟到“课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在校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因此,教研组除了实现好常规教学流程管理的目标,另外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作为自身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1、抓好教研组常规管理,促进教学流程工作的落实和教学常规的有序。
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检查落实好本组成员备、教、改、导、析等常规教学流程工作和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是教研组的基本职能之一。学校教务处要求各教研组长每周检查一次,并在组员的文本上签章留下检查横迹,在教务处下发的记载本上填写好登记。这样,组长对本组教师的教学流程工作在“量”的落实上一清二楚,在教研组工作的推进上也可整体*。教务处在月抽查时,既关注教研组长的检查,又关注教师个体教学流程工作“质”,适时作出指导。在期中和期末流程检查后,认真地对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教学常规进行总结分析,在教师大会上进行通报,推广好的做法,指出不足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用这样的方式督促和激励各教研组发挥自身职能,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保证教学常规的有序。
2、抓实教研组集体备课,为实现有效课堂奠定基础。
备课是学校教学流程管理中提出的最基础的环节。备好课也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备课)是否充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集体备课是教研组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校几年前的“集体备课”,以备课时内容为主,在“备”上下工夫,教研组长提前定好时间、内容、主讲人,要求主讲人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拟定教学设计,设计时要做到全面,分析出课时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混淆、易错误)、交点(前后知识的联系),其他组员收集与该课时有关的资料。集体备课时,组长还要求大家要与组内课题相结合,能具体解决某一个问题。集体备课后实践课堂、跟踪听课,再集中反思评议教研组集体备课时教学流程的设计和采取的教学手段是否合理等等,研讨后再进入课堂实践。
在单课时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们的教研组形成了相应的模式,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学期,我校指导教研组尝试单元整组备课,并形成了一定的操作流程,教研组在执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具体流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步:准备阶段。
分三个环节:教研(备课)组长协调分工,确定单元主备人-------集体初步研究单元重难点及课时分解------主备人依据课标及商讨建议,备出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的主要要求有两点:一是主备人须独立深入地研究教材,对本单元的教材特点、教学重难点、课时分解等内容进行整组分析,完成课时的教学设计,在实施集体备课阶段前两三天形成初步的研讨文本,并分发至本组参备成员阅读。二是参备人在个体研读的基础上,针对文本提出初步的个人修改意见,为集中研讨积累素材。
第二步:实施阶段。
分四个环节:主备人解读单元备课,参备人共同研讨、交流修改意见-----主备人整理完善备课,形成统一的课堂教学的文本-------课堂中实施经个人修改以后的集体研讨制定的教学设计-----结合班级学情和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写好课堂实践中的个性化修改意见
本阶段主要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主备人对备课的解读,不是宣读,应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参备人对其呈现的文本有最清晰的认识。二是参备人在集中研讨前必须很深入地分析教材、阅读主备人提供的教学设计文本,并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为集中研讨做好充分的准备。三是最后形成的虽是统一的文本,但课堂实施过程中却是会有差异的,就要求各位实践课堂的教师对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提出个性化的修改意见。
第三步:总结阶段。
分三个环节:交流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提出个性化的修改意见------商讨修改及补充-----形成教学反思
第三阶段要达到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主备人在综合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整理,形成较为合理的单元整组分析及课时教学设计,个别环节可吸收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形成备选方案,该成果提供给下一轮执教教师借鉴使用。二是教研组(备课组)在每学期结束前,要将本年级各单元的备课研讨成果以书面文本和电子文本的形式上交教务处备存。
总之,不论是单课时的还是单元整组的集体备课,都是力求通过集中的“备”,为很好地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做准备。
3、加强教研组课堂教学研讨,促课堂四十分钟质量的提高和教师教学技艺的提升。
课备好了,不等于课上好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驾驭、执教的技巧和艺术决定着课堂的实效。同时备好的教学设计需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才能验证其可行性和实效性,我校就是通过多次的互听互评活动来检测和不断调整、优化教学设计的。经过这样反复的研讨修改,强化了课堂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效果明显增强了。
