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5: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22:38
“百寿图”出自永福县百寿镇的“寿字岩”。沿桂(林)融(安)公路西行,翻过一架雄峻的大山金竹坳,沿着蜿蜒明丽的龙江之畔,穿过于回百转的三台岭,眼前豁然开朗,但见碧野千顷,江水如带,青峰环峙,市井欢腾,这便是永宁州古城——今百寿镇之所在。在古城的东江之滨,从莽莽群山里横插出一座岗峦,如奔腾的苍龙,至公路边顿然刹住去势。当地人为之取了个不起眼的名字——对河山。山不很高,然则气势雄伟,怪石嶙峋,峻岩险峻,峭壁峥嵘。山上青枝铁树破岩而生,层叠葱翠,生气盎然。若是雨后放晴,青山若黛,云蒸霞映,蔚为壮观。在这苍翠如画的山岗西北面,葛藤如幔,石洞天开——这便是“寿字岩”了。山脚下原有一眼泉水,清纯甘润、名叫丹沙井。拾级而上,但见丹挂迎宾,黛竹含情。每至仲秋时节,香风袅袅,泌人心肺。百步将及,转眼便是灵岩幽境。岩高三丈余,宽五丈多,深四丈许。传说岩中原有一条巨龙酣卧,盘古开天之对,一声巨响,天地巾分,惊破巨龙酣梦,裂开洞府,飞腾而去,于是使留下一架“龙床”。大概是龙的故居罢.洞里幽敞绝尘,炎夏无暑;苔芜消润,钟乳琳琅。每当游人至此,倍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据史书所载,东晋时,道祖葛洪云游至此,被这一方钟灵毓秀的山水所陶醉,便在这岩洞中憩息下来,日吸山泉,夜炼还魂丹,著书立说,历数载丽不返。于是这山被时人称为“葛祖山”,泉水被称为“丹沙井”,那垂若帘幔可供攀援的山藤被称为“葛藤”,这岩被称为“夫子岩”。
岩中石刻甚多,有记事、传记、铭章,诗文、题名。吉语、格言等等,由朱而今,历朝留迹。著名的有元代大书法家赵盂颊所书的“宁寿”=字,明总兵官俞大猷*壮族农民起义的诗文。在众多的石刻中,尤以南宋绍定己丑年,公元1229年)知县史渭所刻的“寿”字,最引人瞩目,字高175厘米,宽145厘米、悬镌于岩之顶壁,笔蜂道劲有力,雕凿极为精美,堪称宋刻巨制,在大寿。字的笔画里,嵌写了一百个小寿字,取长寿百岁以上之意。小寿字正、草、隶、篆各体皆各,百字百样,每字旁均注明文体出处。太小寿字浑然一体,其妙无穷,实为世间仅见,世八谓之日:“百寿图”。 “百寿图”的来历,有数种说法。
其一,《抱扑子》记云:“廖扶丹井,一族数可口饮之多寿”。《永宁州志》亦有记云;“廖扶永宁人,相传家有丹沙井,一族饮此井者,皆百余岁”。《地舆记》、《广舆记》亦有记载。这些记载,都源于这样一个汉族民间传说:古时岩前有廖扶一族人结庐居住,日饮丹沙井水.皆妊寿百岁以上,廖扶本人更是寿高一百五十八岁,成了仙,行云而去了。知县史渭有感于这段传说,欣然挥毫写下了这个大寿字,并寻经查典,广征博引,制作“百寿图”,经年始成,请匠人王鼋刻于岩内。
其二,传说南宋时,古县(即今百寿镇)东之民屡因田水涉讼,数十年而官不能断。知县史渭到任后,带领一干差役到村中找老者了解情况。一老者至,年约五旬,问及田水灌溉事,老者日:“此事小民不知,请问家父”。史渭请其父,至者年约八旬,问及田水涉讼之事,答日:“小民不甚知之,请闻家父”。史渭忙请其父,至者皓首银发,年逾期颐,问及田水涉讼事因,老者仍答日;“此事须问家父方知”。史渭大惊,忙问:“尊翁尚存耶”老翁答日:“然也”。史渭率随人上门敦请。进至三重草堂,只见一老翁端坐堂前,童颜鹤发,百四十余岁矣。于是日水涉讼始得其因,遂告了断。事后,史渭再次造访,方知该村家家均有年逾百岁者,劳作有度,衣食如常。史渭大为感慨,于是聚地方老者于夫子岩内,究其长寿之秘诀,共襄福泽乡梓之举,请来匠人高手,在岩内凿制了“百寿图”。
其三,相传宋时有一知县名叫高登,为人最是乖巧钻营,一心总想成仙。那一年元宵佳书,高知县正在楼前观灯,见一双白自胖胖的光*孩童在人丛中穿梭戏耍,顶上灵光隐现。高知县大异,忙唤差人前去捉来审问。差人左右寻找,总是抓不到,但见两道蓝色灵光飞出了东门。高知县忙令人跟踪寻找,及至对河的葛祖山下,那两道灵光在丹沙井边一闪便不见了。差人急忙圊报,高登彻夜难眠。左思右想,料定那两个白白胖胖的孩童是丹沙井中灵物所化。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手下人众来到丹沙井,命人架起水车将井水车干。井干现底,见一块青石板,撬开青石板,得一对千年何首乌,粗如手腕,已现人形。高知县得之大喜过望,回衙即命厨子刷锅洗灶,蒸而食之。岂知那厨子也是贪婪之徒,及将首乌蒸烂,便偷将原汤倒出,另掺清水给高知县送上。待厨子返回准备偷食首乌汤时,却见一只野猫踩翻了汤碗,一碗首乌汤全倒进了灶灰里。自从高知县挖走了何首乌,井泉干涸,灾荒连年。高知县登仙不成,反而丢了乌纱帽。后来史渭继任古县,因灾祸频盈,地方不宁,深为忧虑。夜来忽得一梦,梦见一群老翁向他哭诉苦情。史渭忙问其故,众老翁日:“吾等乃地方上一百位百岁老者,只因前县令高登挖断丹沙井千年灵根,造成灾荒四野,民不聊生,地方不得安宁。今来特请大人作主,兴利除弊,扶正灵根,安抚地方,造福乡梓,则百姓幸矣”。史渭忙问可用何法:众老者目:“吾等愿捐微力,共作‘百寿图’一幅,请大人镌于丹沙井侧,则地方安宁矣,“史渭醒来,细究梦中情由,即差人四乡寻访,果然访得一百位老者,且每人皆捐一寿字,各不相同,史渭即选工匠于丹沙井旁之夫子岩内镌成”百寿图”,果然灾荒消除,地方安定。
以上种种传说,虽然殊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百寿图”仍知县史渭集众人之智慧而成的。近八百年来,“百寿图”作为稀世之珍,众口皆碑。虽然古代交通极为闭塞,但历代达官词客仍然竞相游览观瞻。自南宋以来,历代均有专事拓印“百寿图”的作坊。朝臣显贵,书香世宦人家,一旦得到一幅“百寿图”,悬挂中堂,顿然门庭生辉,宾客盈门。或经商远者,或宦海浮游者,更是把“百寿图”作为护佑身家平安之宝。相传明代郑和下西洋时,一次骤遇狂风巨浪,桨断桅折。万分危急关头,俄见一艘船上有一龙钟老者稳坐船首,任凭风恶浪险,始终扬帆前进。郑和急令余船紧随其后,不一刻海上风平浪静,老者杳然,搜之,原来是船上水手带有一幅“百寿图”,众皆以为是“百寿图”显灵。《永宁州志》载日:“士大夫以殊拓之,载诸行箧,可镇江湖风涛之险,屡多奇验”云云。
“百寿图”历来是人们贺寿祝椿的上佳礼品。明清时代,“百寿图”作坊久盛不衰,一幅以朱砂拓印的“百寿图”,可值“龙洋十元,或白米五石”。乾隆年间,永宁知州袁光炜为其恩师礼部尚书祝寿,曾以二百龙洋雇人拓制精被了一幅飞金“百寿图”。*年问,蒋介石五十大寿,广西省*黄旭初命专人拓裱了一幅“百寿图”,作为献给蒋的寿礼。据说,后来这份精美的“百寿图”又作为*的礼物,赠贺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之寿诞日。此事笔者虽未详考,但是“百寿图”在海外,尤其是在日本东南亚乃至欧美的影响确是颇大的。许多海外华人视“百寿图”为民族文化珍品,把它作为家族的传家之宝。 “百寿图”之所以成为世人尊崇的名胜,还在于它自身所特有的艺术价值。宋刻。百寿图”是中国古代书法、摩岩石刻中的一块瑰宝。“百寿图”之大寿字,集正、篆、隶、行四法为一体,其结构为正楷,运笔却是篆书,其竖之鹅头,其钩之燕尾叉备隶法,其点作桃形,实为行章。四法交融,无懈可击,匠心独具而又酣畅自然,更显得庄重浑穆,古朴圆润,诚为罕见之杰作。嵌在大寿字笔画中的一百个小寿宇,更是珠玑并列,异彩纷呈。就字的种类而言。有“高鼎”、“周鼎”、“汉鼎”、“鲁篆”、“燕文”、“甲骨文”、“金文”、“筒书”等。以书家而论,有“程邈”、“怀索”、“虞(世南)书”、“蔡(襄)书”、“小王(献之)书”以及书圣王羲之的“换鹅经”,几乎包揽了宋以前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各种书体。从某种意义上说,“百寿图”又是中国文字,书法史的演变图,直可看作华夏文明史的一个缩影。
