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出自哪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6: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9:22
戏子由/苏轼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当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斜风吹帷水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从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
眼前勃溪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劝农冠盖闹如雨,送老虀盐甘似蜜。
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
余杭别驾无功劳,画堂五丈容旗旄。
重楼跨空雨声远,屋多八少**。
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棰。
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
居高志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
文章小伎安足程,先生别驾旧齐名。
如今衰老俱无用,付与时人分重轻。
【注释】
宛丘先生——宛丘是陈州,当时子由为陈州教授,东坡戏称其弟为「宛丘先生」。
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帷——窗帘。
任从饱死笑方朔——东方朔是汉朝学者,擅长滑稽谐谑。有一次东方朔叹曰:「侏儒身长三尺余,薪奉是一囊粟,二百四十钱,我东方朔身长九尺余,新奉也是一囊粟,二百四十钱。侏儒要饱死,我东方朔要饿死。」这个典故是笑子由奉禄太微薄,不够养家糊口。子由是个高个子,用此典故更加贴切。
肯为雨立求秦优——秦国有个倡优(古代滑稽说笑的演员叫优,大多是侏儒)名叫□(原字为「施」字右下方去「也」补「冉」),有一次秦始皇置酒与客人饮,天下大雨,陛下立的武士都全身湿淋而寒冷,优□(原字为「施」字右下方去「也」补「冉」)看了有些不忍,轮到他表演时就呼道:「陛下拿楯的武士啊,你们虽然身材高大,又有何用?还得站著淋雨,我虽个子矮,却舒舒服服在这儿休息。」始皇听了就让那些武士分班站岗,有一半的人可以休息。这个典故是笑子由屋漏淋雨,空生得高个子又有何用?现在那有侏儒肯为求情,免於雨立乎?
天游句——《庄子.外物篇》:「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心无天游,则六凿可攘。」意即:房子如果太小,婆媳(妇姑)相处一室难免相吵;同理,心灵如果没有空虚之处,七情六欲就不能调和而相攘夺。这个典故是说:子由屋子虽小,但是只要心境开朗,自能处置六凿(六情)。
读书万卷不读律二句——杜甫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说子由虽饱读经史,却不研读当代的律法(指新法的条文),所以想要实现「致君尧舜」为国服务理想是不可能的。「致君尧舜」亦出自杜甫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意即读书人的抱负,是在使国君圣明,使百姓风俗醇厚。但子由读书卷不读律,恐登龙无术,如何能实现为国效力的抱负?此二句曾为新党人士指摘为讥谤朝廷。
劝农句——官吏下乡劝农,冠盖云集,纷纷扰扰。
送老虀盐句——韩愈送穷文:「朝虀暮盐」,早上配酸菜(虀),晚上吃盐拌饭,意指极贫苦的生活。这句是说,子由一辈子粗菜淡饭到老,对这种生活仍甘之甘蜜,不以为苦。
余杭别驾——指东坡自己。东坡时任杭州通判。以下都是描写僚自己的境况,与子由成一对比。
画堂句——形容他的屋子华丽而高大,容得下旌旗。旗同旗,旄亦旗的一种。
坐对疲氓而鞭棰——氓即民,老百姓。此二句是指东坡在杭州通判时有许多流放的盐犯,都是贫民*不得已而犯法的。鞭棰这些犯人是东坡生平所惭愧的,而今司空见惯,已不觉羞耻。
道迎阳虎——阳虎即阳货,是孔子时代政坛上的败类,此处暗指那些无耻的官吏,东坡遇到他们,只有口头敷衍。下文「居高志下」、「气节消缩」就是指这类无可奈何的与俗吏敷衍。这个典故出自《论语.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后来孔子在路上碰见阳货,阳货对孔子说:「来,予与尔言。」
【赏析】
东坡的诙谐幽默在中国诗人当中是不可多得的,在当时便以谐谑出名,诗集中诙谐的作品甚多,此首「戏子由」算得上代表作。虽然满篇皆是典故,读起来要费点事,然而这样的绝妙好诗,却不可错过不读。
子由是个高个子,当时在陈州作穷教员,家口又多(共有三子七女)住的是小舟一般又狭又长的窄屋。东坡曾在他家客居一段时间,他将子由这种穷苦不堪的生活一一看在眼中,而出之以谐谑的笔调写成此篇,调侃子由,也顺便幽自己一默,好使二人在局促的生活裏偶尔开怀一笑。全篇的著眼点就在子由的身长、屋子、穷困这三方面。妙就妙在用典故,信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竟能如此切合当时的情景。这真是读书人相互间高度智慧的幽默,旁人是不太容易了解的。读者诸君只要详参注解就不难明白其中妙处。东坡与子由都是读书万卷,当然一看之下便能发出会心的微笑。这正是「谑而不虐」,需要有学养和幽默感才能做到的。
此诗的前半是嘲子由,后半(余杭别驾以下)却转而自嘲。他的处境与子由恰恰相反,至少住的地方是「画堂五丈」、「重楼跨空」,听不见雨声(这大概是指衙门裏),但反倒嫌其冷清寂寞了(屋多人少**)。这与子由家的「学舍小如舟」是多强烈的对比。但是东坡也有满腹牢*,杭州别驾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只能签署公文、听审案子、不能独当一面,却得随著州官大人欺压百姓,这是东坡个性所不能忍受的,眼见劳苦的百姓因新法之害受到鞭棰,却*为力。(东坡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常常有意无意间见之於诗篇,后来这些诗险些害他送命,但东坡仍照说不误。)更令他不堪的是应付那些营营俗吏,明明心裏一千个不乐意,也只得奉陪:「心知其是口唯唯」,这是违反东坡本性的,但他都忍耐了,不能像陶渊明那样轻轻松松的挂冠求去吧,东坡虽潇洒,却有一股救世的热诚,不肯能轻言求去。但是那种「居高而志下」、「气节日渐消磨」的自觉,令他痛苦万分。因此后半的自嘲比起前段的嘲子由,毋宁是心情更加沉重呢。
懂得自嘲与嘲人才谈得上幽默,东坡此诗岂止是谐谑而已!
附带说明的是,这首诗后来给东坡带来极大的麻烦,竟导致他被捕下狱。新党小人搜集许多东坡的诗作为诬陷他讥讽朝廷的证据,此即所谓的「乌台诗案」。这首「戏子由」正是「乌台诗案」用来指责东坡的重要例证之一。其中「读书万卷不读律……」两句,「平生所惭今不耻……」两句及「道逢阳虎……」等句最为严重。
注:本文出自时报文化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赏析精选-雪泥鸿爪》/张敬校订;朱昆槐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