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与“国乐改进”活动】刘天华国乐改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1 13:0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7:24
刘天华是我国二胡学派的奠基人,为实现“国乐改进”而奋斗终身,从民族器乐二胡着手,知难而进,从不为苦难所危惧,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在音乐教育和近代音乐文化发展中赢得了一席不容忽视的地位,奠定了二胡的发展基础和方向。
一、 在艰难困苦中坚信自己
刘天华出生于江苏江阴,家庭情况十分窘困。但是贫苦的童年生活还是没有抹杀掉他的音乐天赋,像大多数的音乐家一样,他的音乐启蒙非常早,苏南地区向来都有“丝竹音乐之乡”之称,街坊邻里操办红白喜事的时候请一些民间艺人来演奏,浓厚的音乐气氛,良好的传统氛围,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从小酷爱音乐的刘天华。
刘天华的命运可谓是一波三折,起起伏伏。很难得的一个机会,他加入了“开明剧社”的乐队里的工作,1912年至1914年一直在剧社活动,这是一个新兴的戏剧团体,所演的许多剧目都带有反帝反封建或讽刺节假腐朽生活方式的色彩,地方当局大为不满,因此1914年被下令解散了。生活的困苦又围绕着刘天华,原本以为可以好好发展,美好的希望再次破灭。
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人生的信念仍然未变,酷爱音乐的他从未放弃过学习的机会,只要是自己不会的,他都会寻根问底,且对人非常尊敬。
二、 在不断学习中充实自己
刘天华的学习态度是不能不提的,无论是学习民族乐器还是学习西洋乐器,他的付出都是常人所想像不到的。他曾向江南民间音乐家周少梅、沈肇洲学习二胡、琵琶。即使到了北大,作为一个大学的二胡、琵琶老师,不管什么原因,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也从来没有片面地学习过音乐,只要是对改进国乐有用的音乐,他都会不顾一切地向别人学习。所以在北大工作期间,他一面坚持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传授工作,另一方面则积极地接触西方音乐。“吾学西乐正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整理民族音乐”。正是这种目标,才使得他不断勤奋,天生的灵感加后天的勤奋,才促成了刘天华在音乐上的成就。
刘天华是最早用科学方法整理研究民间音乐的人。他研究过很多的曲种,如昆曲、京剧等等,学以致用。后来经梅兰芳先生邀请,根据演唱听写了最能准确记载原唱水平和风格的《梅兰芳歌曲谱》。此外,他还着手编写了《安次县吵子会乐谱》和《佛曲谱》,可惜未完成就去世了。另外,他还专门研究过古代音乐理论。由此可见,刘天华创作的成功,实际上是着重于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探索了一条中西音乐文化交融的道路。
三、 中西合璧提升自己
立足于传统,大胆地借鉴,从中西音乐的融合中为民族音乐开辟出一条新路来,这是刘天华中西融合音乐观的实质,也是他在国乐实践活动中的指导思想。“中西合璧,洋为中用”,是刘天华的一贯思想。
独奏曲《病中吟》,乐曲采用带有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并附加一个尾声,但在曲调发展上却沿用我国民族音乐常用的重复、加花变奏和自由衍展的手法。这首乐曲作于20岁,是他此后一系列“中西合璧”佳作中的*作。
《空山鸟语》描绘深山幽谷中百鸟争鸣、生气盎然的景象。标题取唐代诗人王维诗句“空山不见人”的意境,作曲家一方面采用带有鲜明民族性的音调作为乐曲的基调,另一方面大胆借鉴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使之与传统的手法揉合在一起,富有创新精神。使古老的二胡听起来面目为之一新、乐曲还将音乐的造型手法与抒情手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音乐优美生动,充满情趣。
《光明行》是一首独特的带进行曲风格的二胡独奏曲。吸收了西洋音乐的很多先进因素,比如说转调、旋律的进行以及乐曲的曲式结构,还有借鉴了小提琴的演奏手法,顿弓、颤弓等,使二胡的表现范围扩大了,但是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民族风格。
《烛影摇红》是刘天华先生创作的最后一首二胡作品,作者借用了广东小曲中的标题,创作性地运用了昆曲中的散板,西洋音乐中的变奏曲式、三拍子等等,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派华丽、辉煌的舞会场面。
四、 在学术活动中拓展自己
刘天华在五中任教时,寒暑假他都从未放弃过学术研究,就在那年暑假,他在家乡组织了“暑期国乐研究会”。邀请了各阶层的音乐人士参加,如周少梅先生。每天从早到晚地苦练和钻研民族乐器和民间音乐,每个人都怀着极大的热忱。通过这次“暑期国乐研究会”培养了一些音乐活动的骨干分子,并且在群众中起到了一定的普及作用。
刘天华坎坷的经历,使他感到时光荏苒,因而对“改进国乐”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终于,“国乐改进社”在1927年成立了,该社克服重重困难,定期开展工作,在它成立初期,《音乐杂志》这一刊物也出版了,由于经费原因不能定期出版。但是它已具有进步的观点和丰富的内容,因而对当时的音乐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家的努力得到了一定的响应和肯定。
刘天华为了国乐的振兴,奉献了一生的心血。他所倡导的继承传统,中西兼容,改进国乐的思想,在今天亦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