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选择孩子的兴趣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8 16:0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31 00:26
第一,确认孩子是否已经有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很多家长眼里,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特别活泼开朗。但是请家长们注意,孩子在熟悉的人面前当然开朗,但在陌生的人面前呢?是否也是很出趟?关于这点,家长要仔细观察,确认孩子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了再进行下面的步骤。基本孩子到3.5岁比较适宜,如已在幼儿园学习更加。
第二,认真和孩子讨论关于课外培训班的课程
现在的孩子基本比较有主见,特别是性格比较倔强的孩子更会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不喜欢家长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事情。端正你的态度,认真和孩子讨论他将来的艺术教育问题,也许你会有不同的发现哦~比如他可能会告诉你他喜欢舞蹈或者他喜欢架子鼓,这些都是你平时不能发现的另一个闪闪发亮的他。
第三,选择合适的的课程和选择合适的机构
艺术课程就那几大类,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和孩子有兴趣的学习,孩子没上小学之前可以多多尝试,小学之后要针对性的学习,毕竟还是有学习的压力的。关于年龄和课程之间的关系最好是看一些专家的说法咯。
其次现在的艺术培训机构太多了,家长们挑选的时候只要觉得适合孩子并且方便接送就可以了,毕竟学特长学艺术这件事情需要坚持,如果之后觉得机构远或者其他问题什么的,中断了未免太可惜。
第四,实地考察必不可少,如有体验课更加
实地考察是家长们报名之前需要做的事情,看看学习氛围啊,看看师资力量啊,还有看看正在学习的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现在一般的教育培训机构都会有体验课,所以能参加体验课也是一大甄别的方法呢。
第五,保持和孩子共同学习的热情,对孩子负责对自己负责
家长给孩子报名之后要准时送孩子上下课,最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有请假缺课的情况,学习贵在连续性,这就考验家长的热情啦,如果你够热情,你的孩子学习的劲头不会少的。另外要和孩子共同学习,孩子回来有表演有展示的话,家长也可以跟着学习,如果孩子在学习中有困难或者问题,家长好好听完之后提出你的看法,多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克服困难,跳过瓶颈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31 00:26
怎样选择报班?孩子不出成绩怎么办—— 时下,有许多因孩子上兴趣班的问题引发了孩子祖辈和父辈间的争执。年轻的父母为了增加孩子未来在社会中竞争的筹码,或者看别的孩子都上兴趣班了,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执意给孩子报钢琴课、美术课等兴趣班;而爷爷奶奶却认为孩子太小不该有那么大压力,3、4岁的时候还是自由玩耍的年龄,用不着急着去参加培训班、辅导班;还有的父母也拿不准到底该不该给孩子报班、报什么样的班,因此一直犹豫不决、呈观望态度。究竟该不该给学龄前孩子报兴趣班呢?
雯雯是个4岁的小姑娘,聪明伶俐。妈妈为了纠正女儿的内八字,也为了从小培养女孩子良好的形象气质,带她报名参加了“小模特”班和“拉丁舞”班。爷爷奶奶对此很不赞成,认为一个才4岁的孩子,走路都刚学会,去学什么模特、拉丁舞?雯雯妈妈坚持让孩子参加。为了不引起矛盾,老人们也就不再坚持了。然而元旦前夕,“小模特”培训机构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个服装品牌的新品秀,整整一天,孩子不停地换衣服、上台、表演,身体受凉不说,孩子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一天下来,陪同去的爷爷奶奶心疼得不得了,回家后说什么也不让雯雯再去上这个“模特班”了,而且拉丁舞班也不让去了。为这事,雯雯妈妈与公公婆婆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学龄前的儿童究竟该不该上兴趣班?对此社会上也始终争议不决。近日,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的新书《家庭成就孩子:李子勋的后现代亲子课》问世,书中辟出一个完整的章节讨论“要不要给4岁孩子报兴趣班”。当笔者问及李子勋为何要选择4岁来写时,*指出:“从孩子成长的脑发育规律来说,三岁之前太小,七岁之后大脑开始理性发展,所以4岁是最有价值的年龄。”李子勋认为“该不该”的最终答案是肯定的,“我个人主张有条件的家庭在孩子小的时候,给孩子提供条件接受各种信息的刺激,尤其是艺术方面,例如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的启蒙,发展孩子对自然形体、色彩、质感的感知。”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报兴趣班千万不能以功利为目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赵霞老师认为:“如果父母给孩子报兴趣班的目的是出于攀比,似乎不太适合。兴趣班兴趣班,主要看自己孩子是否感兴趣。”
要学一门语言,但不该用*的方式学
“对于4岁左右的孩子,要进行语感教学。”*谈到,“单词不是背出来的,而是拼出来的。”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还太小,怕孩子把拼音和英文混淆。对此李子勋老师告诉家长们大可不必担心,“中国的汉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得多,还没有达到混淆的地步。”
4岁左右的孩子学语言,更主要的是有一个感性的了解和语言环境的初步认知。李子勋老师谈到:“10岁以下的孩子都得‘玩着学’,只要有知觉就好。孩子在7岁以后,文字能力才开始飞速发展,此前他们的思维方式充满复杂性,所以,4岁大的孩子你不能以*的教导方式教育他,比如*教他绘画,看起来他会比别的孩子画得更像,但这是人类生成的文化模型,会让孩子失去创造性,学语言也是同样的道理。”
●是孩子的兴趣,不是家长的兴趣
当然,孩子年龄小,辨别是非和自我认知的能力比较差,那么,如何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和长处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赵霞老师指出:“父母平时要多关注孩子,尽可能多的和孩子相处。”她建议家长有意识地在家里提供一些操作材料,引发幼儿的兴趣,比如在家里有意识地多播放音乐,观察孩子在听音乐时的反应;如果孩子在听音乐时表现出很想和着音乐一起动、扭身子、点头、跳等动作时,说明孩子的乐感不错,有和音乐一起动的愿望,你可以让他上舞蹈班试一试。
李子勋老师说:“很多家长带孩子去上兴趣班,总是习惯性地观察孩子在兴趣班上的表现:不是看孩子快不快乐,而是把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比来比去。”*尖锐地指出:“家长*迫孩子去上这些课不是为了孩子高兴,而是为了家长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