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四年级上册 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后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5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9:20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词句解析。
(1)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凋零”指草木凋谢零落。这句话把年轻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不曾开放就将凋零,让我们痛心地看到,正值如花年华的年轻人,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就将结束短暂的生命,这也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骨髓移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苍白”“红润”这一组反义词足以说明这一点。而台湾青年却并非因为缺乏生气而不得已躺在病床上。他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18岁的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的“静静地”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他为了海峡彼岸的小钱不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文中前后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跃然纸上。
(3)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宝岛台湾与*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熄,世代相传。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师生搜集有关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有关内容做好准备。
2�在初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画出使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在空白处写上感受,并与同学交流读书感受。
课文的第3至6自然段是帮助学生体会海峡两岸骨肉亲情的重点段落,应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仔细研读,认真感悟。从大地震刚过,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没有考虑家人是否平安无事,没有考虑是否延期手术,没有选择空旷安全的地方等细节,体会台湾青年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从李博士抽取骨髓时的镇定沉着,运送骨髓中的刻不容缓,植入骨髓时的不分昼夜,体会其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医德。
体会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展开交流,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交流的情况,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想开去,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同时相机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这一部分,将地震危机仍旧存在的紧张与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从容镇定进行对比朗读,使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升华情感,引发共鸣。
3�学生读懂课文之后,可以请学生谈一谈:“生命桥”是什么意思?现在体会到的“生命桥”的含义与看到题目时的想法是否一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动情朗读作者直抒胸臆的最后一段,并联系全文理解这一段话的深刻含义。
学文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里练习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评议。
4�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情致淳厚感人,应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可以让学生画出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反复朗读,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评价能力和表达能力。
5�本课生字较多,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将“血、髓、暂、脉”等字的字音读准确。要求会写的12个生字,可以让学生自己练习书写,并通过写词语、写句子等形式进行巩固,教师重点指导“袭”“暂”等字的书写。
6�学习本课后,教师可以建议有兴趣的学生搜集有关骨髓捐献的资料。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彼岸、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梳理文章结构,品词析句,感悟作者的叙述特点和表达感情的方法,内化、积累课文中的经典语言和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台湾青年及李博士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生命桥”的含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总体设计:
教学分成四个实践板块: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交流初读感受;二、细读重点语句,提升感受,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表达感受;三、梳理文章结构,拓展口语交际,积累内化语言;四、书面表达、交流,运用语言,升华情感。第一课时基本完成前两个板块,初步完成教学目标1、2;(注:生字词语只认不写,第二课时写字。)第二课时完成第三、四个实践板块,完成全部目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
1.揭示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导入: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把握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屏幕出示词语。引导学生自主提示需要注意的词语。
A提示凋零、含苞、绽放,读通句子“这个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理解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B提示辗转,都是翘舌音。训练学生用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的方法理解词语,从而读通难读的句子。
C提示暂停,训练学生读准生词,把句子读通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3.把整篇课文连起来读一遍,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训练学生抓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关键词语概括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1.过渡:课文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2.引导默读课文的第3、4、5自然段,画出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令人感动的做法,读给同桌听,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感动。
3.默读画语句,同桌间交流。
4.引导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随机引导交流以下重点语句。
A 交流第四自然段表现台湾青年博大爱心的语句。“在这场灾难中……他的亲人……期待着他的骨髓。”
1)指名先朗读画出来的语句,再谈感受。
2)看录像,体会当时的台湾是一种什么情形,练读“就在昨天,一场历史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还在余震中摇晃。”
联系自己谈感受。
3)结合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悟、想象,走进台湾青年的内心世界,深入体会台湾青年博大的爱心。策略:首先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到小钱的不幸,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然后情感迁移,让学生运用文中词语练习说话“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
。”,从而感受到台湾青年那善良的、博大的爱心。
4)带着敬佩之情朗读第4自然段的语句。
B交流表现李博士高尚品质的语句。
1)朗读描写李博士的语句,说说李博士的哪些做法让你感动?