“象形”是中国汉字所特有的最早的造字方法,传说中“仓颉造字”就是从原始的“圈腾”演化而成文字。这在“百寿图”中亦可见一斑,其中的“火文”如同燃烧的火焰,“树文”如同莽莽森林,“凤书”似彩凤起舞,“水文”曲折回环。还有“龙文”、“象篆”、“狮文”、“星斗文”、“蝌蚪文”、“芝草文”、“时文”、“箭文”,“柳文”、“聚宝文”等,无不形神兼备,呼之欲出,观赏之余-更能使人领略到汉字起源的无穷奥妙。 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吸收,兼容外来文化、宗教文化的过程。正是这种吸收,兼容文化现象,才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博大精深。“百寿图”便是这一文化现象的一部难得的证典。圈中的“玉帝天文”、“上帝印章”颇具神话传奇;“瑶池宝意”、“四利佛书”、“西方梵书”又有着浓厚的佛教色彩:“西夏台书”体现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而“飞章符”、“皇极篆”、“青黄君书”、“玄隶”、帝君玉牒“又透出道家气韵:以“聚宝文”聚合的珊瑚、珍珠、象牙、犀角、玉圭、玛瑙等,依稀可见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轨迹,耳畔犹闻七下西洋的舰队催动起锚的悠悠长号。
在“百寿图”的铭章中,有“徐百公”、“许敬宗”、“郑尚书”、“高家贤”、“碣夫人隶”。吴太后子”、“花葵夫人”、等名不见传的古代书家。从他们的作品看,无一不是名家手笔,有的甚至可列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名师。只可惜书海茫茫,踪迹难觅:尤其古代的女书法家,更难名存史册,如果不是“百寿图”有此记载.这些书家恐怕永无人知的了。由此可可见“百寿图”真不失为中国书法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以上不过是笔者对“百寿图”这一民族艺术瑰宝的一点极为肤浅的印象,远未窥知其深奥的文化、历史真谛。就其特有的研究价值而言,简直就象一个小“太阳系”。无怪乎,世界上的“汉学家”们视其为弥足珍贵的资料了。
近八百年来,“百寿图”也曾屡遭磨难,汉族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不少盗宝者与护宝人的故事,历史上也不乏肖小之徒妄想借宝传名的滑稽闹剧。“十年*”中,“百寿图”又险遭厄运。岩顶上攀石吸缝形若巨伞的千年古榕被无情刀斧砍去,岩中的钟乳石普陀大士也被。革”去了脑袋臂膀,琳琅满目的悬晶玉笋被“破四旧”的大锤砸得七零八落,岩下的“丹沙井”被填成了“大寨田”。当年,外地来了一批臂缠红袖箍的人物,视“百寿图”为封建产物,要砸而烂之。当地人闻知,一夜之间使在岩中堆满秽不可闻的猪牛粪便,使红袖箍们避之犹恐不及。全凭百寿人民的机智,巧妙地制止了无知之徒的破坏活动,使“百寿图”在劫火中履险如夷,逢凶化吉。如今,古篆灵岩又重现了它那永劫不磨的艺术光辉。
这一地方的人民创造了“百寿图”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百寿图”也忠实地庇佑了这一方勤劳、纯朴、善良的人民。漫步小镇,你随处便可遇上皓首银发的老妪老翁。听人说,这小镇里如今健在的百岁老人就有五六个,一个百零八岁的老翁还能挑莱赶集。在永宁州古城内那条一华里长的小街上,竟住着三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十来位八十余岁的长者。看来“人寿七十古来稀”这旬话语,在这里并不灵验。
站在“百寿图”下的石台前,极目远望,你一定会发现,收入眼底的是绵绵青山如黛,潺潺绿水若岚,千顷田畴翻碧浪,林掩竹映现村家。啊,多么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多么使人心羡的钟毓灵秀地,文明礼仪邦。这才是一幅更大更美的“百寿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22:38
“百寿图”出自永福县百寿镇的“寿字岩”。沿桂(林)融(安)公路西行,翻过一架雄峻的大山金竹坳,沿着蜿蜒明丽的龙江之畔,穿过于回百转的三台岭,眼前豁然开朗,但见碧野千顷,江水如带,青峰环峙,市井欢腾,这便是永宁州古城——今百寿镇之所在。在古城的东江之滨,从莽莽群山里横插出一座岗峦,如奔腾的苍龙,至公路边顿然刹住去势。当地人为之取了个不起眼的名字——对河山。山不很高,然则气势雄伟,怪石嶙峋,峻岩险峻,峭壁峥嵘。山上青枝铁树破岩而生,层叠葱翠,生气盎然。若是雨后放晴,青山若黛,云蒸霞映,蔚为壮观。在这苍翠如画的山岗西北面,葛藤如幔,石洞天开——这便是“寿字岩”了。山脚下原有一眼泉水,清纯甘润、名叫丹沙井。拾级而上,但见丹挂迎宾,黛竹含情。每至仲秋时节,香风袅袅,泌人心肺。百步将及,转眼便是灵岩幽境。岩高三丈余,宽五丈多,深四丈许。传说岩中原有一条巨龙酣卧,盘古开天之对,一声巨响,天地巾分,惊破巨龙酣梦,裂开洞府,飞腾而去,于是使留下一架“龙床”。大概是龙的故居罢.洞里幽敞绝尘,炎夏无暑;苔芜消润,钟乳琳琅。每当游人至此,倍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据史书所载,东晋时,道祖葛洪云游至此,被这一方钟灵毓秀的山水所陶醉,便在这岩洞中憩息下来,日吸山泉,夜炼还魂丹,著书立说,历数载丽不返。于是这山被时人称为“葛祖山”,泉水被称为“丹沙井”,那垂若帘幔可供攀援的山藤被称为“葛藤”,这岩被称为“夫子岩”。
岩中石刻甚多,有记事、传记、铭章,诗文、题名。吉语、格言等等,由朱而今,历朝留迹。著名的有元代大书法家赵盂颊所书的“宁寿”=字,明总兵官俞大猷*壮族农民起义的诗文。在众多的石刻中,尤以南宋绍定己丑年,公元1229年)知县史渭所刻的“寿”字,最引人瞩目,字高175厘米,宽145厘米、悬镌于岩之顶壁,笔蜂道劲有力,雕凿极为精美,堪称宋刻巨制,在大寿。字的笔画里,嵌写了一百个小寿字,取长寿百岁以上之意。小寿字正、草、隶、篆各体皆各,百字百样,每字旁均注明文体出处。太小寿字浑然一体,其妙无穷,实为世间仅见,世八谓之日:“百寿图”。 “百寿图”的来历,有数种说法。
其一,《抱扑子》记云:“廖扶丹井,一族数可口饮之多寿”。《永宁州志》亦有记云;“廖扶永宁人,相传家有丹沙井,一族饮此井者,皆百余岁”。《地舆记》、《广舆记》亦有记载。这些记载,都源于这样一个汉族民间传说:古时岩前有廖扶一族人结庐居住,日饮丹沙井水.皆妊寿百岁以上,廖扶本人更是寿高一百五十八岁,成了仙,行云而去了。知县史渭有感于这段传说,欣然挥毫写下了这个大寿字,并寻经查典,广征博引,制作“百寿图”,经年始成,请匠人王鼋刻于岩内。
