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4 07: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08:49
业余运动员自行前往,有免费专线公交车
一号线:由兰州西站(1路站)始发至城关黄河桥南,途经:七里河桥、公交集团、西湖公园、白马浪、中山桥、*,该线路早5:30由兰州西站发首班车,末班车7:00发车。
二号线:由培黎广场始发至盐场堡(甘肃国际会展中心路口),途经:十里店、幸福巷、七里河黄河桥北、罗九公路、公交广告公司、北滨河中路、龙源、金城关、白塔山公园、市二院、庙滩子、草场街、赵家庄,该线路早6:00由培黎广场发首班车,末班车7:00发车。
三号线:由天水路北口始发至盐场路,途经:省政协、盐雁大桥、盐场路路口,该线路早6:00由兰州西站发首班车,末班车7:00发车。
练
马拉松是一个成年人的游戏,我不建议过于年轻的朋友去接触,因为马拉松考验的不仅是筋骨,还有大脑,你必须有足够坚强的神经系统,仅仅有中长跑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
要说参加马拉松注意什么,首先当然是训练。有很多关于马拉松练习的书籍,我最早看到的是一本叫《跑步者》的书,内容非常详尽,不仅是马拉松,所有关于跑步需要注意的问题都涉猎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
据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朋友们聊,每天的奔跑时间至少十公里,二十公里是很平常的训练,隔三差五的还有半程以上的训练或者约跑。我就参加过这样的一次约跑,二十七公里,是为某一次国内的马拉松比赛组织的,挺有意思,大家在规定时间,一般都是周末,相约而至,启动仪式后,各自以自己习惯的速度和方式行进,互相记录奔跑的时间,完事后各自散去,继续忙自己的事情。我觉得有这样一个团体很好,大家互相提醒,有运动氛围,对个人的提高是一种激励。
马拉松有四十二点一九五公里的行程,鞋子和服装是必须考虑考虑的,尤其是鞋子,轻快、鞋底又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很重要。国内专业的马拉松运动品牌有海尔斯、多威等,价格很有优势,可以用物美价廉来评价。
马拉松运动员的饮水是很有学问的,我认为如何饮水是必须严格训练、长期摸索学习的,没有个三五年的实践,做到科学饮水、合理饮水、高效饮水不容易。
我建议喜欢马拉松这个项目、并有志于尝试的的朋友,先从半程马拉松跑起,就是真正参加马拉松,成为一名马拉松运动员,我也建议尽可能多的参加半程的比赛,有选择的参加全程的比赛,把参赛的困难想得更多些,准备更充分些,更耐心些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当然,马拉松是勇敢者的运动,在你经历长期身体与心理的锤炼之后,当断则断,勇敢的参与进去,获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勇气就起了决定作用。
斐里庇得斯 雅典 创造马拉松的人
斯皮里东·路易斯 希腊 世界第一个马拉松冠军
特盖特 肯尼亚 男子马拉松纪录保持者
拉德克里夫 英国 女子马拉松纪录保持者
1912年第5届奥运会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7月14日中午,马拉松比赛开始了,因为天气实在太热,中途有一半的选手不得不放弃了比赛。22岁的日本选手金栗志藏也开始耐受不住炎炎烈日,他一边跑一边不住地左顾右盼,当他看到一位观众正在边看边喝着橘子水时,他离开了比赛的队伍向这位观众要水喝,热心的观众将他请到家里喝水,并安排房间让他休息,谁知他竟一觉睡到第二天。当他安然无恙地回到队里时,使比赛的组织者和全队都松了一口气。这时他才知道瑞典的警方人员到处寻找他的踪影,甚至动用了电台播发寻人启事。
当1966年金栗志藏故地重游时,他决心完成他当年未完成的跑程。他又回到当年喝水的地方,在记者与家人的伴随下向终点走去。当这位76岁高龄的老人到达终点时,记者问54年对他是否太长时,他高兴地对记者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路程,在半个世纪的路程中,我娶了妻子,有了6个儿女和10个孙子,这不需要很长时间吗?”后来人们经过计算,这个马拉松共用54年8个月6天8小时32分20秒。
男子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格布雷西拉西耶 Haile Gebrselassie
在2008年柏林马拉松赛上创造了2小时3分59秒的记录
同时他打破的也是自己的记录,07年的柏林马拉松赛上,格布雷西拉西耶创造了2小时4分26秒的世界纪录
女子是来自英国的拉德克利夫 Paula Radcliffe
在2003年的伦敦马拉松赛上,拉德克利夫创造了2小时15分25秒的记录;巧合的是,她打破的也是自己的原先的记录,02年的芝加哥马拉松赛上,拉德克利夫创造了2小时17分18秒的记录
根据一份医学报告表明, *** 疼痛甚至流血是跑步者(大部分为男性)最尴尬或者痛苦的十大问题之一,因为他们在跑步期间(尤其是长跑的时候),衣服和 *** 不断的摩擦,这个敏感部位就很可能被摩擦出血。而对于女选手来说,由于有紧身的运动胸罩保护,所以这对于她们来说不是问题。 因为马拉松这样的的长距离耐力运动距离太长,时间太久,有些平时不是问题的地方,因为长时间反复运动、摩擦,也会发生平时运动从来不会遇到的问题。所以在大多数有经验的参赛者不会在长距离比赛中使用新装备,而是会在训练中使用几次之后才用于比赛。 就算是你的手指在 42.193公里的路上一直被衣服摩擦,一样会磨破出血的。 就马拉松 *** 摩擦流血的问题来说,就是因为 *** 突出在胸前的皮肤,(不是凶器哦) 在长跑过程中一直被上衣内侧摩擦,时间过长, *** 上本来就不厚的皮肤被磨破造成的。 在长距离耐力运动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说脚掌或者脚趾头磨泡,穿背心腋下位置皮肤摩擦出血,甚至 *** 边缘摩擦出血之类,在距离、时间拉长之后,都可能碰到。 穿紧身衣避免摩擦是解决方案之一。但是宽松的衣服也不一定就会把 *** 摩擦出血来,具体因人而异,因衣而异。 个人体会,很多品牌的跑步服装内侧面料还会用颗粒状增大摩擦,减少衣服的摆动,但是同样不会给 *** 来的问题。 通常来说,多试几件衣服就会找到不会磨 *** 的那件战袍。 至于“ *** 保护膜”,或者用创可贴贴住,或者涂抹凡士林,只能算是一个work around而已。
