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的三个层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4 02:0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23:57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I’ve come to talk with you again.
不想说话时,这歌声时常回想在耳边。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在这sound of silence 中,越发不想说话。 然而,不说话并不代表着不想表达,只是知音难觅,听者之词不达意会让人没有说话的力气。 但马斯洛需求理论里,无论是社交需求还是尊重的需要亦或者自我实现的需要,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都需要被听到、被看到才能实现。 当今,我们时常说“需要被看见”。孩子需要被看见;爱人需要被看见;自己需要被看见、、、、、、而被听到尤其也是被看到的一部分。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去看到呢?对于我来说需要从练习倾听开始。
《行动中的愿景》一书中关于倾听的见解对更好的倾听有很大的帮助。书中的观点认为: 倾听不只是简单的对于言语的听到,倾听需要对全人的倾听,包括:语言、表情、身体语言、情绪、言外之意等。需要倾听的内容非常多,因此倾听是需要分层次的:思维层面的倾听;情感层面的倾听;意志层面的倾听。
思维层面的倾听主要是指表达者语言里所表达的客观的信息、概念、观点等。我们的思维速度比表达者说话的速度要快,因此,在倾听时需要注意这个时间差。应该把这个时间差用于去理解所听到的语言里的内容,而不是去就听到的内容进行思考,或者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甚至反驳听到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从听到的内容里去搜索讲述者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而不是用自己的认知去判断,这一点非常难做到。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视角是不同的,要想客观的听到别人,就需要在思维层面从对方的视角出发。而不是从自己的思维出发。这种跳出自己思维的层面却是倾听的基本层面。
情感层面的倾听一方面是指在表达者的表达过程中去体会表达者所讲述的内容发生时的情绪、情感,另一方面是指讲述者在讲述时的情绪和情感。书中指出再理智平淡的表述后面都会有情绪和情感的参与,无论是悲伤、愤怒、无助、、、、、、总会有情感和情绪的流露。需要听者在字里行间去捕捉,当然,时常发生的情况是表述者言语里的“敏感”字眼被倾听者捕捉到,因而触动了倾听者自己的情感,因此也会陷在自己的情感中,会忽略了讲述者本身的情感和情绪。另一种常发生的情况是,讲述者刚刚讲完,倾听者立刻会用言语回应。或点评或建议,这些更多的都是思考层面的倾听,因为言语是需要思维的。而在听完讲述者的讲述后能默不作声地去体会讲述者讲述的事情及讲述过程中情感。才是情感层面的参与。能做到神领心会而不说破是情感层面倾听的必备品质。常常也是很难做到的。有一位一面之缘的朋友说当她听到别人的分享,感觉心意相通,觉得多了一位朋友,她不需要告诉那位朋友都觉得很满足。我想她做到了情感层面的倾听。
另一个层面的倾听是意志层面的倾听。所有的表达和倾听都有一个目的,即指向未来,让未来的彼此都变得更美好。因此,在倾听时需要去觉察讲述者表达的动机,是否有采取行动的意愿,意愿的强烈程度,拥有的能量层级。这些有可能诗讲述者自己都未觉察的,作为倾听者如果能在这个层面倾听,会带着信任支持到讲述者去发现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并且抓住自己的动机提高能量去采取行动改善和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书中提到任何理性的辩解都是对抗的表现。由此联想到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谈话出行辩论的时候都意味着强大的不想改变的意志。这一点让我跳脱出了对具体语言的思考。
关于倾听的这个分层方法让我有具体的方法去倾听,当然,关于倾听是带着一种尊重和支持的态度;要信任每个人都有发现解决问题的智慧;不需要聪明的指点;真正的倾听就已经是一种支持这些明确的观点,让我更加觉察日常的说话要止于闲谈和打发时间。
我的启示是当去倾听自己的心声是不是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理清自己的思路并支持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