其二,传说南宋时,古县(即今百寿镇)东之民屡因田水涉讼,数十年而官不能断。知县史渭到任后,带领一干差役到村中找老者了解情况。一老者至,年约五旬,问及田水灌溉事,老者日:“此事小民不知,请问家父”。史渭请其父,至者年约八旬,问及田水涉讼之事,答日:“小民不甚知之,请闻家父”。史渭忙请其父,至者皓首银发,年逾期颐,问及田水涉讼事因,老者仍答日;“此事须问家父方知”。史渭大惊,忙问:“尊翁尚存耶”老翁答日:“然也”。史渭率随人上门敦请。进至三重草堂,只见一老翁端坐堂前,童颜鹤发,百四十余岁矣。于是日水涉讼始得其因,遂告了断。事后,史渭再次造访,方知该村家家均有年逾百岁者,劳作有度,衣食如常。史渭大为感慨,于是聚地方老者于夫子岩内,究其长寿之秘诀,共襄福泽乡梓之举,请来匠人高手,在岩内凿制了“百寿图”。
其三,相传宋时有一知县名叫高登,为人最是乖巧钻营,一心总想成仙。那一年元宵佳书,高知县正在楼前观灯,见一双白自胖胖的光*孩童在人丛中穿梭戏耍,顶上灵光隐现。高知县大异,忙唤差人前去捉来审问。差人左右寻找,总是抓不到,但见两道蓝色灵光飞出了东门。高知县忙令人跟踪寻找,及至对河的葛祖山下,那两道灵光在丹沙井边一闪便不见了。差人急忙圊报,高登彻夜难眠。左思右想,料定那两个白白胖胖的孩童是丹沙井中灵物所化。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手下人众来到丹沙井,命人架起水车将井水车干。井干现底,见一块青石板,撬开青石板,得一对千年何首乌,粗如手腕,已现人形。高知县得之大喜过望,回衙即命厨子刷锅洗灶,蒸而食之。岂知那厨子也是贪婪之徒,及将首乌蒸烂,便偷将原汤倒出,另掺清水给高知县送上。待厨子返回准备偷食首乌汤时,却见一只野猫踩翻了汤碗,一碗首乌汤全倒进了灶灰里。自从高知县挖走了何首乌,井泉干涸,灾荒连年。高知县登仙不成,反而丢了乌纱帽。后来史渭继任古县,因灾祸频盈,地方不宁,深为忧虑。夜来忽得一梦,梦见一群老翁向他哭诉苦情。史渭忙问其故,众老翁日:“吾等乃地方上一百位百岁老者,只因前县令高登挖断丹沙井千年灵根,造成灾荒四野,民不聊生,地方不得安宁。今来特请大人作主,兴利除弊,扶正灵根,安抚地方,造福乡梓,则百姓幸矣”。史渭忙问可用何法:众老者目:“吾等愿捐微力,共作‘百寿图’一幅,请大人镌于丹沙井侧,则地方安宁矣,“史渭醒来,细究梦中情由,即差人四乡寻访,果然访得一百位老者,且每人皆捐一寿字,各不相同,史渭即选工匠于丹沙井旁之夫子岩内镌成”百寿图”,果然灾荒消除,地方安定。
以上种种传说,虽然殊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百寿图”仍知县史渭集众人之智慧而成的。近八百年来,“百寿图”作为稀世之珍,众口皆碑。虽然古代交通极为闭塞,但历代达官词客仍然竞相游览观瞻。自南宋以来,历代均有专事拓印“百寿图”的作坊。朝臣显贵,书香世宦人家,一旦得到一幅“百寿图”,悬挂中堂,顿然门庭生辉,宾客盈门。或经商远者,或宦海浮游者,更是把“百寿图”作为护佑身家平安之宝。相传明代郑和下西洋时,一次骤遇狂风巨浪,桨断桅折。万分危急关头,俄见一艘船上有一龙钟老者稳坐船首,任凭风恶浪险,始终扬帆前进。郑和急令余船紧随其后,不一刻海上风平浪静,老者杳然,搜之,原来是船上水手带有一幅“百寿图”,众皆以为是“百寿图”显灵。《永宁州志》载日:“士大夫以殊拓之,载诸行箧,可镇江湖风涛之险,屡多奇验”云云。
“百寿图”历来是人们贺寿祝椿的上佳礼品。明清时代,“百寿图”作坊久盛不衰,一幅以朱砂拓印的“百寿图”,可值“龙洋十元,或白米五石”。乾隆年间,永宁知州袁光炜为其恩师礼部尚书祝寿,曾以二百龙洋雇人拓制精被了一幅飞金“百寿图”。*年问,蒋介石五十大寿,广西省*黄旭初命专人拓裱了一幅“百寿图”,作为献给蒋的寿礼。据说,后来这份精美的“百寿图”又作为*的礼物,赠贺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之寿诞日。此事笔者虽未详考,但是“百寿图”在海外,尤其是在日本东南亚乃至欧美的影响确是颇大的。许多海外华人视“百寿图”为民族文化珍品,把它作为家族的传家之宝。 “百寿图”之所以成为世人尊崇的名胜,还在于它自身所特有的艺术价值。宋刻。百寿图”是中国古代书法、摩岩石刻中的一块瑰宝。“百寿图”之大寿字,集正、篆、隶、行四法为一体,其结构为正楷,运笔却是篆书,其竖之鹅头,其钩之燕尾叉备隶法,其点作桃形,实为行章。四法交融,无懈可击,匠心独具而又酣畅自然,更显得庄重浑穆,古朴圆润,诚为罕见之杰作。嵌在大寿字笔画中的一百个小寿宇,更是珠玑并列,异彩纷呈。就字的种类而言。有“高鼎”、“周鼎”、“汉鼎”、“鲁篆”、“燕文”、“甲骨文”、“金文”、“筒书”等。以书家而论,有“程邈”、“怀索”、“虞(世南)书”、“蔡(襄)书”、“小王(献之)书”以及书圣王羲之的“换鹅经”,几乎包揽了宋以前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各种书体。从某种意义上说,“百寿图”又是中国文字,书法史的演变图,直可看作华夏文明史的一个缩影。
“象形”是中国汉字所特有的最早的造字方法,传说中“仓颉造字”就是从原始的“圈腾”演化而成文字。这在“百寿图”中亦可见一斑,其中的“火文”如同燃烧的火焰,“树文”如同莽莽森林,“凤书”似彩凤起舞,“水文”曲折回环。还有“龙文”、“象篆”、“狮文”、“星斗文”、“蝌蚪文”、“芝草文”、“时文”、“箭文”,“柳文”、“聚宝文”等,无不形神兼备,呼之欲出,观赏之余-更能使人领略到汉字起源的无穷奥妙。 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吸收,兼容外来文化、宗教文化的过程。正是这种吸收,兼容文化现象,才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博大精深。“百寿图”便是这一文化现象的一部难得的证典。圈中的“玉帝天文”、“上帝印章”颇具神话传奇;“瑶池宝意”、“四利佛书”、“西方梵书”又有着浓厚的佛教色彩:“西夏台书”体现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而“飞章符”、“皇极篆”、“青黄君书”、“玄隶”、帝君玉牒“又透出道家气韵:以“聚宝文”聚合的珊瑚、珍珠、象牙、犀角、玉圭、玛瑙等,依稀可见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轨迹,耳畔犹闻七下西洋的舰队催动起锚的悠悠长号。
在“百寿图”的铭章中,有“徐百公”、“许敬宗”、“郑尚书”、“高家贤”、“碣夫人隶”。吴太后子”、“花葵夫人”、等名不见传的古代书家。从他们的作品看,无一不是名家手笔,有的甚至可列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名师。只可惜书海茫茫,踪迹难觅:尤其古代的女书法家,更难名存史册,如果不是“百寿图”有此记载.这些书家恐怕永无人知的了。由此可可见“百寿图”真不失为中国书法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以上不过是笔者对“百寿图”这一民族艺术瑰宝的一点极为肤浅的印象,远未窥知其深奥的文化、历史真谛。就其特有的研究价值而言,简直就象一个小“太阳系”。无怪乎,世界上的“汉学家”们视其为弥足珍贵的资料了。
