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欧洲艺术电影,哪位能给点入门建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1 05:2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8:53
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的《罗生门》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作《精疲力尽》、《四百下》、《广岛之恋》
瑞典的电影大师伯格曼的《野草莓
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
这里有必要讲一些电影艺术史,这样我们才会了解: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好莱坞是决不能代表电影的全部的,而且好莱坞有今天,也是汲取了电影史上各国电影艺术精华的结果。
相对于音乐、绘画、舞蹈、戏剧、雕塑、建筑、摄影等艺术门类来说,电影是一门最年轻的艺术,它的历史只有100年。电影在诞生之初,可没有想到将来能发展成这样一门令无数人倾倒的艺术和一项进出多少亿美元的巨大产业,它只是一种供人娱乐的小玩艺。当爱迪生刚刚发明出电影的时候,电影只是一种摆在公园里让大家花几分钱硬币看上几个镜头哈哈一笑的箱子。后来在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在巴黎对电影镜做了根本性的改进,发明了银幕,这才有了今天的投射式的影院——这一天被作为是电影的诞辰日。即使这时候,电影比我们原先在庙会上看到的皮影戏强不到哪去,有点身份的人都羞于承认自己去过电影院。电影的发展经历过几个关键性的阶段:从短片到长片、从单镜头到多镜头剪接,从而形成视觉语言,这大概用了30多年,我们有时能看到的所谓“默片”即是那时的作品;再后来的20年,电影第一有了声音,第二有了彩色。从40年代中期往后,电影进入了自己灿烂的黄金时代。
当电影艺术逐渐发展壮大以后,就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电影艺术家。他们投身电影并不是为了发大财,他们只是为探索电影的各种表现手段来拍电影,用电影——如果在从前他们可能会用绘画或戏剧什么的——来表达他们心中的复杂感受,他们的探索在电影史上掀起一个又一个艺术浪潮。比如著名的法国电影“新浪潮”,或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等等。
所谓“新浪潮”,是指50年代末以戈达尔、特吕弗、雷乃等法国一批青年导演所拍的现代主义电影。“新浪潮”电影的鲜明特征是要为打破商业桎梏,提倡一种个性化的“作家电影”。他们的许多作法都是对当时电影的传统拍法的大胆叛逆,比如,用事件的无逻辑组合或非理性的意识活动来代替或打乱逻辑的情节结构,也就是评论家们后来津津乐道的“生活流”或“意识流”。一般人们习惯看的电影,情节之间都是连续有因果关系的,比如一个人走进了飞机场的候机大楼,接下来一个镜头就是飞机起飞了,这是大家都看得懂的。但是在《四百下》里,描写一个叫安托万的男孩怎样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只是在逛马路、逃学、撒谎、逛市场、漫步海滩,看上去这些事之间没什么联系,更没有什么戏剧性冲突,平淡得就像是日常生活中无数平淡的一天一样。导演特吕弗是有意识这样做的,他旨在表现一种现代观念:人生无结构可言。
“新浪潮”的出现在世界影坛上引起巨大震动,因为它的手法让人震聋发馈,耳目一新。当然,人们特别是普通的观众开始对它是无法接受的。1960年,当一部“现代派”的电影《奇遇》在戛纳电影节上映时,观众大为恼火,嘘声不断。但是这部片子最后赢得了电影节的评委特别奖,后来在世界各地的上映也十分成功,它的导演安东尼奥尼由此一举跻身世界名导演行列。电影艺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一个群众从视为异端不能接受到逐渐接受的过程。比如在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刚出现时,观众们在电影院里看到银幕上出现一个比自己的头大得多的头颅,竟吓得四散惊逃。到了今天,不用说头部的大特写镜头,就是在情节发展中的不断“闪回”,过去与现实的不断交叉,人们不是也看得挺习惯?——如今在好莱坞电影中大量我们已习以为常的电影方法,其实都是吸取了这些新锐艺术家的创造的结果。如果没有了这些手法,现在试想一下,电影将多么陈旧乏味?
每一个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他们每创造一种新的表现手法时,他们既没有想到此举会为老板赚得大票房,也不考虑观众的胃口,甚至是否合乎电影节的评委们的喜好。他们只是觉得电影还有这样的可能,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感觉,某种意义上,他们是在为自己拍电影。而正是这样不为功利的探索,推动着电影艺术一波一波的前进,发展成今天蔚为大观的“第八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