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8:12
有人打趣,世界上三类女人找对象最难:作女、女博士,以及资深女HR。
为什么呢?作女,看不懂;女博士,不好看;资深女HR,还没等看呢,人家已经把你看穿了......
古代职场老司机如何通过细节来看人?
资深HR总是人情练达、洞察世事,这在情场上或让人略有畏惧,但职场之上,却是老板离不开的火眼金睛。
春秋末年,晋国权臣智伯手下本有一位拥有毒辣眼光的职场老司机,只可惜,智伯没有善用。
老司机郄疵的火眼金睛
春秋末年,晋国韩、赵、魏、智四大家族把持朝政。其中,智氏家族企图通过侵占其他三家土地来掌控晋国。
这三家,韩、魏两家认怂,只有赵氏的掌门人赵襄子坚决不服软。结果,智伯就借着这个机会,带着韩、魏两家去攻打赵氏,情急之下,赵襄子退居晋阳城。
晋阳城易守难攻,智伯与赵襄子僵持了足足两年多。后来,智伯用了一阴招——水灌晋阳城。大水来袭,晋阳城内一片惨状。
一天,智伯洋洋得意地带着魏、韩两家的掌门人魏桓子和韩康子巡视水情,忘乎所以地说:“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这一句话,一下点醒了魏桓子和韩康子。二人猛然意识到,自家地盘旁边也有河水,如果有一天智伯用同样的手段对付自己,恐怕也难逃灭顶之灾。
魏桓子用胳膊肘捅了捅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背,二人心领神会——不能坐以待毙,要反击!
此时的智伯已经是得意忘形,全然没有注意到两个人的小动作,以及事后行事的微妙变化。倒是他的一位手下发现了些许端倪,这个人叫郄(xì)疵(cī)。
郄疵提醒智伯,“此二人必反。”可是,智伯不以为然,还把魏桓子和韩康子叫来当面询问,“那谁说你俩要反呐,有这事儿吗?”
魏桓子和韩康子当然不会承认,还说这是谗臣替赵氏游说,离间咱们的关系,韩、魏两家干嘛放着就要到手的赵氏土地不要,去冒风险跟智氏作对呢,这不是犯傻吗?智伯相信了韩、魏二人的狡辩。
恰逢二人出门,郄疵进门,三人擦肩而过,郄疵立刻察觉出不对,问智伯:你是不是把我的话告诉韩、魏二人了?智伯很纳闷,咦?你怎么知道?郄疵则回答说,从那两人的神态就可以看出来。
智伯始终不相信韩、魏两家会反,可事实证明,郄疵的判断是对的。韩、魏当天晚上就和赵襄子偷偷结盟,约定时间里应外合,挖开堤坝,使围困晋阳城的大水反灌智伯的军队,最终全军覆没,智伯自己也身首异处。
而郄疵发现智伯刚愎自用、油盐不进后,在危险来临之前想了个脱身之计,跑到齐国去了。
不得不说,郄疵看人,颇有一套。第一次,从巡视水情后的二人行事,判断他们已有反心;第二次,仅是擦肩而过,便察觉到自己已被智伯“出卖”。
自古以来,识人难,识人心更难。正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郄疵的确有两把刷子。但你会发现,历史中很多大牛人都是看人高手,也有自己的识人心经。
曾国藩的眼力
淮军草创之初,曾国藩曾让李鸿章把淮上豪士悉数邀请到一处,食宿全包,他要亲眼辨识鱼龙。这一天,俩人不骑马,也不带随从,悄悄步入宿馆。只见有一人裸腹踞坐南窗,左手执书,右手持酒,朗诵一篇,饮酒一盏,大有旁若无人之态。再看他看的什么书?司马迁的《史记》。于是,曾国藩对李鸿章说:“将来成就最大者,南窗裸腹持酒人也。”
事实证明,曾国藩没看错,那个人就是后来在台湾保卫战中闻名于世的淮军将领刘铭传,后任台湾首任巡抚。
曾国藩的识人口诀
曾国藩会看人、会识人是出了名的,谋面不多的人,他也总能迅速作出判断,这种技能我们常理解为“相面”。有说法,他著有《冰鉴》一书专门论述如何看人,当然这个说法一直有争议。不过可信的是,他的确编过一个识人口诀,记录在日记里。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前面六句是相人,最后两句是观察人。曾国藩特别重视有条理,并把它作为用人最重要的四个方面之一。他说有无条理,通过语言能够看出来。
初识时,观察;相处时,考察。正如公司招聘,面试时HR可以凭借多年经验对应聘者做出一个基本判断,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还要靠“长线观察”。
诸葛亮“识人七法”
诸葛亮在《知人》一文中,提到过他的“识人七法”: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考察价值观。用大是大非的问题考察他的价值观、是非善恶美丑判断标准。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考察应变能力。理屈词穷的时候,最能显现应变;意料计划之外的情境出现,最能发现灵活权变能力。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考察学识。咨询以计,可以看出哪些是理论知识,哪些是实践经验,哪些是纸上谈兵。
“告之以难而观其勇”,考察勇气和魄力。压力面前,困窘面前,挑战面前,新事物面前,可以察看对方的勇敢、果断与魄力。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考察虚实。“酒后吐真言”,酒可以帮人撕下面具。其实这是在充分放松情况下,去更真切地观察一个人。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考察贪婪与否。名、利,人之欲也。在名利面前,可以看出一个人是重视小利益,还是看中大利益;是私利,还是公利;是近利还是远利。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考察诚信。“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与对方商定某事,然后看他能否说到做到,是否讲信用。
周文王“六征法”
更早即商末周初的时候,周文王就发明了鉴识人才的“六征法”:
第一是“观诚”。诚是诚实的诚,就是观察一个人是否诚信。
第二是“考志”,就是通过言语来考察一个人是不是有志向。
第三是“视中”,即通过声音和气息判定一个人内心是否有浮气。
第四是“观色”,就是观察一个人的外在表情。
第五是“观隐”,这是最难的,即平常我们说的“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要把观察一个人的内心放到了最要紧的位置上。
最后一个是“揆德”,即看一个人有没有道德情操。
中国古代此类记载非常多。如《 史记 》记载刘邦去世前,想到吕后已经要代替刘氏天下,安排后事说“安刘氏者必( 周 )勃也”。周勃虽然不善于言辞,但很忠诚,最后能够安定刘姓江山的,一定是他。果然,后来陈平和周勃两个人联手平定诸吕之乱,稳定了汉朝的江山。
古代大咖们对识人的总结,对今人仍有借鉴价值。曾国藩的识人口诀、诸葛亮“识人七法”,以及周文王的“六征法”,充满智慧,有各自的出发点和考察方法。但总结下来无外乎:识人,相面与知心;求贤,有德兼有才。
作为考察者,其中技巧可学来一二;作为被考察对象,也不防拿来比照比照以省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