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走冤枉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1 03: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8:48
成功就是所有目的达成。目的,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做事情的战略设计,也是一个人做事方向和总策略,没有目的的人就没有方向,没有动力,更不会有效的时间管里。目的就是远方的指航灯,指引着我们前进,使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不会偏离航线,以免走冤枉路。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如果你不停地晃动你手中的放大镜,那么,即使有再大威力的放大镜也不能把纸点燃。但如果你握住放大镜,让光线聚焦在一点,那么你很快就能把纸点燃。
有位年轻人去旅行,在一个十字路口停了下来。他向一位老伯问道:“这条路通向哪里?”老伯反问道:“你想去哪里?”那人回答道:“我不知道。”老伯说:“你就随便选一条路走吧,反正都一样。”的确,当我们不知道自己要去何方的时候,无论走哪一条路都无所谓。
职场中的人经常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有两家公司都要录取你。一家是《财富》500强企业之一,但职位较低,工作内容好像也比较单一。一家是小企业,给的职位听起来还不错,同时可以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你会选择哪一家?”在通常的情况下,大多数的人都会从薪水、学习、发展空间等多方面综合地考虑,这当然是十分正确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你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如果以做一个职业经理人为最终目的,那么,你就应该选择500强企业。为什么?因为500强企业就好比社会中的名校。你的履历表上是名企,还是不入流的小角色企业,对于一个立志做职业经理人的人来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曾经有位成功的私营企业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妹妹至到澳大利亚留学时,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澳洲的中国留学生很多,大多数人都希望一边学习一边打工以减少经济压力,同时也可以丰富履历,方便毕业后找工作。许多人到餐馆打零工,还有一些入发挥优势去教汉语,虽然辛苦些,但收入也还可以。当时他的妹妹动心了,向他咨询意见。他告诉妹妹:如果你一定要打工,就去那些*知名企业找机会,哪怕没有薪水,你自己节约一点过日子好了。但一定不要去端盘子、做家教,并不是说那些工作低贱,而是这些工作与你未来的职业生涯没有连续性和相关性。后来他妹妹找到一家法国企业做钟点工,在商业旺季时帮忙拆信封,送信到各部门,但薪水却少得可怜。不过这是一家知名企业,业内龙头。他又告诉妹妹,拆信封也要好好拆,勤快一些,同时要多多观察、多多学习名企的工作方法和职业风范,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观察各个部门,去发现你最喜欢哪个部门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的妹妹由于工作积极认真,不同于其他钟点工,企业领导决定给她加薪,并将她的工作身份改为(类似于)劳务工。除此之外,他妹妹还在另一家知名企业做钟点工,在那里也十分受欣赏。毕业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忙着投简历、面试,他妹妹却不慌不忙,因为两家名企都已经给了她OFFER,而且职位也不错,都是她喜欢的。为什么?企业方说了,她在这里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一直都那么积极主动、工作出色、职业素质很好,而且这么久了大家也产生了感情,就如同老员工一样,因此,我们将按规定给老员工加薪。后来他妹妹选择了那家法国企业,几年过后,她以中国总代表的身份回到国内,开办起了中国办事处。
上面这个故事中的女主角无疑是幸运的,她除了自身素质好之外,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在知名企业工作的机会,从一开始她就受到良好的职业风范和氛围的熏陶,少走了许多弯路,使今后的职业生涯有了优于其他人的起点。
做事情,一定要先认清“做事的结果”,根据正确的结果去设计你的方向与过程。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当一个人有了明确目标时,会对有助于实现目标的蛛丝马迹都特别敏感,做事情相应也就会很有目的性,而不是稀里糊涂。只有这样做,你才能更容易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两个年轻人,他们是某名校MBA的同班同学。张刚在参加了几十次面试后,选择到一家生产型企业做一个部门经理。因为它听起来“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好机会”,另外,这份工作的工资也是最高的。上任之后,张刚很快发现了部门和公司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于是他运用所学知识,很快实施了改组计划。然而事情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本来支持他的总经理,后来不得不干预,改组暂停。接下来,张刚发现他所在的部门和公司存在更严重的问题,于是他以高度的热情、责任感和勇气,再次进行改革。情况迅速恶化,他的部门人心涣散,其他部门也对他冷眼相向。勉强支撑一年后,张刚在失望之际,黯然离职另谋工作。
而王伟,在读MBA的第二年便开始准备工作,花了大量时间认真地分析自己,根据自己的条件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以权衡可能的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毕业后,他选择了一家与他的目标和价值观相吻合并且自己有过从业经历的工作。在工作开始之前,他先花时间了解了部门状况和下属最大的需要,上任后便在总经理的支持下解决了部门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同时大家看到总经理如此看重他,对他更是肃然起敬。在前几个月里,王伟尽量地与所有人和所有部门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半年后,他针对部门存在的问题,开始小幅度改组。一次一次的小成功之后,不到一年,王伟的部门便成为公司的样板。公司上下已经在议论,王伟很可能就要获得更高的职务与权力。
人们很容易把张刚与王伟的不同结局,归结为能力或运气。其实,除了他们在建立工作权力和影响力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求职的时候就已显露二人的差别,王伟有明确的自我分析、目标与定位,根据目标与定位来选择最合适的企业,少走了很多冤枉路。而张刚则只是对所有的工作机会互相比较,选择了一个看起来发展空间大薪水高的职位。由于目标不同,或者说,由于张刚的目标并不明确,他采取了危险的方式去推动工作,失败或许有运气的成分,但并不出入意料。而王伟,则能根据自己的规划,找到最适合的职位,一步一步看似慢实则快地走向了成功。
有句名言:“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此历来有不同的解释甚至争议。一种意见是:不是每个士兵都能成为将军,既然做士兵,就要先想着做好士兵的本分,至于做不做得到将军,那得看能力和机遇等等。的确不是每个士兵都能成为将军,但一个没想过做将军的士兵,除非机缘巧合,否则一定做不了将军。
这种先做好本职工作,然后走一步看一步的人生态度,注定会走更多的弯路,浪费更多的时间。做好本职工作没有错,但没有一个远期的目标为导向,就容易迷失人生的方向。
譬如有人独自在大沙漠里行走,如果他的视线只能看到地平线,他不知道哪里是目的地,那么他就会放慢脚步。特别是,假如当时还有充足的食物,还有一个供他休息的地方。但是,此时如果有一张地图,就可能会走出去。这张地图就是人生的目标,它会清楚地告诉你,人生中最想要的是什么,它们到底在哪里。
很多人忙碌一生,却不知道到底为了什么活着?人生到底想要什么?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一会儿试试这个行业,一会儿又做做那个职业,他总是不能够尽自己的全力去发挥自身在某个领域的特长,也没有为自己确定出一个明确的人生方向。
只有当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你的目标在哪里,你为什么要设立目标,你才会全力以赴地向着目标前进。
人生的目标就像沙漠中的地图。只要你愿意,那么你自己就可以画,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却发现带错了地图,难免走冤枉路;同样地,若想改进缺点,但着力点不对,也只是徒然白费功夫,与初衷背道而驰,或许你并不在乎,因为你奉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人生哲学。但问题在于,方向错误,“地图”不对,努力便等于浪费,唯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努力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