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4 02: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7:21
在西汉建元年间,当时汉武帝刘恒的儿子刘启,当年还在做皇太子。那时候正值吴国太子进京朝见汉文帝,期间吴太子曾经陪伴刘启一边饮酒一边下“六博”棋打发时间。
喜好“六博”的皇子刘启与吴太子在棋盘上杀得天昏地暗。因为吴太子之前所拜的师傅都是荆楚地区的人,楚地的人多数生情狂傲,争强好胜。
吴太子也感染了些楚人狂傲争胜的特点。在下棋过程中吴太子与刘启为了争棋路,态度恶劣,竟然出言不逊,简直不把当朝皇太子刘启放在眼里。
皇子刘启在盛怒之下抓起六博棋的棋盘猛砸向吴太子,这一下竟然将吴太子的头砸伤了,吴太子自知理亏,对方又是当今太子,未来的皇帝,只得捂着头上的伤灰溜溜地逃回了吴国。
玩六博棋一不小心竟然玩出了争斗,还引发了后来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西汉削藩运动,这着实令*开眼界。
其实,埋下这场西汉削藩运动“导火索”的正是汉景帝刘启本人,起因就是为了一盘六博棋的输赢。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一盘棋引发的一场著名事件。
故事中的六博棋又称作“陆博”,它是我国古代一种掷采行棋的博戏类游戏,因为使用6根“博箸”,所以被人们称为六博。
六博棋包括棋局、棋子、箸和博筹等棋具,行棋方法主要包括“大博”和“小博”两种。“大博”是与象棋一样要吃掉棋盘上特定的棋子才能获胜,所以也属于很早期的兵种棋戏。因此,人们推论象棋类游戏有可能是从大博演变而来的。
西汉以及先秦时期的博法都是“大博”,双方以杀“枭”为胜,也就是对博的双方各在自己方的棋盘曲道上排列好6枚棋子,其中1枚被称为“枭”,5枚被称作“散”,还要用“箸”,双方轮流掷“箸”,并根据所掷“箸”的数量行棋,昀终以杀掉对方“枭”来决定胜负。
战国时期的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具包括棋盘、棋、箸,汉代时有些博具中开始使用“茕”代替“博箸”。
六博的棋子多以象牙、玉石或金属制成,12枚棋子分为黑色红色或者黑色白色两组。棋子分为长方体和立方体两种形状,因此双方都有1个大棋子和5个小棋子。
棋子布置在博局中,博局也被人们称为“椐”,多为木质方形,盘面涂上黑漆,也有涂白漆的。棋盘上有一个方形大框,框内中部也是一个小方框,周边有一些棋路,人们称其为“曲道”,总共12个“曲道”,四角处还有4个圆点。
博局形式是模仿自“栻盘”的,“栻盘”关于生门、死门、相生、相克的说法,对博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博局上的12个曲道中就有不利于行棋的“恶道”。
东汉以后六博的形制出现了新的变化,这时才出现了使用茕的“小博”。“小博”同样也是以多吃“博筹”为胜。
而六博棋中茕的作用也是用来行棋的,有的六博则没有茕,但有箸,使用方法就是“投箸行棋”。
从情形看,后来的六博棋虽然不用箸和茕,但行棋也不是自由的,要靠“划拳”来决定。这就可以看出,六博棋的发展,有的用箸,有的用茕,有的用“划拳”,都是为了解决行棋的先后,但解决方法确是越来越简单了。
六博棋的6根箸、十几个面的茕和用手势来决定行棋是有关联的,他们可能有先后关系,也可能同时存在,这就看古代棋手的自身喜好了。
六根箸决定6个棋该走哪一个,两个人轮流掷箸,后来为了增加娱乐性,变成了茕,增加了天意的成分,可以再有一次机会。再后来,嫌麻烦的棋手就直接“划拳”决定了。
至于六博棋行哪一个棋,要由天定,但哪个棋怎么走,有多种选择,这就要看棋者的智慧了,后来的象棋演变到把“天意”的部分都去掉,全靠智慧了。
二人轮流掷茕行棋,棋行到固定的地方就把棋子竖起来,命名为“骁棋”。这种博法是两人对局,博局有12个“曲道”,两头中间是“水”。
棋盘上总共有12枚棋子,双方各执白色黑色的6枚棋子,玩家分别把棋子布于局中12个曲道上。双方还各有一枚称作“鱼”的圆形棋子,把“鱼”放在“水”中。
双方互相掷茕行棋,行棋的步数也是根据掷的数字决定的。同样棋子行进到规定的位置就可以竖起来,这枚“骁棋”便可入“水”中,“骁棋”吃掉对方的“鱼”,这个动作被命名为“牵鱼”。
玩家每“牵鱼”一次,就可以获得“博筹”两根,连牵两次鱼,就可获得“博筹”3根。若谁能连牵5次鱼,那这个人就会先获得6根“博筹”,他就算是获胜了。
谁能想到,这种玩法复杂的六博棋竟是各种棋类游戏的鼻祖,象棋是由六博棋演变而来。
据史学界研究的结果表明,六博的出现,昀晚不会晚于商代。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其所著的《史记·殷本纪》中就有六博棋的一段记载: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
这段文献是说,商代的一个皇帝武乙做了个假人,他称这个假人为天神。武乙下令让侍卫操控这个假人跟自己玩六博棋。结果假人天神输给了武乙,武乙就羞辱天神。这说明,这款古老的六博棋至少要追溯到神话时代。
但是在先秦至西汉曾经全民流行至少1000多年的六博游戏,在东汉之后就渐渐式微了,以至于隋唐以后六博棋的玩法就只存在于古籍中,留下了无尽的猜测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