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1 13:1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09:06
食物的做法很多,尤其在中国,更是做法多种多样,菜系发达,老少皆宜。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食物的做法呢?
在远古时期,先人们茹毛饮血,吃生冷的食物就不讲究做法了。到了能够使用火的年代,先人们就会做出一点花样。但也只是在生产力发达的时候,有闲暇时间才能琢磨食物的做法。要是赶上生产力落后,食物匮乏的年代,人们能吃上一口就算好的了,哪有时间琢磨怎么做?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在饥荒年代,为了让更多的人吃上食物,人们就发明了各种汤的做法,用仅有的一点食物原料做成一大锅汤,可以让原来仅供一人吃的食物变成供应一群人喝的汤,还让大家都饿不死,如果嫌汤难喝,就在里面加上各种佐料、调味品,让汤变的美味可口,满足很多人的需求。
或许,食物的多种做法都是从饥饿中来的。“叫花鸡”的做法是让泥包住鸡,烧熟了吃。顾名思义,很可能就是来源于叫花子的做法。叫花子整天处于饥饿状态,偷了鸡之后不敢声张,又缺乏必要的烹煮工具,就用泥包住鸡烧熟了吃。还有炸蝗虫、炸金蝉、炸蚕蛹,都是人们饥饿的时候饥不择食,试着吃吃,没事儿就吃下去了,也就一路做下去了。其中炸蝗虫除了饥不择食以外,就是对蝗虫的痛恨了,一痛恨就要吃掉它们。
还有就是节俭,从古至今的节俭风气让人们有了新的吃法。譬如臭豆腐,明明已经臭了,还舍不得扔,尝了尝,居然闻着臭吃着香,于是就传承了下去。第一个吃臭豆腐的人一定是舍不得扔的,也一定是因为节俭才尝第一口的。为了消除臭味儿,人们要用油炸一下,可是,那臭味随着油炸的香气弥散到空气里,更臭了。还有豆瓣酱,也是发酵之后的产物,白酒的发明也是如此,凡是发酵的食物似乎都和节俭有关系。人不仅能吃洁净的食物,也能吃腐生食物,诸如发酵的事物就是腐生食物,反而能帮助人消化。很多吃不了的东西,换一种做法,就吃掉了,这不是糊弄人,而是节俭的风气在起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09:07
因为口味不同。比如冬瓜炖排骨就是清淡的,红烧冬瓜就是咸的,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所以食物的做法多。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09:07
因为现在做饭的工具很多,每个人的口味也不一样,所以食物做法就很多。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09:08
我国国土辽阔,各省各地的特色小吃做法不同,那是因为我国物资丰富,各地习俗不同,上千年的传承中对对于食物的做法千奇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