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所登龙门楼在城古村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4 03: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0 15:36
在韩城当地学者的研究中,有人认为王勃《夏日登龙门楼寓望序》中所登的龙门楼并不在黄河龙门,而是在韩城古城东的城古村。
城古村在韩城古城东南约1.5公里,根据《韩城地名志》的说法,因为它与县城(今韩城古城)比较近而且它建村比县城更早,所以叫城古村。不过,有当地学者认为,以前是城固村,后来改称城古村。村民为颜回后裔,村中建有复圣庙,陋巷等。相传有楼名龙门。为什么会认为王勃所登之龙门楼在城古村呢?个人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在黄河龙门没有相关的龙门楼记载,另一方面,是因为王勃《夏日登龙门楼寓望序》文中有这样一句:“况乎诗书旧好,披乐广之高天;乡党新知,扫颜回之陋巷?”,城古村是颜回后裔又刚好有陋巷,与王勃之文比较符合。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这种假设并非没有道理。不过作为证据,总感觉还不是很充分。
一,关于龙门以前有没有楼的问题。
王勃如果是到龙门游历,龙门应该起码有一座楼。从现存1935年《山陕禹庙全图》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不论是西禹庙还是东禹庙,都有楼或者是相似的建筑,但这已是王勃之后几百年的事了。那么它以前有楼吗?还真有。《龙门建极宫记》碑碑文:“甫西河壖,即看鹤楼之故基,为起石,各巍然百尺,河山胜概,千里一目,亦天下之伟观也。”龙门原来真有一座看鹤楼。在修建建极宫时,楼已不存了,但旧址还在。但是看鹤楼建于何时,毁于何时没有记载,是不是唐代就存在?却没有说明。所以我们还是无法证明王勃所登之楼就在龙门。
我们在王勃的《夏日登龙门楼寓望序》的标题中发现有“寓望”二字,“寓望”的意思是古代边境上所设置的以备瞭望、迎送的楼馆。亦指其主管*。而黄河龙门作为古渡口,一直是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史记》 记载秦惠文王十二年(前326年)举行腊祭至于龙门。南北朝时关于龙门的记载更多,如前秦王苻坚由临晋关沿黄河逆流而上登龙门,留下了那句名言“美哉!山河之固。”《北史》记载西魏大统元年置 龙门关,在龙门山下,关口有龙门城,即戍所也。唐高祖李渊也是从龙门渡河至长安建立大唐的。所以说,龙门特殊的地理位置说明,寓望二字和它对应是没有问题的。至于是不是叫龙门楼就更不是问题了,比如建极宫,后人更习惯称之为西禹庙,将龙门的一座杰称之为龙门杰也在情理之中。
二、关于城古村陋巷及龙门楼
“颜回陋巷”是一个典故,而王勃是一个用典高手。那么他文中这句“扫颜回之陋巷”是实指还是用典呢?
山东曲阜城有一南北小巷,名陋巷。巷之北端立有石质三楹石坊一座,坊楣两面均刻“陋巷”二字。示此处为当年陋巷遗址。其实陋巷是指颜回当地居住的地方。《论语·雍也篇》记孔子称赞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只是一个比喻,说明颜回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能守住初心,后人索性将颜回所住之地称之为陋巷,并因而形成了一个典故。城古村作为颜回后裔聚居地,有陋巷很正常,因为天下颜回后裔皆以此为荣。
那么王勃是真的来过城古村吗?还真有可能。
现在的韩城古城是唐代的韩城县城。作为县城它是从隋朝开始的,因为隋朝时间太短,它的城墙基本形成是在唐代早期。而王勃在韩城留下的另一篇文章是《夏日登韩城门楼寓望序》,这个应该没有争议,就是当时作为县城的韩城古城城门楼了,韩城古城四个城门楼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南城门,而南城门与城古村仅咫尺之距,王勃在游韩城古城时就近去城古村访一下复圣后裔也是非常可能的。
不过有一点,就是城固村所处的位置,在韩城并不能算是交通要道,反而是相对偏僻一些。韩城许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支复圣后裔,但王勃家学渊源,知道城固村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此龙门楼与彼龙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