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3 16: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21:59
北宋的仕人很多都有学习佛学的背景,例如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都有学佛的经历,在北宋那个开放的环境中,苏东坡学习佛学也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 冯梦龙的《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苏东坡是浙江净慈孝光禅寺的五戒禅师的转世。尽管是小说,那也可以看出苏东坡与佛学的缘分。 1、苏东坡与佛印禅师 苏轼最好的一位佛学朋友是佛印禅师,他们俩流传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他们经常斗嘴,以苏东坡大学士的才华,却是常常输给佛印禅师。这里看见它们的三个故事。 一屁打过江 有一天苏东坡在家参禅有所悟,作了一首五言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放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诗句含义深刻,很有禅的意蕴。所谓八风就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就好像是八种境界风,能够吹动人的身心。而苏轼说八风都吹不动他的身心,于是得意洋洋地让仆人把诗句送去金山寺给佛印禅师。 禅师看过后,微微一笑,在宣纸背后写了两个字「 ”放屁”,然后让仆人带回去。 苏东坡看到「 ”放屁”两个字,心中疑惑、不解、受辱、愤怒,各种情绪交织着。他急匆匆地渡江来到金山寺找佛印禅师理论。当他见到禅师时,拿出宣纸,质问佛印禅师为什么写「 ”放屁”两个字来侮辱他。 佛印禅师哈哈大笑:「 ”居士不是自称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 ”屁”字就把你吹过江来了?”苏东坡明白了佛印禅师的意思,空口说说跟真修行是两回事,他尴尬不已,只好苦笑。这个故事后来传成苏东坡「 ”一屁打过江”。 佛与牛粪 有一次,东坡到金山寺与佛印一起坐禅。坐了一个时辰,东坡觉得身心通畅,内外舒泰,便忍不住问禅印:「 ”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 佛印看了一下东坡,点头赞道:「 ”像一尊佛。”东坡非常高兴,佛印随口也问东坡:「 ”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苏东坡揶揄地说:「 ”像一堆牛粪!”。佛印听了,并不动气,只是置之一笑。 东坡高兴地回到家,告诉苏小妹说:「 ”我今天赢了佛印禅师!”苏小妹颇不以为然地说:「 ”哥哥,其实今天你输了。佛印禅师心中有佛,看什么都是佛,所以才看你也是佛;而你心中只有牛粪,所以才看禅师是牛粪。” 僧与鸟对 「 ”鸟”这个字有一个意思,在中国俚语中颇为不雅,《水浒传》中的李逵就经常用「 ”鸟人”来骂人。苏东坡想用这个字跟佛印开玩笑。苏东坡说:「 ”古代诗人常将僧与鸟在诗中相对。举例说吧: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还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我佩服古人以僧对鸟的聪明。「 ” 佛印说:「 ”这就是我为什么以「 ”僧”的身份跟你相对而坐的理由了。” 2、苏东坡与佛学 苏东坡真正深入研究佛学是在「 ”乌台诗案”后,他被贬到黄州的时期。 刚到黄州的他,极度消沉,终日无精打采。经过一百多天的御史台监狱生活,他受尽非人的折磨,如今即使远离京师,他也有时会因为后怕而从噩梦中惊醒。 他不再轻易写诗作文,也不敢跟亲友通信,只是别人写信来的时候,他不得已才回信,他还会在信中嘱咐对方,不要把信展示给别人看。 他需要疗愈精神的伤痕,需要抚慰心灵的苦痛。他选择了佛学这条心灵拯救之路。他阅读佛教的经典,学习禅坐的功夫,*定和慧。所谓有求皆苦,有求即是代表有*,在佛教的理念中,*是一切烦恼和痛苦的根源。人一旦到无求无欲的状态和境界,自然就没有了烦恼和痛苦。 苏轼借着佛学去治疗内心中的创伤,让他从痛苦的状态中走了出来,摆脱了痛苦的束缚,心态更加平和地面对过去,更加平和地面对人和事。 由于他对佛学的深入研究,把他的妻子王润之和妾王朝云都引导成了虔诚的佛教徒。 3、苏东坡的人生之苦 苏轼一生其实都有很多的苦,一方面是官场上带来的苦。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无常的苦痛,他前后三任妻妾都先他而逝。 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苏迈,可是她只活到二十七岁就病逝,那年苏轼三十岁,时年儿子苏迈才六岁。十年后,他在密州任太守,写了一首令人哀毁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情感特别的丰富和细腻,所以他开怀时可以写出豪迈的词,他悲伤时可以写出催人泪下的词。 他的第二任妻子王润之活到四十六岁,病逝于京师,那时苏轼五十八岁。王润之是虔诚的佛教徒,弥留之际留下遗言,要用她那本来就不多的积蓄,请画师绘制佛像,表达她对佛的敬仰。后来,苏轼果然照办,以此来悼念亡妻。 苏东坡还有一位小妾王朝云,她十二岁进入苏家当侍女,因为她的聪慧,能歌善舞,又有文学修养,很能体会苏东坡的心境,能够进入他的精神世界。苏东坡被贬黄州,惠州等地时,她一直跟在他的身边。在黄州她给苏东坡生了一个儿子,可是,在苏东坡去汝州上任的途中,因为是夏天,这个儿子因为中暑而夭折。这对苏东坡和王朝云两人都是严重的打击。 王朝云从此潜心学佛,成为虔诚的佛教徒,以救济心灵的苦难。当苏东坡被贬惠州之时,她也一起来到惠州。当时惠州疗疫流行,朝云不幸染病,很快就病逝了,时年三十四岁。 跟随苏东坡一生的三位女人,都在年纪轻轻的时候离他而去。而苏东坡如果没有佛学出世精神的基础,这些人生的打击或许让他无法承受。有了佛学的思想,使得他的痛苦有了一个排遣的方法。 4、结语 尽管苏东坡学佛,而他的根本是儒、佛兼修的,他的主要精神还是儒家的入世精神,他还是心怀天下,希望做出一番人生事业的,立功、立德、立言乃是他核心的人生追求。 在他临终之时,他的好友钱世雄问他:「 ”端明平生学佛,此日如何?”他回答说:「 ”此语亦不受。”他无意于去西方。 【飞仙时空】传播儒道佛国学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