近八百年来,“百寿图”也曾屡遭磨难,汉族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不少盗宝者与护宝人的故事,历史上也不乏肖小之徒妄想借宝传名的滑稽闹剧。“十年*”中,“百寿图”又险遭厄运。岩顶上攀石吸缝形若巨伞的千年古榕被无情刀斧砍去,岩中的钟乳石普陀大士也被。革”去了脑袋臂膀,琳琅满目的悬晶玉笋被“破四旧”的大锤砸得七零八落,岩下的“丹沙井”被填成了“大寨田”。当年,外地来了一批臂缠红袖箍的人物,视“百寿图”为封建产物,要砸而烂之。当地人闻知,一夜之间使在岩中堆满秽不可闻的猪牛粪便,使红袖箍们避之犹恐不及。全凭百寿人民的机智,巧妙地制止了无知之徒的破坏活动,使“百寿图”在劫火中履险如夷,逢凶化吉。如今,古篆灵岩又重现了它那永劫不磨的艺术光辉。
这一地方的人民创造了“百寿图”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百寿图”也忠实地庇佑了这一方勤劳、纯朴、善良的人民。漫步小镇,你随处便可遇上皓首银发的老妪老翁。听人说,这小镇里如今健在的百岁老人就有五六个,一个百零八岁的老翁还能挑莱赶集。在永宁州古城内那条一华里长的小街上,竟住着三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十来位八十余岁的长者。看来“人寿七十古来稀”这旬话语,在这里并不灵验。
站在“百寿图”下的石台前,极目远望,你一定会发现,收入眼底的是绵绵青山如黛,潺潺绿水若岚,千顷田畴翻碧浪,林掩竹映现村家。啊,多么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多么使人心羡的钟毓灵秀地,文明礼仪邦。这才是一幅更大更美的“百寿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22:38
“百寿图”出自永福县百寿镇的“寿字岩”。沿桂(林)融(安)公路西行,翻过一架雄峻的大山金竹坳,沿着蜿蜒明丽的龙江之畔,穿过于回百转的三台岭,眼前豁然开朗,但见碧野千顷,江水如带,青峰环峙,市井欢腾,这便是永宁州古城——今百寿镇之所在。在古城的东江之滨,从莽莽群山里横插出一座岗峦,如奔腾的苍龙,至公路边顿然刹住去势。当地人为之取了个不起眼的名字——对河山。山不很高,然则气势雄伟,怪石嶙峋,峻岩险峻,峭壁峥嵘。山上青枝铁树破岩而生,层叠葱翠,生气盎然。若是雨后放晴,青山若黛,云蒸霞映,蔚为壮观。在这苍翠如画的山岗西北面,葛藤如幔,石洞天开——这便是“寿字岩”了。山脚下原有一眼泉水,清纯甘润、名叫丹沙井。拾级而上,但见丹挂迎宾,黛竹含情。每至仲秋时节,香风袅袅,泌人心肺。百步将及,转眼便是灵岩幽境。岩高三丈余,宽五丈多,深四丈许。传说岩中原有一条巨龙酣卧,盘古开天之对,一声巨响,天地巾分,惊破巨龙酣梦,裂开洞府,飞腾而去,于是使留下一架“龙床”。大概是龙的故居罢.洞里幽敞绝尘,炎夏无暑;苔芜消润,钟乳琳琅。每当游人至此,倍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据史书所载,东晋时,道祖葛洪云游至此,被这一方钟灵毓秀的山水所陶醉,便在这岩洞中憩息下来,日吸山泉,夜炼还魂丹,著书立说,历数载丽不返。于是这山被时人称为“葛祖山”,泉水被称为“丹沙井”,那垂若帘幔可供攀援的山藤被称为“葛藤”,这岩被称为“夫子岩”。
岩中石刻甚多,有记事、传记、铭章,诗文、题名。吉语、格言等等,由朱而今,历朝留迹。著名的有元代大书法家赵盂颊所书的“宁寿”=字,明总兵官俞大猷*壮族农民起义的诗文。在众多的石刻中,尤以南宋绍定己丑年,公元1229年)知县史渭所刻的“寿”字,最引人瞩目,字高175厘米,宽145厘米、悬镌于岩之顶壁,笔蜂道劲有力,雕凿极为精美,堪称宋刻巨制,在大寿。字的笔画里,嵌写了一百个小寿字,取长寿百岁以上之意。小寿字正、草、隶、篆各体皆各,百字百样,每字旁均注明文体出处。太小寿字浑然一体,其妙无穷,实为世间仅见,世八谓之日:“百寿图”。 “百寿图”的来历,有数种说法。
其一,《抱扑子》记云:“廖扶丹井,一族数可口饮之多寿”。《永宁州志》亦有记云;“廖扶永宁人,相传家有丹沙井,一族饮此井者,皆百余岁”。《地舆记》、《广舆记》亦有记载。这些记载,都源于这样一个汉族民间传说:古时岩前有廖扶一族人结庐居住,日饮丹沙井水.皆妊寿百岁以上,廖扶本人更是寿高一百五十八岁,成了仙,行云而去了。知县史渭有感于这段传说,欣然挥毫写下了这个大寿字,并寻经查典,广征博引,制作“百寿图”,经年始成,请匠人王鼋刻于岩内。
其二,传说南宋时,古县(即今百寿镇)东之民屡因田水涉讼,数十年而官不能断。知县史渭到任后,带领一干差役到村中找老者了解情况。一老者至,年约五旬,问及田水灌溉事,老者日:“此事小民不知,请问家父”。史渭请其父,至者年约八旬,问及田水涉讼之事,答日:“小民不甚知之,请闻家父”。史渭忙请其父,至者皓首银发,年逾期颐,问及田水涉讼事因,老者仍答日;“此事须问家父方知”。史渭大惊,忙问:“尊翁尚存耶”老翁答日:“然也”。史渭率随人上门敦请。进至三重草堂,只见一老翁端坐堂前,童颜鹤发,百四十余岁矣。于是日水涉讼始得其因,遂告了断。事后,史渭再次造访,方知该村家家均有年逾百岁者,劳作有度,衣食如常。史渭大为感慨,于是聚地方老者于夫子岩内,究其长寿之秘诀,共襄福泽乡梓之举,请来匠人高手,在岩内凿制了“百寿图”。
其三,相传宋时有一知县名叫高登,为人最是乖巧钻营,一心总想成仙。那一年元宵佳书,高知县正在楼前观灯,见一双白自胖胖的光*孩童在人丛中穿梭戏耍,顶上灵光隐现。高知县大异,忙唤差人前去捉来审问。差人左右寻找,总是抓不到,但见两道蓝色灵光飞出了东门。高知县忙令人跟踪寻找,及至对河的葛祖山下,那两道灵光在丹沙井边一闪便不见了。差人急忙圊报,高登彻夜难眠。左思右想,料定那两个白白胖胖的孩童是丹沙井中灵物所化。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手下人众来到丹沙井,命人架起水车将井水车干。井干现底,见一块青石板,撬开青石板,得一对千年何首乌,粗如手腕,已现人形。高知县得之大喜过望,回衙即命厨子刷锅洗灶,蒸而食之。岂知那厨子也是贪婪之徒,及将首乌蒸烂,便偷将原汤倒出,另掺清水给高知县送上。待厨子返回准备偷食首乌汤时,却见一只野猫踩翻了汤碗,一碗首乌汤全倒进了灶灰里。自从高知县挖走了何首乌,井泉干涸,灾荒连年。高知县登仙不成,反而丢了乌纱帽。后来史渭继任古县,因灾祸频盈,地方不宁,深为忧虑。夜来忽得一梦,梦见一群老翁向他哭诉苦情。史渭忙问其故,众老翁日:“吾等乃地方上一百位百岁老者,只因前县令高登挖断丹沙井千年灵根,造成灾荒四野,民不聊生,地方不得安宁。今来特请大人作主,兴利除弊,扶正灵根,安抚地方,造福乡梓,则百姓幸矣”。史渭忙问可用何法:众老者目:“吾等愿捐微力,共作‘百寿图’一幅,请大人镌于丹沙井侧,则地方安宁矣,“史渭醒来,细究梦中情由,即差人四乡寻访,果然访得一百位老者,且每人皆捐一寿字,各不相同,史渭即选工匠于丹沙井旁之夫子岩内镌成”百寿图”,果然灾荒消除,地方安定。
以上种种传说,虽然殊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百寿图”仍知县史渭集众人之智慧而成的。近八百年来,“百寿图”作为稀世之珍,众口皆碑。虽然古代交通极为闭塞,但历代达官词客仍然竞相游览观瞻。自南宋以来,历代均有专事拓印“百寿图”的作坊。朝臣显贵,书香世宦人家,一旦得到一幅“百寿图”,悬挂中堂,顿然门庭生辉,宾客盈门。或经商远者,或宦海浮游者,更是把“百寿图”作为护佑身家平安之宝。相传明代郑和下西洋时,一次骤遇狂风巨浪,桨断桅折。万分危急关头,俄见一艘船上有一龙钟老者稳坐船首,任凭风恶浪险,始终扬帆前进。郑和急令余船紧随其后,不一刻海上风平浪静,老者杳然,搜之,原来是船上水手带有一幅“百寿图”,众皆以为是“百寿图”显灵。《永宁州志》载日:“士大夫以殊拓之,载诸行箧,可镇江湖风涛之险,屡多奇验”云云。