2)抓住“沉着”“突如其来”“空旷”“一次又一次”“涓涓”等词语体会李博士博大的爱心。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
3)出示李博士送骨髓的时刻表,体会“奔波”和“连夜”等词语表达出的李博士的爱心,引读第六自然段。
5.体会生命桥的含义,版画爱心,回扣课题。
四.朗读结束,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后两句话,师生配乐朗读“也许,小钱和台湾青年……传下去。”
2.结束语:同学们,如果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下节课你们可以在班级里交流交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9:21
首页 日志 相册 音乐 收藏 博友 关于我 很抱歉,因为您在网易相册发布了违规信息,账号被屏蔽。被屏蔽期间他人无法访问您的相册。
去帮助中心,了解如何重新恢复服务。 日志
2009年11月29日
21、搭石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案设计 2009-11-29 16:04 阅读21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教材解读: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 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得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关于骨髓移植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的桥是连接两个地方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桥的课文,那么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这节课中的桥连接的是哪两个地方吗?*和台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3、那么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解开大家的这些疑问吧!
二、学习课文:
1、 播放音乐,教师朗读渲染。(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和台湾花莲之间的故事。1999年9月22日,早晨7点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在这个年轻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书106页,自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读文中的语句。
①师出示:“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指名再读,说说你的感受。
师:你见过含苞的花朵吗?(美)它给人一种什么感受?(生机勃勃)小钱这样一个18岁的年轻人,生命就像含苞的花朵一样,但是还没开放就要凋零了,什么是“凋零”(指草木凋谢、零落)谁能读出这样的感受?(指名读)
师:小钱如果不得白血病,他可能在做些什么?(读书、学习、愉快的玩和跑)可是现在的小钱却只能在病床上躺着,谁再来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②从这段的其他句子你还读懂了什么?(骨髓十分难找,但是小钱很幸运,在台湾找到了合适的骨髓。)
师:此时的小钱会怎么样?(兴奋、高兴)
师: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播放地震录像)
师:(播放背景音乐)在这场大地震中,一栋栋房屋倒塌、一座座桥梁断裂,人们流离失所,顿时哭嚎遍地。许多人在一瞬间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甚至失去了生命。建筑物几乎全部被摧毁,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就在这种情况下,李博士仍然坚定的走进了手术室,情况会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4-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画完和同位交流一下。
3、谁来说说,你找到的让你感动的句子?学生说,教师出示,其他同学再谈这句。
①(教师出示第4自然段,学生先谈感受。)师:这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地震还未结束,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年轻人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
师:“家人”,什么叫家人?(和自己有血肉之亲的人、骨肉相连的人)台湾青年连自己的家人的安危都不顾了,可以感受到他把小钱看作了什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谁能读出这种情绪?谁再来读?咱们师生配合着读一读。(师读黑色部分,生读红色部分)
②还有那里让你感动?(生读第五自然段,师出示)师:什么是“沉着”谁能读出这种情绪?
师生配合读:
师渲染:此时此刻,地震还未平息,大地还在余震中摇晃,但是……(生接读);听那,外面房屋倒塌的声音、桥梁断裂的声音,轰隆隆响彻天际,但是……(生接读);看那,人们四散逃窜,哭声、喊声混作一片,更大更严重的地震随时都可能爆发,但是……(生接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指名答)此时此刻,李博士和那位青年对小钱的关爱胜过了什么?(指名说)谁再来读?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坐着不行,就站起来)播放音乐教师渲染,齐读,读到段末。
③涓涓流出的是什么?(不仅仅是骨髓,还是爱心,是两岸人民那割舍不断的亲情。)播放《爱的奉献》,师生配合读。
④(出示地图,师解释)大家看,杭州与台湾只隔着一道浅浅的海峡,坐飞机只需要几个小时,由于历史原因,杭州和台湾不能实现通航。骨髓的保质期只有24小时,而且需要不停晃动,才能保持骨髓的新鲜。李博士带着刚刚抽取的骨髓,先坐飞机到香港,再转机到杭州,一路上李博士不断摇晃着手中装有骨髓的瓶子,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奔波,终于赶到了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4、 结果,小钱得救了。大家感觉怎么样?(高兴、感动)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和喜悦之情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5、故事讲到这儿,谁能说说什么叫生命桥?(指名说,师总结:宝岛台湾和祖国*虽被台湾海峡所隔,但是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息,世代相传。)带着这种感情一起再来齐读课题。
三、想象拓展、启迪心灵:
故事就讲到这儿,小钱得救了,是海峡另一端骨肉同胞给了他新生。或许小钱和这位台湾同胞永远都无法见面。但是请你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了,会是怎样的情景?请同学们课下写一写。
四、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亲情
杭州 骨髓 台湾
小钱 年轻人
(杭州与台湾之间用弧线连接)
参考资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9:21
首页 日志 相册 音乐 收藏 博友 关于我 很抱歉,因为您在网易相册发布了违规信息,账号被屏蔽。被屏蔽期间他人无法访问您的相册。
去帮助中心,了解如何重新恢复服务。 日志
2009年11月29日
21、搭石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案设计 2009-11-29 16:04 阅读21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教材解读: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 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得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关于骨髓移植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的桥是连接两个地方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桥的课文,那么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这节课中的桥连接的是哪两个地方吗?*和台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3、那么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解开大家的这些疑问吧!
