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1 17:1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21:20
《可可西里》中,“突兀”感既存在于情节之中,也存在于电影结构之中。情节上,那一拨狡猾、凶悍、神秘的盗猎者,一直到最后才算正式露面。这个设置跟《虎豹小霸王》很像,《虎豹小霸王》中的对手一直没有露面,却造成了强大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可可西里》中的盗猎者分别在开头(杀死一个巡山队员)、中间(对着巡山队员的吉普车放冷*)和结尾(随意的杀死了巡山队队长日泰)以突兀的形式造成了剧情上的张力;第二个造成着这种张力的是险恶的环境,吃人的流沙毫无预兆地吞噬了刘栋,对应着日泰的话,他们爱可可西里,也随时准备好死在这片土地上,这种“善恶对比”强调出了一番复杂的感情;可可西里既令人喜爱和敬畏,又令人害怕和无奈。我喜欢这部电影并非因为藏羚羊,而是片中所有人何以对可可西里有这种感情,到了抛家弃子舍命的地步。对我而言,这片子的深意也正在于此。善与恶都纠结于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彼此难分难解,以传统的正邪对立的方式来表现是无力的,“突兀”的手法正是最好的表现方式。当刘栋的情人抱着沉睡的刘栋忍不住痛哭时,隐藏在可可西里这片土地深处的爱也汩汩流淌出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21:21
“你在可可西里踏下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人类的第一步”,这就是作为无人区的可可西里,神秘、残酷、带着死亡的美丽色彩;“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于是神造出野兽,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一切昆虫,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作为上帝的精灵的藏羚羊在可可西里这块无人区里延续着生命的奇迹,这是上帝的礼物。陆川带着几十人的剧组跋山涉水来到可可西里为我们拍摄了这部讲述了在这块生命禁区里发生的生死挣扎、红黑斗争的故事,他的勇气和眼光让人佩服。无疑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黑格尔曾经说过:如果自然得到了理解,那么它就是哲学的规范也就是艺术的规范了。千百年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困扰无数人的关系。我们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存在以世界的存在为基础”,我们对于自然本就应该怀着感恩谦卑的心态;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无穷的*的膨胀,我们与自然的碰撞与对立变的愈发激烈,我们开始无情的伤害地球母亲的身体。《可可西里》最让人震撼的场景是盗猎者们开车用冲锋**藏羚羊那一幕。导演把藏羚羊仓皇逃窜的镜头和盗猎者开车射击的镜头用一个蒙太奇手段剪辑在一起,我们强烈的感受到了那种人与自然的对立与抗争。观众的心仿佛也被射出的子弹击中了,此时藏羚羊的疼仿佛就是我们身上的疼。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21:21
可可西里中电影里少数几个*段落之一的巡山队员被流沙吞没的片段,也有着一些常识上的漏洞——导演显然忽视了,在可可西里这样的寒冷的高原地带,是不可能有流沙的存在而只会有坚硬到机器都无法敲开的冻土。这种来自商业意识的迎合嫌疑同样存在于电影的角色塑造之上,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塑造虽然早已经成为只存在于*年代样板戏中的历史文物,但是以一种更为隐蔽形式的对形象的刻意美化依然是当今商业电影的恶俗特征之一,而《可可西里》中导演在人物塑造上所采取的表现手法无疑是这种特征的极佳样本,《寻*》里曾经依靠主题的后现代而很好掩盖了的媚俗气味在这里彻底暴露。过于形而上的艺术思考常常会被人责于“媚雅”,正如过于对现实的夸大同样摆脱不了“媚俗”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