“百寿图”历来是人们贺寿祝椿的上佳礼品。明清时代,“百寿图”作坊久盛不衰,一幅以朱砂拓印的“百寿图”,可值“龙洋十元,或白米五石”。乾隆年间,永宁知州袁光炜为其恩师礼部尚书祝寿,曾以二百龙洋雇人拓制精被了一幅飞金“百寿图”。*年问,蒋介石五十大寿,广西省*黄旭初命专人拓裱了一幅“百寿图”,作为献给蒋的寿礼。据说,后来这份精美的“百寿图”又作为*的礼物,赠贺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之寿诞日。此事笔者虽未详考,但是“百寿图”在海外,尤其是在日本东南亚乃至欧美的影响确是颇大的。许多海外华人视“百寿图”为民族文化珍品,把它作为家族的传家之宝。 “百寿图”之所以成为世人尊崇的名胜,还在于它自身所特有的艺术价值。宋刻。百寿图”是中国古代书法、摩岩石刻中的一块瑰宝。“百寿图”之大寿字,集正、篆、隶、行四法为一体,其结构为正楷,运笔却是篆书,其竖之鹅头,其钩之燕尾叉备隶法,其点作桃形,实为行章。四法交融,无懈可击,匠心独具而又酣畅自然,更显得庄重浑穆,古朴圆润,诚为罕见之杰作。嵌在大寿字笔画中的一百个小寿宇,更是珠玑并列,异彩纷呈。就字的种类而言。有“高鼎”、“周鼎”、“汉鼎”、“鲁篆”、“燕文”、“甲骨文”、“金文”、“筒书”等。以书家而论,有“程邈”、“怀索”、“虞(世南)书”、“蔡(襄)书”、“小王(献之)书”以及书圣王羲之的“换鹅经”,几乎包揽了宋以前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各种书体。从某种意义上说,“百寿图”又是中国文字,书法史的演变图,直可看作华夏文明史的一个缩影。
“象形”是中国汉字所特有的最早的造字方法,传说中“仓颉造字”就是从原始的“圈腾”演化而成文字。这在“百寿图”中亦可见一斑,其中的“火文”如同燃烧的火焰,“树文”如同莽莽森林,“凤书”似彩凤起舞,“水文”曲折回环。还有“龙文”、“象篆”、“狮文”、“星斗文”、“蝌蚪文”、“芝草文”、“时文”、“箭文”,“柳文”、“聚宝文”等,无不形神兼备,呼之欲出,观赏之余-更能使人领略到汉字起源的无穷奥妙。 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吸收,兼容外来文化、宗教文化的过程。正是这种吸收,兼容文化现象,才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博大精深。“百寿图”便是这一文化现象的一部难得的证典。圈中的“玉帝天文”、“上帝印章”颇具神话传奇;“瑶池宝意”、“四利佛书”、“西方梵书”又有着浓厚的佛教色彩:“西夏台书”体现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而“飞章符”、“皇极篆”、“青黄君书”、“玄隶”、帝君玉牒“又透出道家气韵:以“聚宝文”聚合的珊瑚、珍珠、象牙、犀角、玉圭、玛瑙等,依稀可见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轨迹,耳畔犹闻七下西洋的舰队催动起锚的悠悠长号。
在“百寿图”的铭章中,有“徐百公”、“许敬宗”、“郑尚书”、“高家贤”、“碣夫人隶”。吴太后子”、“花葵夫人”、等名不见传的古代书家。从他们的作品看,无一不是名家手笔,有的甚至可列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名师。只可惜书海茫茫,踪迹难觅:尤其古代的女书法家,更难名存史册,如果不是“百寿图”有此记载.这些书家恐怕永无人知的了。由此可可见“百寿图”真不失为中国书法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以上不过是笔者对“百寿图”这一民族艺术瑰宝的一点极为肤浅的印象,远未窥知其深奥的文化、历史真谛。就其特有的研究价值而言,简直就象一个小“太阳系”。无怪乎,世界上的“汉学家”们视其为弥足珍贵的资料了。
近八百年来,“百寿图”也曾屡遭磨难,汉族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不少盗宝者与护宝人的故事,历史上也不乏肖小之徒妄想借宝传名的滑稽闹剧。“十年*”中,“百寿图”又险遭厄运。岩顶上攀石吸缝形若巨伞的千年古榕被无情刀斧砍去,岩中的钟乳石普陀大士也被。革”去了脑袋臂膀,琳琅满目的悬晶玉笋被“破四旧”的大锤砸得七零八落,岩下的“丹沙井”被填成了“大寨田”。当年,外地来了一批臂缠红袖箍的人物,视“百寿图”为封建产物,要砸而烂之。当地人闻知,一夜之间使在岩中堆满秽不可闻的猪牛粪便,使红袖箍们避之犹恐不及。全凭百寿人民的机智,巧妙地制止了无知之徒的破坏活动,使“百寿图”在劫火中履险如夷,逢凶化吉。如今,古篆灵岩又重现了它那永劫不磨的艺术光辉。
这一地方的人民创造了“百寿图”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百寿图”也忠实地庇佑了这一方勤劳、纯朴、善良的人民。漫步小镇,你随处便可遇上皓首银发的老妪老翁。听人说,这小镇里如今健在的百岁老人就有五六个,一个百零八岁的老翁还能挑莱赶集。在永宁州古城内那条一华里长的小街上,竟住着三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十来位八十余岁的长者。看来“人寿七十古来稀”这旬话语,在这里并不灵验。
站在“百寿图”下的石台前,极目远望,你一定会发现,收入眼底的是绵绵青山如黛,潺潺绿水若岚,千顷田畴翻碧浪,林掩竹映现村家。啊,多么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多么使人心羡的钟毓灵秀地,文明礼仪邦。这才是一幅更大更美的“百寿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22:38
“百寿图”出自永福县百寿镇的“寿字岩”。沿桂(林)融(安)公路西行,翻过一架雄峻的大山金竹坳,沿着蜿蜒明丽的龙江之畔,穿过于回百转的三台岭,眼前豁然开朗,但见碧野千顷,江水如带,青峰环峙,市井欢腾,这便是永宁州古城——今百寿镇之所在。在古城的东江之滨,从莽莽群山里横插出一座岗峦,如奔腾的苍龙,至公路边顿然刹住去势。当地人为之取了个不起眼的名字——对河山。山不很高,然则气势雄伟,怪石嶙峋,峻岩险峻,峭壁峥嵘。山上青枝铁树破岩而生,层叠葱翠,生气盎然。若是雨后放晴,青山若黛,云蒸霞映,蔚为壮观。在这苍翠如画的山岗西北面,葛藤如幔,石洞天开——这便是“寿字岩”了。山脚下原有一眼泉水,清纯甘润、名叫丹沙井。拾级而上,但见丹挂迎宾,黛竹含情。每至仲秋时节,香风袅袅,泌人心肺。百步将及,转眼便是灵岩幽境。岩高三丈余,宽五丈多,深四丈许。传说岩中原有一条巨龙酣卧,盘古开天之对,一声巨响,天地巾分,惊破巨龙酣梦,裂开洞府,飞腾而去,于是使留下一架“龙床”。大概是龙的故居罢.洞里幽敞绝尘,炎夏无暑;苔芜消润,钟乳琳琅。每当游人至此,倍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据史书所载,东晋时,道祖葛洪云游至此,被这一方钟灵毓秀的山水所陶醉,便在这岩洞中憩息下来,日吸山泉,夜炼还魂丹,著书立说,历数载丽不返。于是这山被时人称为“葛祖山”,泉水被称为“丹沙井”,那垂若帘幔可供攀援的山藤被称为“葛藤”,这岩被称为“夫子岩”。
