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过后的市场和二十世纪中国融入午场原什么不国之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0 05: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41
《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之所以选择这几个口岸,是有其原因的。第一,这几个口岸城市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均地处东南沿海,适于港口建设,且为内外交通的要道,交通十分方便。例如生丝一项,“由产区运粤之路程,较之运沪遥至十倍,而运费之增益及利息之损失等,据驻沪英领事阿利国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估计之数,约达35一40%之多”(班思德:《最近百年电国对外贸易史》,第53页)。上海开埠后,江、浙的茶叶不再远运广州,而是就近通过纵横交错的水道运往上海出口。第二,五个口岸城市在经济上都是商贾云集的繁富之区和工商业中心,这样每开辟一处通商口岸,就相当于开辟了中国一大片市场。以上海为例,它地*江三角洲前沿,西与富庶的江苏、浙江两省毗邻,北界长江入海口,是中国*海岸线之中枢,临江濒海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中国江、河、海、陆的重要运输枢纽,同时拥有经济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长江为纽带的整个长江流域的大腹地。五口的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五口的开通使中国的地理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最重要的一点表现就是贸易中心从广州向上海的转移。鸦片战争前,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中心。直至19世纪40年代,由广州输往英国的货物值,仍居五口首位,在各口总值的比重中,最高达91.7%(1846),最低也在75%以上(1848)(黄苇:《上海开埠研究》,第144页)但值得注意的是,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广州输出的茶叶,由7600万磅下降到5500万磅,生丝由6800包下降到4300包,进口的棉花由7700万磅下降到6400万磅”(马士:《对外关系史》第364-366页)。进入五十年代后,这种转移的趋势就更加明显。原因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尤其是太平军进入湖南地区后,传统的湖北---湖南----广东的湘江--北江--珠江运输路线被切断,两湖地区丰富的外销商品*改道,经长江运往上海外销。“就茶叶出口而言,在1846年由上海出口的只占全国出口的1∕7,1851年就增长到1∕3,紧接着在1852年超过全国出口的一半,1853年又进一步几乎达到70%”(马士:《对外关系史》卷1,第366页)此后上海一直保持着优势地位。就英国粗哔叽进口而言,40年代中期,广州的进口量是上海的3倍多,到50年代中期则倒过来不及上海的一半(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第1515页)
2,五口的开通使中国的区域传统经济格局发生变化。1845年,福州将军向清*报告了福州、厦门地区手工业惨遭到外国商品损害时的情形说:“今有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起舞充积于厦门……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而紧邻上海的松江、太仓,手纺工业曾经相当兴旺,但在鸦片战争后也发生了变化,当时人描述1846年的情形说“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资料(一)》第494、495页),原先,松江、太仓等地是清代棉织业的中心,曾经大量种植棉花,这时在外棉的冲击上,已经无人生产棉花,棉织业无原料来源,已经开始衰颓。
棉花无人种植不仅是因为外棉的冲击,主要还是由于生丝的大量出口导致人们放弃了棉花种植而投向桑蚕业。江南地区蚕桑业久已有之,但在五口通商以前,并不十分发达。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后,洋商以此为基地,在江南杭、嘉、湖等地大量搜购生丝。“丝,旧惟开化乡有之……人多植桑饲蚕,辄获奇羡,其风始盛,延及于各乡”(《无锡金匮县志》卷三十一,物产),在利益的驱逐下,江南蚕桑生产迅猛地发展,“浙江全省七十五个县,产蚕丝者达五十八县,完全以种桑养蚕为专业者,亦不下三十余县。(《中国实业志》,浙江省,第164页)如南浔,原是一个乡间小镇,由于丝业的发展,几年间就成为著名的丝业中心城市。许多在五口通商前没有蚕桑业的地方,此时也开始植桑养蚕,如浙江嘉善”道光时,始有树桑饲蚕“(程兼善等修纂:《续修枫径小志》卷一,区域志,食货),此外,丹徒、南汇等县也开始大规模发展桑蚕业。
再如茶叶生产,广东的鹤山县,在清初仅有极少数地区种茶,但在鸦片战争后,则全县”毋论土著、客家,多以茶为州加工制造“(《鹤山县志》)。南海县西樵一带更达到”间有隙地,类皆辟治种茶,以为恒产,实无荒而未垦之区“(《南海县志》),至于中山、东莞、新会等地,种茶面积也开始扩大,逐渐形成产茶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