我校课堂教学研讨的方式有三种:组内的互听互评、校级观摩说评以及观课议评。第一种,组内的互听互评是大家熟知的方式,也是学校中采用较多、较为普遍的教学研讨形式,限于本组成员就本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或开发的校本内容展开研讨。
第二种方式校级观摩评说,是学校教务处安排的学科研讨活动,形式为:集中观摩某教研组提供的课堂教学演示——执教教师说课——其他教师评课。每学期初,教务处就将不同年段不同学科的研讨计划拟定出来,并在学校工作行事历中标示出来,教研组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就按计划实施。这样的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让各位教师能更清楚地认识本学科教学的侧重点和教学规律,并注意到年段教学的衔接,也促进了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是团队集中研讨成果和个人教学技艺展示的机会。
第三种课堂教学研讨方式就是观课议评,这种方式的活动面很广,能促使各位教师上好常规课,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很有帮助。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教师专业成长中除专家引领外,同伴互助是有效的成长方式。为了扩大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学习的机会,学校本学期引领教研组实施了观课议评的研讨方式。把着力点定位在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上。首先组建了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观课组”。
“观课组”成员两人一组,每周均要深入课堂观课,所观的课堂是通过抽签的方式随机而定。观课成员按照目标内容要求及观课评价标准认真观课,观课后阅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执教教师就“目标的达成”这一主题进行个别的交流研讨,并填写好评价表,于当日上交教务处备存。为增强观课效果,扩大观课面,学校鼓励授课教师本组其他教师也参与和观课成员一同观课、研讨。通过一学期的活动实践,让我们看到教研组研讨的氛围更浓了。在学校管理层面,力图通过“观课议评”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高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能意识。下一阶段,我们会尝试增加观课的“观测点”,提高观课组的“观课频率”,在此方面进行更多的研究。
在课堂教学过程各环节中,为求得体现理念更新和细节完善,学校还适时邀请市区教研室的专家及特级教师亲临课堂,从实实在在的课堂评点进行延伸拓展式的指导,让老师们从案例中感悟、反思,不仅视野更开阔了,而且指导实践在理论上也找到了支撑点和融合点。这样教师们课堂教学的水平也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质量自然也会得到落实和提高。
4、教研组开展课题研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和推广教学科研成果。
通过几年的教研组建设,各教研组会从自身实际出发,借助一定的教学研究来提升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一种方式是“教学问题的研讨”,主要是总结课堂,交流各自的做法,提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并确定后期的研究方向及任务。低年级语文组教师在口语交际的指导中,普遍认为学生不能自主将话说得完整和有条理,而教师在指导的过程又要避免自身语言过多和提示过细,该组就以此问题的突破作为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求符合学情的口语交际指导策略。
我们的另一种方式是“专题研究”,大家共同讨论拟定专题,进行课题研究。高段语文组拟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音乐组拟题“在学唱中激发学生的创编*”、体育组拟题“利用校园资源,开发体育校本资源”展开研究等。我们反思,一个课题的研究,教研组带领老师参与,通过几年的努力,在研究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课题实质就演化成了教师专业提升的一个载体和平台。所以学校不拒绝任何一个课题的申报,积极调动教研组团队和教师个人参与课题研究。事实也证明,“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课题的研究,通过教研组的努力,在各专题研究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无形地将教研组的研讨成果推广了。
三、评选先进教研组,推介优秀团队典型,是教研组建设的推动手段。
“评选先进”是激励的手段,对于团队的建设也不例外。我校每学期都会很慎重地进行先进教研组的评选,并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评比的过程中,依据标准,注重教研组平时工作的积累和绩效。教研组的自评、教研组长的互评推荐、学校的综合评价,体现了民主集中和公正公平的原则。
学校会安排评选出的先进教研组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展示建设情况,将优秀的教研组团队的典型经验提供给大家学习借鉴。并将最优秀的教研组推荐参加区级、市级的评先。本年度,我校的低段数学组和六年级语文组就通过选拔,参加区的“十佳(先进)”先进教研组(组长)的评比,这是机会,也是荣誉。在推动教研组的建设手段上,我校还将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尝试。
我校教研组团队,通过自身的建设,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组内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升了教学的技艺,最终达到了增强教学实效性的目的。学无止境,教学相长,教也无止境,我们将充分调动教研组团队建设,发挥好教研组团队功能,致力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让教师醉心于课堂教学研究,培育一大批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