岩中石刻甚多,有记事、传记、铭章,诗文、题名。吉语、格言等等,由朱而今,历朝留迹。著名的有元代大书法家赵盂颊所书的“宁寿”=字,明总兵官俞大猷*壮族农民起义的诗文。在众多的石刻中,尤以南宋绍定己丑年,公元1229年)知县史渭所刻的“寿”字,最引人瞩目,字高175厘米,宽145厘米、悬镌于岩之顶壁,笔蜂道劲有力,雕凿极为精美,堪称宋刻巨制,在大寿。字的笔画里,嵌写了一百个小寿字,取长寿百岁以上之意。小寿字正、草、隶、篆各体皆各,百字百样,每字旁均注明文体出处。太小寿字浑然一体,其妙无穷,实为世间仅见,世八谓之日:“百寿图”。 “百寿图”的来历,有数种说法。
其一,《抱扑子》记云:“廖扶丹井,一族数可口饮之多寿”。《永宁州志》亦有记云;“廖扶永宁人,相传家有丹沙井,一族饮此井者,皆百余岁”。《地舆记》、《广舆记》亦有记载。这些记载,都源于这样一个汉族民间传说:古时岩前有廖扶一族人结庐居住,日饮丹沙井水.皆妊寿百岁以上,廖扶本人更是寿高一百五十八岁,成了仙,行云而去了。知县史渭有感于这段传说,欣然挥毫写下了这个大寿字,并寻经查典,广征博引,制作“百寿图”,经年始成,请匠人王鼋刻于岩内。
其二,传说南宋时,古县(即今百寿镇)东之民屡因田水涉讼,数十年而官不能断。知县史渭到任后,带领一干差役到村中找老者了解情况。一老者至,年约五旬,问及田水灌溉事,老者日:“此事小民不知,请问家父”。史渭请其父,至者年约八旬,问及田水涉讼之事,答日:“小民不甚知之,请闻家父”。史渭忙请其父,至者皓首银发,年逾期颐,问及田水涉讼事因,老者仍答日;“此事须问家父方知”。史渭大惊,忙问:“尊翁尚存耶”老翁答日:“然也”。史渭率随人上门敦请。进至三重草堂,只见一老翁端坐堂前,童颜鹤发,百四十余岁矣。于是日水涉讼始得其因,遂告了断。事后,史渭再次造访,方知该村家家均有年逾百岁者,劳作有度,衣食如常。史渭大为感慨,于是聚地方老者于夫子岩内,究其长寿之秘诀,共襄福泽乡梓之举,请来匠人高手,在岩内凿制了“百寿图”。
其三,相传宋时有一知县名叫高登,为人最是乖巧钻营,一心总想成仙。那一年元宵佳书,高知县正在楼前观灯,见一双白自胖胖的光*孩童在人丛中穿梭戏耍,顶上灵光隐现。高知县大异,忙唤差人前去捉来审问。差人左右寻找,总是抓不到,但见两道蓝色灵光飞出了东门。高知县忙令人跟踪寻找,及至对河的葛祖山下,那两道灵光在丹沙井边一闪便不见了。差人急忙圊报,高登彻夜难眠。左思右想,料定那两个白白胖胖的孩童是丹沙井中灵物所化。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手下人众来到丹沙井,命人架起水车将井水车干。井干现底,见一块青石板,撬开青石板,得一对千年何首乌,粗如手腕,已现人形。高知县得之大喜过望,回衙即命厨子刷锅洗灶,蒸而食之。岂知那厨子也是贪婪之徒,及将首乌蒸烂,便偷将原汤倒出,另掺清水给高知县送上。待厨子返回准备偷食首乌汤时,却见一只野猫踩翻了汤碗,一碗首乌汤全倒进了灶灰里。自从高知县挖走了何首乌,井泉干涸,灾荒连年。高知县登仙不成,反而丢了乌纱帽。后来史渭继任古县,因灾祸频盈,地方不宁,深为忧虑。夜来忽得一梦,梦见一群老翁向他哭诉苦情。史渭忙问其故,众老翁日:“吾等乃地方上一百位百岁老者,只因前县令高登挖断丹沙井千年灵根,造成灾荒四野,民不聊生,地方不得安宁。今来特请大人作主,兴利除弊,扶正灵根,安抚地方,造福乡梓,则百姓幸矣”。史渭忙问可用何法:众老者目:“吾等愿捐微力,共作‘百寿图’一幅,请大人镌于丹沙井侧,则地方安宁矣,“史渭醒来,细究梦中情由,即差人四乡寻访,果然访得一百位老者,且每人皆捐一寿字,各不相同,史渭即选工匠于丹沙井旁之夫子岩内镌成”百寿图”,果然灾荒消除,地方安定。
以上种种传说,虽然殊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百寿图”仍知县史渭集众人之智慧而成的。近八百年来,“百寿图”作为稀世之珍,众口皆碑。虽然古代交通极为闭塞,但历代达官词客仍然竞相游览观瞻。自南宋以来,历代均有专事拓印“百寿图”的作坊。朝臣显贵,书香世宦人家,一旦得到一幅“百寿图”,悬挂中堂,顿然门庭生辉,宾客盈门。或经商远者,或宦海浮游者,更是把“百寿图”作为护佑身家平安之宝。相传明代郑和下西洋时,一次骤遇狂风巨浪,桨断桅折。万分危急关头,俄见一艘船上有一龙钟老者稳坐船首,任凭风恶浪险,始终扬帆前进。郑和急令余船紧随其后,不一刻海上风平浪静,老者杳然,搜之,原来是船上水手带有一幅“百寿图”,众皆以为是“百寿图”显灵。《永宁州志》载日:“士大夫以殊拓之,载诸行箧,可镇江湖风涛之险,屡多奇验”云云。
“百寿图”历来是人们贺寿祝椿的上佳礼品。明清时代,“百寿图”作坊久盛不衰,一幅以朱砂拓印的“百寿图”,可值“龙洋十元,或白米五石”。乾隆年间,永宁知州袁光炜为其恩师礼部尚书祝寿,曾以二百龙洋雇人拓制精被了一幅飞金“百寿图”。*年问,蒋介石五十大寿,广西省*黄旭初命专人拓裱了一幅“百寿图”,作为献给蒋的寿礼。据说,后来这份精美的“百寿图”又作为*的礼物,赠贺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之寿诞日。此事笔者虽未详考,但是“百寿图”在海外,尤其是在日本东南亚乃至欧美的影响确是颇大的。许多海外华人视“百寿图”为民族文化珍品,把它作为家族的传家之宝。 “百寿图”之所以成为世人尊崇的名胜,还在于它自身所特有的艺术价值。宋刻。百寿图”是中国古代书法、摩岩石刻中的一块瑰宝。“百寿图”之大寿字,集正、篆、隶、行四法为一体,其结构为正楷,运笔却是篆书,其竖之鹅头,其钩之燕尾叉备隶法,其点作桃形,实为行章。四法交融,无懈可击,匠心独具而又酣畅自然,更显得庄重浑穆,古朴圆润,诚为罕见之杰作。嵌在大寿字笔画中的一百个小寿宇,更是珠玑并列,异彩纷呈。就字的种类而言。有“高鼎”、“周鼎”、“汉鼎”、“鲁篆”、“燕文”、“甲骨文”、“金文”、“筒书”等。以书家而论,有“程邈”、“怀索”、“虞(世南)书”、“蔡(襄)书”、“小王(献之)书”以及书圣王羲之的“换鹅经”,几乎包揽了宋以前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各种书体。从某种意义上说,“百寿图”又是中国文字,书法史的演变图,直可看作华夏文明史的一个缩影。
“象形”是中国汉字所特有的最早的造字方法,传说中“仓颉造字”就是从原始的“圈腾”演化而成文字。这在“百寿图”中亦可见一斑,其中的“火文”如同燃烧的火焰,“树文”如同莽莽森林,“凤书”似彩凤起舞,“水文”曲折回环。还有“龙文”、“象篆”、“狮文”、“星斗文”、“蝌蚪文”、“芝草文”、“时文”、“箭文”,“柳文”、“聚宝文”等,无不形神兼备,呼之欲出,观赏之余-更能使人领略到汉字起源的无穷奥妙。 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吸收,兼容外来文化、宗教文化的过程。正是这种吸收,兼容文化现象,才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博大精深。“百寿图”便是这一文化现象的一部难得的证典。圈中的“玉帝天文”、“上帝印章”颇具神话传奇;“瑶池宝意”、“四利佛书”、“西方梵书”又有着浓厚的佛教色彩:“西夏台书”体现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而“飞章符”、“皇极篆”、“青黄君书”、“玄隶”、帝君玉牒“又透出道家气韵:以“聚宝文”聚合的珊瑚、珍珠、象牙、犀角、玉圭、玛瑙等,依稀可见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轨迹,耳畔犹闻七下西洋的舰队催动起锚的悠悠长号。
