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股份公司中钢铁板块的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8: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7:27
我国经济增长对钢的需求正由前两年的超常增长转向稳定较快增长。按粗钢计算的表观消费增长率,2002年为21.2%,2003年为25.8%,2004年回落到10.71%;考虑到社会钢材库存的的大量减少,2004年钢材实际消费增长率为13%左右。
1990年以来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含重复材)走势如下图所示:
图1: 1990~2004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含重复材)
由上图可见,我国钢材消费总量在近4年中直线快速上升,但2004年增幅显著回落,类似于10年前钢铁行业大滑坡的现象,但此次增幅下降明显比10年前更缓慢,显示出我国在宏观*方面的掌控更为得心应手。如果*未从2003年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对钢铁及相关行业予以全面*,2004年或以后不排除再次出现1994年萧条景象的可能。
由于中国人口数量相对稳定,因此人均钢材消费量与钢材消费总量变化同步。2004年我国人均成品钢材(含重复材)消费量达到240公斤,虽然低于澳大利亚和美国的370公斤/人,但比全球平均水平高90公斤/人,大约是印度水平的6倍。
1990年以来我国人均钢材表观消费量(含重复材)走势如下图所示:
图2: 1990~2004年我国人均钢材表观消费量(含重复材)
截至目前,我国钢铁生产完全是内需拉动型,国产钢材在钢材消费中的比重占据绝对优势,如下图所示:
图3: 1990~2004年国内消费钢材中国产钢材所占比重
在进口量最大的1993和2003年,钢材净进口量占国内钢材消费量的比重也仅为26.6%和11.1%,近15年我国累计消费钢材20.6亿吨,其中净进口量1.87亿吨,仅占9.1%,尤其是倍受关注的2004年,进口钢材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仅为9.4%(未驱除重复统计,若考虑重复统计,该数字约为10.7%)。因此尽管近几年中国对高附加值的板材进口比例居高不下,但总体而言,中国钢铁规模的迅速发展是以满足国内需求为首要目的的。
2、钢铁产量持续高增长
1990年以来国内生铁、粗钢、钢材产品产量趋势如下图(图4)所示:
我国粗钢第一个5000万吨用了37年时间,国家花费了巨大的精力,许多时候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力;改革开放后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开始发挥作用,第二个5000万吨用了10年时间;第三个5000万吨用了5年时间;第四、第五个5000万吨分别用了不到2年和1年时间。如此高的速度令世界瞩目。
图4: 1990~2004年国内生铁、粗钢、钢材产品产量
1990年以来国内主要钢铁产品产量增长趋势如下图(图5)所示:
图5: 1990~2004年国内生铁、粗钢、钢材产品产量增长情况
由上图可见,我国钢铁产量自2001年开始连续四年高速增长,平均增长幅度超过20%,2001产量突然跳跃式增长,与1991~1992年钢铁行业过热时的情形颇为近似。尽管此次产量增长高峰期持续时间比15年前更长,但毫无疑问仍会迅速回落,预计2005年产量增幅即回落至15%左右,2006年甚至可能回落至10%左右。
无论从上述钢材消费量的增长幅度还是国内钢铁产品产量的增长幅度来看,中国钢铁工业都即将走过本轮行业景气周期的顶峰,随之而来的将是行业规模扩张速度明显放缓,行业效益(吨钢)增长乏力,甚至可能在2006年出现吨钢利润大幅度下滑、部分中小企业勉强处于盈亏平衡点、少数地方企业*减产或关闭的局面,尽管届时中国钢铁产品总产量仍将保持小幅度增长。
3、进口需求稳步增长
伴随钢材消费量猛增的是钢铁外贸进出口形势的起伏,尤其是钢材和主要原料的进出口数量变化较大,如下图(图6、图7)所示:
图6: 1990~2004年中国钢材、钢坯进出口变动趋势
图7: 1990~2004年中国大宗原料进出口变动趋势
图8: 1990年以来钢材出口数量占国内钢材产量的比重
由于下*业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增长较快,导致国内钢铁产能暂时难以跟上需求增长的步伐,近几年我国对成品钢材和铁矿石的进口需求稳步增长。与1993年前后的钢铁行业过热时期相比,钢材进口量呈现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个钢材进口波峰都是在两年内产生,又都在一年后迅速消失,但与上一次钢铁热不同的是,此次波峰过后钢材出口量增长幅度较大,并且在钢材进口回落的背景下创下中国钢材出口量新高。相比之下,铁矿石进口量未受钢材进口量变化的影响,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本性的拉动因素是国内迈向4亿吨的产能和矿石资源日益枯竭、开采难度和成本加大。
各年度出口钢材数量占当年国内钢材产量的比重如图8所示。近15年来,我国钢材出口绝对数量虽然稳步增长,但占国内产量的比例基本维持在2.8%~5.8%之间,平均为4%,说明出口钢材只是中国钢铁工业的一个补充,至少目前中国钢铁工业的规模扩张不是以出口为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