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4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01
众所周知,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出现过诸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风潮活动,这些活动对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而活动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也以自己的坚韧精神,为祖国做出重大贡献,使我们众多华夏子孙受益深远。
在上世纪时,曾出现过一股上山下乡的热潮,鼓励城市中的知青前往农场,为基层建设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就在这股风潮推动下,1970年,那个拒绝上清北,誓要一生扎根农村的女知青,近况如何?这其中又发生了些什么故事呢?
1.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扎根农村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吴献忠,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吴献忠自小便刻苦学习,朝着梦想努力,但她当时的梦想并不是当个女知青,而是做一个艺术家。家人很鼓励吴献忠朝着艺术方面发展,但在多年的求学生涯中,她慢慢发现,自己成绩十分优异,但对艺术的兴趣却越来越低,于是她便决定,将梦想改变成努力学习,向考上个好大学,将知识回报社会这一目标而进发。
多年寒窗苦读下,吴献忠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考入名校在老师同学看来,几乎是顺水推舟一般轻松。就在这时,上山下乡的浪潮突然掀起,很多知识分子都应势下乡为国家做贡献。看着周围众人纷纷下乡为国家发展而努力时,吴献忠也心动了,她想在现在就将知识直接回报社会。在1968年,还是个中学生的吴献忠便响应国家号召,决定放弃大学梦,也决定放弃现在的生活,义无反顾地扎根农村,被国家分派到了辽宁省锦州市的一个大队中。
2.铁心扎根在农村,拒绝清华北大招生
到达农村之后,吴献忠发现这里比她之前想象的还要穷苦,但她一刻也没有停歇,在了解了当地种植作物与土地民情之后,便开始努力翻阅书本,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与其他意志不坚定,想要尽快返回城市的知青不同,吴献忠一来到这里,便决定扎根在此,立志要为祖国的基层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一段时间的工作学习后,她宣称:自己要一辈子扎根到农村中,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的见证者与实践者。此后便开始积极耕作,用自己在书本与实践中学到的知识为这片土地做出自己的贡献。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由于吴献忠态度良好,表现优异,还有着无私的奉献精神,当时大队里的众多领导都推荐吴献忠去参加国家的招工会,但却被吴献忠以扎根农村为由拒绝了。时间辗转,很快两年便过去了,1970年时,清华北大校内的优秀学生团队下乡到生产队招生,面对这个机会,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吴献忠,虽然机会难得,但吴献忠还是以扎根农村为理由,拒绝了大家的好意。在拒绝清华北大的招生后,吴献忠还在日记中写道"铁心扎根在农村,甘愿把青春奉献给人民。"
3.突发变故,人生异轨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吴献忠无私奉献的精神就在国内传开了,不久之后,他便成为了全国知名的知青代表,走访于各地生产队,为下乡的知青们传播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吴献忠本以为通过演讲,可以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可就是这么一演讲,却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她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青春时光,一直到相关人员觉得她没问题了,才将他释放出来。三年时光匆匆而过,出狱之后,吴献忠发现,不仅昔日男友离他而去,自己的父亲也在此期间撒手离世,甚至连一向仁爱的母亲也因伤心过度,哭瞎了眼。虽然经历了这么大的变故,但她依旧无悔当年响应号召,上山下乡的决定。
再次回到农村之后,她便从基层做起,先是在科研所做民工,然后又担任肉鸡保管员,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下成功晋级成为办公室主任,甚至到后来还当上经理,管理众多员工。1998年时,略有积蓄的吴献忠决定自己创业,在当地创办了一家知青食品公司,邀请许多以前一起工作的知青们一起努力。不久之后,公司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慢慢盈利,走向正轨。
从年少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到现在70岁开创食品公司,吴献忠就像《竹石》中的那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样,十分坚韧。时至今日,虽然吴献忠已经到了70岁的高龄,还一直在努力为农村做贡献,一直在为农村着想,想方设法为农村,为社会做点什么,他的思想与毅力,值得我们众多晚辈敬仰与学习。故事至此结束,那么关于1970年,那个拒绝上清北,誓要一生扎根农村的女知青,近况如何这件事,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讨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01
现在她过得还是比较幸福的,她的老公对她十分的疼爱,子女们也非常的听话懂事。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02
从年少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到现在70岁开创食品公司,吴献忠就像《竹石》中的那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样,十分坚韧。时至今日,虽然吴献忠已经到了70岁的高龄,还一直在努力为农村做贡献,一直在为农村着想,想方设法为农村,为社会做点什么,他的思想与毅力,值得我们众多晚辈敬仰与学习。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7:02
现在拥有自己的食品公司,自己公司的人员就是和当初一起的知青。现在公司越做越大,在当地也很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