在“百寿图”的铭章中,有“徐百公”、“许敬宗”、“郑尚书”、“高家贤”、“碣夫人隶”。吴太后子”、“花葵夫人”、等名不见传的古代书家。从他们的作品看,无一不是名家手笔,有的甚至可列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名师。只可惜书海茫茫,踪迹难觅:尤其古代的女书法家,更难名存史册,如果不是“百寿图”有此记载.这些书家恐怕永无人知的了。由此可可见“百寿图”真不失为中国书法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以上不过是笔者对“百寿图”这一民族艺术瑰宝的一点极为肤浅的印象,远未窥知其深奥的文化、历史真谛。就其特有的研究价值而言,简直就象一个小“太阳系”。无怪乎,世界上的“汉学家”们视其为弥足珍贵的资料了。
近八百年来,“百寿图”也曾屡遭磨难,汉族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不少盗宝者与护宝人的故事,历史上也不乏肖小之徒妄想借宝传名的滑稽闹剧。“十年*”中,“百寿图”又险遭厄运。岩顶上攀石吸缝形若巨伞的千年古榕被无情刀斧砍去,岩中的钟乳石普陀大士也被。革”去了脑袋臂膀,琳琅满目的悬晶玉笋被“破四旧”的大锤砸得七零八落,岩下的“丹沙井”被填成了“大寨田”。当年,外地来了一批臂缠红袖箍的人物,视“百寿图”为封建产物,要砸而烂之。当地人闻知,一夜之间使在岩中堆满秽不可闻的猪牛粪便,使红袖箍们避之犹恐不及。全凭百寿人民的机智,巧妙地制止了无知之徒的破坏活动,使“百寿图”在劫火中履险如夷,逢凶化吉。如今,古篆灵岩又重现了它那永劫不磨的艺术光辉。
这一地方的人民创造了“百寿图”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百寿图”也忠实地庇佑了这一方勤劳、纯朴、善良的人民。漫步小镇,你随处便可遇上皓首银发的老妪老翁。听人说,这小镇里如今健在的百岁老人就有五六个,一个百零八岁的老翁还能挑莱赶集。在永宁州古城内那条一华里长的小街上,竟住着三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十来位八十余岁的长者。看来“人寿七十古来稀”这旬话语,在这里并不灵验。
站在“百寿图”下的石台前,极目远望,你一定会发现,收入眼底的是绵绵青山如黛,潺潺绿水若岚,千顷田畴翻碧浪,林掩竹映现村家。啊,多么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多么使人心羡的钟毓灵秀地,文明礼仪邦。这才是一幅更大更美的“百寿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22:38
“百寿图”出自永福县百寿镇的“寿字岩”。沿桂(林)融(安)公路西行,翻过一架雄峻的大山金竹坳,沿着蜿蜒明丽的龙江之畔,穿过于回百转的三台岭,眼前豁然开朗,但见碧野千顷,江水如带,青峰环峙,市井欢腾,这便是永宁州古城——今百寿镇之所在。在古城的东江之滨,从莽莽群山里横插出一座岗峦,如奔腾的苍龙,至公路边顿然刹住去势。当地人为之取了个不起眼的名字——对河山。山不很高,然则气势雄伟,怪石嶙峋,峻岩险峻,峭壁峥嵘。山上青枝铁树破岩而生,层叠葱翠,生气盎然。若是雨后放晴,青山若黛,云蒸霞映,蔚为壮观。在这苍翠如画的山岗西北面,葛藤如幔,石洞天开——这便是“寿字岩”了。山脚下原有一眼泉水,清纯甘润、名叫丹沙井。拾级而上,但见丹挂迎宾,黛竹含情。每至仲秋时节,香风袅袅,泌人心肺。百步将及,转眼便是灵岩幽境。岩高三丈余,宽五丈多,深四丈许。传说岩中原有一条巨龙酣卧,盘古开天之对,一声巨响,天地巾分,惊破巨龙酣梦,裂开洞府,飞腾而去,于是使留下一架“龙床”。大概是龙的故居罢.洞里幽敞绝尘,炎夏无暑;苔芜消润,钟乳琳琅。每当游人至此,倍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据史书所载,东晋时,道祖葛洪云游至此,被这一方钟灵毓秀的山水所陶醉,便在这岩洞中憩息下来,日吸山泉,夜炼还魂丹,著书立说,历数载丽不返。于是这山被时人称为“葛祖山”,泉水被称为“丹沙井”,那垂若帘幔可供攀援的山藤被称为“葛藤”,这岩被称为“夫子岩”。
岩中石刻甚多,有记事、传记、铭章,诗文、题名。吉语、格言等等,由朱而今,历朝留迹。著名的有元代大书法家赵盂颊所书的“宁寿”=字,明总兵官俞大猷*壮族农民起义的诗文。在众多的石刻中,尤以南宋绍定己丑年,公元1229年)知县史渭所刻的“寿”字,最引人瞩目,字高175厘米,宽145厘米、悬镌于岩之顶壁,笔蜂道劲有力,雕凿极为精美,堪称宋刻巨制,在大寿。字的笔画里,嵌写了一百个小寿字,取长寿百岁以上之意。小寿字正、草、隶、篆各体皆各,百字百样,每字旁均注明文体出处。太小寿字浑然一体,其妙无穷,实为世间仅见,世八谓之日:“百寿图”。 “百寿图”的来历,有数种说法。
其一,《抱扑子》记云:“廖扶丹井,一族数可口饮之多寿”。《永宁州志》亦有记云;“廖扶永宁人,相传家有丹沙井,一族饮此井者,皆百余岁”。《地舆记》、《广舆记》亦有记载。这些记载,都源于这样一个汉族民间传说:古时岩前有廖扶一族人结庐居住,日饮丹沙井水.皆妊寿百岁以上,廖扶本人更是寿高一百五十八岁,成了仙,行云而去了。知县史渭有感于这段传说,欣然挥毫写下了这个大寿字,并寻经查典,广征博引,制作“百寿图”,经年始成,请匠人王鼋刻于岩内。
其二,传说南宋时,古县(即今百寿镇)东之民屡因田水涉讼,数十年而官不能断。知县史渭到任后,带领一干差役到村中找老者了解情况。一老者至,年约五旬,问及田水灌溉事,老者日:“此事小民不知,请问家父”。史渭请其父,至者年约八旬,问及田水涉讼之事,答日:“小民不甚知之,请闻家父”。史渭忙请其父,至者皓首银发,年逾期颐,问及田水涉讼事因,老者仍答日;“此事须问家父方知”。史渭大惊,忙问:“尊翁尚存耶”老翁答日:“然也”。史渭率随人上门敦请。进至三重草堂,只见一老翁端坐堂前,童颜鹤发,百四十余岁矣。于是日水涉讼始得其因,遂告了断。事后,史渭再次造访,方知该村家家均有年逾百岁者,劳作有度,衣食如常。史渭大为感慨,于是聚地方老者于夫子岩内,究其长寿之秘诀,共襄福泽乡梓之举,请来匠人高手,在岩内凿制了“百寿图”。
其三,相传宋时有一知县名叫高登,为人最是乖巧钻营,一心总想成仙。那一年元宵佳书,高知县正在楼前观灯,见一双白自胖胖的光*孩童在人丛中穿梭戏耍,顶上灵光隐现。高知县大异,忙唤差人前去捉来审问。差人左右寻找,总是抓不到,但见两道蓝色灵光飞出了东门。高知县忙令人跟踪寻找,及至对河的葛祖山下,那两道灵光在丹沙井边一闪便不见了。差人急忙圊报,高登彻夜难眠。左思右想,料定那两个白白胖胖的孩童是丹沙井中灵物所化。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手下人众来到丹沙井,命人架起水车将井水车干。井干现底,见一块青石板,撬开青石板,得一对千年何首乌,粗如手腕,已现人形。高知县得之大喜过望,回衙即命厨子刷锅洗灶,蒸而食之。岂知那厨子也是贪婪之徒,及将首乌蒸烂,便偷将原汤倒出,另掺清水给高知县送上。待厨子返回准备偷食首乌汤时,却见一只野猫踩翻了汤碗,一碗首乌汤全倒进了灶灰里。自从高知县挖走了何首乌,井泉干涸,灾荒连年。高知县登仙不成,反而丢了乌纱帽。后来史渭继任古县,因灾祸频盈,地方不宁,深为忧虑。夜来忽得一梦,梦见一群老翁向他哭诉苦情。史渭忙问其故,众老翁日:“吾等乃地方上一百位百岁老者,只因前县令高登挖断丹沙井千年灵根,造成灾荒四野,民不聊生,地方不得安宁。今来特请大人作主,兴利除弊,扶正灵根,安抚地方,造福乡梓,则百姓幸矣”。史渭忙问可用何法:众老者目:“吾等愿捐微力,共作‘百寿图’一幅,请大人镌于丹沙井侧,则地方安宁矣,“史渭醒来,细究梦中情由,即差人四乡寻访,果然访得一百位老者,且每人皆捐一寿字,各不相同,史渭即选工匠于丹沙井旁之夫子岩内镌成”百寿图”,果然灾荒消除,地方安定。