二、学习课文:
1、 播放音乐,教师朗读渲染。(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和台湾花莲之间的故事。1999年9月22日,早晨7点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在这个年轻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书106页,自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读文中的语句。
①师出示:“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指名再读,说说你的感受。
师:你见过含苞的花朵吗?(美)它给人一种什么感受?(生机勃勃)小钱这样一个18岁的年轻人,生命就像含苞的花朵一样,但是还没开放就要凋零了,什么是“凋零”(指草木凋谢、零落)谁能读出这样的感受?(指名读)
师:小钱如果不得白血病,他可能在做些什么?(读书、学习、愉快的玩和跑)可是现在的小钱却只能在病床上躺着,谁再来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②从这段的其他句子你还读懂了什么?(骨髓十分难找,但是小钱很幸运,在台湾找到了合适的骨髓。)
师:此时的小钱会怎么样?(兴奋、高兴)
师: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播放地震录像)
师:(播放背景音乐)在这场大地震中,一栋栋房屋倒塌、一座座桥梁断裂,人们流离失所,顿时哭嚎遍地。许多人在一瞬间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甚至失去了生命。建筑物几乎全部被摧毁,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就在这种情况下,李博士仍然坚定的走进了手术室,情况会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4-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画完和同位交流一下。
3、谁来说说,你找到的让你感动的句子?学生说,教师出示,其他同学再谈这句。
①(教师出示第4自然段,学生先谈感受。)师:这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地震还未结束,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年轻人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
师:“家人”,什么叫家人?(和自己有血肉之亲的人、骨肉相连的人)台湾青年连自己的家人的安危都不顾了,可以感受到他把小钱看作了什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谁能读出这种情绪?谁再来读?咱们师生配合着读一读。(师读黑色部分,生读红色部分)
②还有那里让你感动?(生读第五自然段,师出示)师:什么是“沉着”谁能读出这种情绪?
师生配合读:
师渲染:此时此刻,地震还未平息,大地还在余震中摇晃,但是……(生接读);听那,外面房屋倒塌的声音、桥梁断裂的声音,轰隆隆响彻天际,但是……(生接读);看那,人们四散逃窜,哭声、喊声混作一片,更大更严重的地震随时都可能爆发,但是……(生接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指名答)此时此刻,李博士和那位青年对小钱的关爱胜过了什么?(指名说)谁再来读?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坐着不行,就站起来)播放音乐教师渲染,齐读,读到段末。
③涓涓流出的是什么?(不仅仅是骨髓,还是爱心,是两岸人民那割舍不断的亲情。)播放《爱的奉献》,师生配合读。
④(出示地图,师解释)大家看,杭州与台湾只隔着一道浅浅的海峡,坐飞机只需要几个小时,由于历史原因,杭州和台湾不能实现通航。骨髓的保质期只有24小时,而且需要不停晃动,才能保持骨髓的新鲜。李博士带着刚刚抽取的骨髓,先坐飞机到香港,再转机到杭州,一路上李博士不断摇晃着手中装有骨髓的瓶子,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奔波,终于赶到了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4、 结果,小钱得救了。大家感觉怎么样?(高兴、感动)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和喜悦之情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5、故事讲到这儿,谁能说说什么叫生命桥?(指名说,师总结:宝岛台湾和祖国*虽被台湾海峡所隔,但是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息,世代相传。)带着这种感情一起再来齐读课题。
三、想象拓展、启迪心灵:
故事就讲到这儿,小钱得救了,是海峡另一端骨肉同胞给了他新生。或许小钱和这位台湾同胞永远都无法见面。但是请你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了,会是怎样的情景?请同学们课下写一写。
四、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亲情
杭州 骨髓 台湾
小钱 年轻人
(杭州与台湾之间用弧线连接)
参考资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9:22
1�课文简说。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9:23
我终于找到你了!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使我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学到了过硬的本领,找到了好工作,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谢谢你!
参考资料:小学教材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