在马拉松运动中,身体大量出汗而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钠、钾、氯、镁、钙、磷等矿物质。大量出汗后,随着水分的丧失,也失去很多盐分,体内的电解质因此而失去平衡,以致于人体对视、听觉 *** 明显过敏,机体的调节能力也随之降低,此时如果单纯补充水分,会事与愿违越喝越渴,既达不到补水的目的,甚至会导致体温升高,小腿肌肉痉挛,昏迷等"水中毒"症状的发生。因此补充水分要喝电解质饮料,又称矿物质饮料,饮料中除了水外还包括钠、钾、氯、镁、钙、磷等矿物质及适量含糖物质,以矫正口味,补充机体的能量消耗。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可在比赛前2小时适当吃一些糖补充比赛能量消耗,一般按每千克体重1克左右为宜。比赛中及比赛后可以饮用盐开水,按1:15的比例添加盐和一些糖
1、能量平衡:首先要求调整以往的膳食,增加日均膳食能量的供给,以达到身高标准体重,甚至以超出身高标准体重的5%内为佳。
2、供能营养素比例适当:膳食中能量的来源是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之间的适当比例约为15%:25%:60%,对于体重偏轻者,加上马拉松运动属于耐力性运动,故需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蛋白质的食物来源:猪瘦肉、内脏、动物血、牛羊肉、鱼类、鸡蛋、牛奶及其制品、豆类、豆浆、豆腐等;脂肪的食物来源:食用油、动物性食物和坚果类;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谷类、豆类、薯类、食糖及含糖较高的糖果糕点点;同时要摄入适量的膳食纤维:蔬菜、水果、粗粮、薯类和豆类等都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3、维生素与矿物质要充足:每天都要保证一定量的水果、奶类、豆类及其制品、深色蔬菜,对于马拉松运动员,尤其要预防由于过强的运动量造成运动性贫血,每周保证一到两次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鱼类的摄入,200克以内的动物内脏的摄入。
4、食物要易于消化,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宜细嚼慢咽,菜类应切分后煮,严禁食用煎炸等物。膳食中肉、蛋、大米为酸性食物,蔬菜、水果、海带等为碱性食品。由于运动可造成机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因此,运动员多摄入碱性食物,有利于保持机体酸碱平衡,增加碱储备,对运动能力有良好作用。
5、膳食制度要合理:运动员进餐的次数、时间和膳食分配要合理。运动员应该定时进餐,饮食有节,不喝酒,不吃 *** 性食物。除日常基本三餐外,最好增加1~2次点心,这对马拉松运动员运动量大、能量消耗多非常重要。在进餐时间上,应与训练比赛时间有一定间隔。运动结束后休息30~45分钟以上才进餐,进餐1.5~2.5小时以后再开始训练。各餐的能量分配应根据运动员一天的活动情况来安排。原则上运动前一餐食物量不要过多,食物要易于消化,脂肪、纤维素的含量尽量低。运动后一餐食物量可多些,但晚餐不应过多,也不宜含有难消化和 *** 性的食物。早餐应摄入充分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三餐之间加一些点心,这一部分能量占总能量消耗的5%~10%,因而前一餐中应相应减少这部分能量。
6、充足的水分:由于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会出大量的汗,使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因而补充足够的水分对运动员是十分重要的。合理补液的方法:补液的原则是保持水平衡和少量多次。补液或补水的具体要求是:饮水量以出汗量的80%为宜,不能单凭口感判断。运动前10~15分钟,饮水400~600ml。运动中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每间隔20~30分钟就饮用一次,每次150~200ml。运动后饮水不应该一次大量,进餐前不要饮水过多。饮料成分主要为糖和水。
7、糖(即碳水化合物)对保持运动能力,提高运动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运动训练期间,应进行“运动前补糖、运动中补糖和运动后补糖”,补糖的方式是以运动糖饮料为主。
8、增体重的营养要求:运动员在增加体重时,摄入食物的供能量要充足,营养要全面,比平时应增加一些食量,但不宜过食。因为要增加的是瘦体重,所以蛋白质摄入要充足,可达到每千克体重1.5克。在肌肉质量增加的同时,可能会有少量脂肪伴随肌肉增加,一般在肌肉增加后再减去这些脂肪。增加体重的速度也不能过快,一般不超过1千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