以上种种传说,虽然殊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百寿图”仍知县史渭集众人之智慧而成的。近八百年来,“百寿图”作为稀世之珍,众口皆碑。虽然古代交通极为闭塞,但历代达官词客仍然竞相游览观瞻。自南宋以来,历代均有专事拓印“百寿图”的作坊。朝臣显贵,书香世宦人家,一旦得到一幅“百寿图”,悬挂中堂,顿然门庭生辉,宾客盈门。或经商远者,或宦海浮游者,更是把“百寿图”作为护佑身家平安之宝。相传明代郑和下西洋时,一次骤遇狂风巨浪,桨断桅折。万分危急关头,俄见一艘船上有一龙钟老者稳坐船首,任凭风恶浪险,始终扬帆前进。郑和急令余船紧随其后,不一刻海上风平浪静,老者杳然,搜之,原来是船上水手带有一幅“百寿图”,众皆以为是“百寿图”显灵。《永宁州志》载日:“士大夫以殊拓之,载诸行箧,可镇江湖风涛之险,屡多奇验”云云。
“百寿图”历来是人们贺寿祝椿的上佳礼品。明清时代,“百寿图”作坊久盛不衰,一幅以朱砂拓印的“百寿图”,可值“龙洋十元,或白米五石”。乾隆年间,永宁知州袁光炜为其恩师礼部尚书祝寿,曾以二百龙洋雇人拓制精被了一幅飞金“百寿图”。*年问,蒋介石五十大寿,广西省*黄旭初命专人拓裱了一幅“百寿图”,作为献给蒋的寿礼。据说,后来这份精美的“百寿图”又作为*的礼物,赠贺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之寿诞日。此事笔者虽未详考,但是“百寿图”在海外,尤其是在日本东南亚乃至欧美的影响确是颇大的。许多海外华人视“百寿图”为民族文化珍品,把它作为家族的传家之宝。 “百寿图”之所以成为世人尊崇的名胜,还在于它自身所特有的艺术价值。宋刻。百寿图”是中国古代书法、摩岩石刻中的一块瑰宝。“百寿图”之大寿字,集正、篆、隶、行四法为一体,其结构为正楷,运笔却是篆书,其竖之鹅头,其钩之燕尾叉备隶法,其点作桃形,实为行章。四法交融,无懈可击,匠心独具而又酣畅自然,更显得庄重浑穆,古朴圆润,诚为罕见之杰作。嵌在大寿字笔画中的一百个小寿宇,更是珠玑并列,异彩纷呈。就字的种类而言。有“高鼎”、“周鼎”、“汉鼎”、“鲁篆”、“燕文”、“甲骨文”、“金文”、“筒书”等。以书家而论,有“程邈”、“怀索”、“虞(世南)书”、“蔡(襄)书”、“小王(献之)书”以及书圣王羲之的“换鹅经”,几乎包揽了宋以前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各种书体。从某种意义上说,“百寿图”又是中国文字,书法史的演变图,直可看作华夏文明史的一个缩影。
“象形”是中国汉字所特有的最早的造字方法,传说中“仓颉造字”就是从原始的“圈腾”演化而成文字。这在“百寿图”中亦可见一斑,其中的“火文”如同燃烧的火焰,“树文”如同莽莽森林,“凤书”似彩凤起舞,“水文”曲折回环。还有“龙文”、“象篆”、“狮文”、“星斗文”、“蝌蚪文”、“芝草文”、“时文”、“箭文”,“柳文”、“聚宝文”等,无不形神兼备,呼之欲出,观赏之余-更能使人领略到汉字起源的无穷奥妙。 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吸收,兼容外来文化、宗教文化的过程。正是这种吸收,兼容文化现象,才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博大精深。“百寿图”便是这一文化现象的一部难得的证典。圈中的“玉帝天文”、“上帝印章”颇具神话传奇;“瑶池宝意”、“四利佛书”、“西方梵书”又有着浓厚的佛教色彩:“西夏台书”体现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而“飞章符”、“皇极篆”、“青黄君书”、“玄隶”、帝君玉牒“又透出道家气韵:以“聚宝文”聚合的珊瑚、珍珠、象牙、犀角、玉圭、玛瑙等,依稀可见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轨迹,耳畔犹闻七下西洋的舰队催动起锚的悠悠长号。
在“百寿图”的铭章中,有“徐百公”、“许敬宗”、“郑尚书”、“高家贤”、“碣夫人隶”。吴太后子”、“花葵夫人”、等名不见传的古代书家。从他们的作品看,无一不是名家手笔,有的甚至可列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名师。只可惜书海茫茫,踪迹难觅:尤其古代的女书法家,更难名存史册,如果不是“百寿图”有此记载.这些书家恐怕永无人知的了。由此可可见“百寿图”真不失为中国书法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以上不过是笔者对“百寿图”这一民族艺术瑰宝的一点极为肤浅的印象,远未窥知其深奥的文化、历史真谛。就其特有的研究价值而言,简直就象一个小“太阳系”。无怪乎,世界上的“汉学家”们视其为弥足珍贵的资料了。
近八百年来,“百寿图”也曾屡遭磨难,汉族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不少盗宝者与护宝人的故事,历史上也不乏肖小之徒妄想借宝传名的滑稽闹剧。“十年*”中,“百寿图”又险遭厄运。岩顶上攀石吸缝形若巨伞的千年古榕被无情刀斧砍去,岩中的钟乳石普陀大士也被。革”去了脑袋臂膀,琳琅满目的悬晶玉笋被“破四旧”的大锤砸得七零八落,岩下的“丹沙井”被填成了“大寨田”。当年,外地来了一批臂缠红袖箍的人物,视“百寿图”为封建产物,要砸而烂之。当地人闻知,一夜之间使在岩中堆满秽不可闻的猪牛粪便,使红袖箍们避之犹恐不及。全凭百寿人民的机智,巧妙地制止了无知之徒的破坏活动,使“百寿图”在劫火中履险如夷,逢凶化吉。如今,古篆灵岩又重现了它那永劫不磨的艺术光辉。
这一地方的人民创造了“百寿图”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百寿图”也忠实地庇佑了这一方勤劳、纯朴、善良的人民。漫步小镇,你随处便可遇上皓首银发的老妪老翁。听人说,这小镇里如今健在的百岁老人就有五六个,一个百零八岁的老翁还能挑莱赶集。在永宁州古城内那条一华里长的小街上,竟住着三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十来位八十余岁的长者。看来“人寿七十古来稀”这旬话语,在这里并不灵验。
站在“百寿图”下的石台前,极目远望,你一定会发现,收入眼底的是绵绵青山如黛,潺潺绿水若岚,千顷田畴翻碧浪,林掩竹映现村家。啊,多么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多么使人心羡的钟毓灵秀地,文明礼仪邦。这才是一幅更大更美的“百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