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3 14: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06:38
文言文中数量词的用法辨析
一、说明名词的数词可以放在名词之前(这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处在名词之后(这与现代汉语异)。如上例中的“一”处在名词“人”前,词序与现代汉语相同;“二”放在名词“吏”之后,词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类似的句子我们还可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找到: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总计全船,有五个人,八扇窗户。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子。
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按现代汉语的一般语序来翻译,并且在加上量词。
二、说明动词的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译成现代汉语时也需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变状语为补语,并加上量词。如: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公输盘一连使用了九次机巧多变的攻城方法,墨子抵挡了九次。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劝学》)
――骐骥跳跃一次,也不能超过十步远。
三、说明形容词的数词放在形容词之后,现现代汉语全然相反。译成现代汉语时也要变动语序。如: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有七八百里,几千尺高。
其次,还要注意:文言文中中数词虚用的现象较普通。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其中,“百”、“十”都是数词虚用,表示概数,否则就不好理解下文的“同行十二年”了。一会儿说“十年”后木兰回家,一会儿她的战友说与她“同行十二年”,那么木兰从军到底有多少年?其实它们都是数词的虚用现象,表示“多年”的意思。一般地说,文言文中“三、六、九、十、二二、百、千、万”等数词虚用的现象多一些。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文言文中同一个数词,有时是实指,有时是虚指。如“齐人三鼓”(《曹刿论战》),句中的“三”即为实指,因为下文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明齐人确实擂了“三次”鼓。但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中,“三”又是虚指,“三人”指“几个人”。
那么,如何辨别文言文中中的数词虚用现象呢?
第一,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如上例中对“齐人三鼓”中的“三”,“壮士十年归”中的“十”的断定。
第二,我们已经知道,文言文中“三、六、九、十、十二、百、千、万”等数词虚用的现象较普遍,并且它们常常指数量多(“三”有时也指数量少,如上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判定时,我们可以用实数来翻译,看它文意是否通顺,是否合乎情理;若不通,不合情理,可考虑是虚指。如“(晏)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高一《语文读本·晏子故事两·晏子辞千金》)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有谁会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考虑次数都记得一清二楚,并对外公布呢?否则晏子何以知道“圣人”考虑达“一千次”之多?很显然,这里的“千”是虚指了。
次的古义是“第二”的意思,相关引申义鲜见作为量词的。
古代量词不发达,大多数情况下,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词。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在有限的量词中,多为器具与度量衡单位的,如:杯、尺、年等。虽然汉代以后量词不断发展,但又由于文言文的继承性,也很少将日渐丰富的量词用到文章中来(后来的白话文除外)。那么,文言文是怎样处理次数的“次”的呢?表示概数时,有数次、屡次等,如:《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九回:“夜来楚王连召司马数次……”;第七十六回:“令尹官高名重,屡次失利,……”但这也是明朝人的作品。早期古文只有屡、数。在表示具体的次数时,一般不用量词。如:三次探望,可表述为“凡三顾”;跳跃一次,可表述为“一跃”;齐军敲三次鼓,表述为“齐人三鼓”。
1、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1)楚师伐郑,次于鱼陵。——《左传·襄公十八年》
(2)秦伯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王次于河朔。——《书·泰誓中》
2、第二,居其次
(1)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谋攻》
(2)生二子,长永绶,贡士;次永康(袁可立祖),生五子。——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3、顺序,等第
(1)念余邦之横陷兮,宗鬼神之无次。——《楚辞·九叹·思古》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史记·陈涉世家》
4、量词∶表示行动的回数。
(1)历险数次,遂达峰顶。——《徐霞客游记》
(2)旅行时停留的处所。
扩展资料
相关成语
1、鲍鱼之次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bào yú zhī cì,意思是指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鲍鱼之肆”。
2、不次之迁是一个成语,读音是 bù cì zhī qiān,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3、不次之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ù cì zhī wèi,意思是对于有才干的人不拘等级授予重要职位。
4、不敢造次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gǎn zào cì,意思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地从事。
5、不可造次,读音bù kě zào cì,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