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虚幻地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1 20:1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6:47
1 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
藏大无情三字。
大荒:大空也,也即真心自性。归此大荒,才叫开悟。
无稽:无者空也。上接大荒,下接情埂。
清埂:情埂也,情为门也,出世入世,都走此门。
如何才能到此大荒,也即开悟呢?情为道路,即情为埂也。一块顽石,被茫茫渺渺携入红尘,放在情字中去泡去滚;到放下情字,即空情,才找到门路;之后磨出了光明,得成圆觉,才最后归彼大荒,即归得真心自性了。顽石,从大无情处,走进大有情中,再归到大无情处,这是作者既定方针,所以,宝玉只有出家一个结局。开篇说得明白:走一遭,当然还得回来。
这大无情〔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一旦说破,只怕读者心寒,接受不了。但红楼梦由情而起文〔晴文〕,到情空结束〔悬梁自尽秦可卿〕,告诉我们情是必需清的,因为罪孽总因情;也告诉我们情是可清的,如何来清?一个空字便可了解了,也即放下一个情字。
说好说,做难做,这岂是嘴上功夫?
2 葫芦庙。
乃是葫芦妙也。一部红楼梦,开篇便告诉读者,书中藏有葫芦妙。请看,开篇从姑苏写起,藏书字;阊门,便是藏闷也。十里街,乃石里揭,仁青巷,乃是认清向,葫芦庙,乃是葫芦妙,这正是“石里认清葫芦妙”,石里藏妙,正是以石喻真心自性也,真心自性者,佛家最高境界,这是红楼梦第一大迷。书中交待,与这葫芦庙相邻者,是甄士隐即真是隐,其女乳名英莲即汝名应连,这正是“汝名应连真是隐”。把名连起,便知隐的真是何物了,这是红楼梦第二大迷。
葫芦庙,果然妙也。
3 太虚幻境。
巧设此境:令读者知道红楼的一切包括那情字,本便如梦如幻;令读者明白,走进红楼便是走进无常和梦幻。令读者明白,红楼的一切都是定数;在此太虚幻境,显示了十二金钗及三大丫环的定数。这是佛家所讲的因缘,道家所谓的命数。结果大体相同,那就是家破人亡各奔腾。作者安排这些定数总的原则,无论谁都要走向反面,以显示万法无常,令人看破一切都是梦幻,不更谋虚逐妄。如元春,安排你照宫闱,也令你大梦归;让你明白“须要退步抽身早”。
4 荣宁二府。
这是一荣一枯,是一切世间的缩影。这荣,实指世间一切富贵荣华,不要单单理解成荣国府。这宁,指世间一切枯,不要单单理解成宁国府。一动一静;一求有,一求无;一求生,一求灭;一求官,一求道;一切,都在这一动一静里生来死去,饱尝轮回之苦。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梦幻。荣是无常,枯也无常。荣者为阳,荣府宝玉出家为归宿;枯者为阴,宁府惜春出家为结局。荣也好,枯也罢,都是无常梦幻,常在的只有真如福地。
5 大观园。
贵为皇妃所设;富为红楼园首;景多山水鱼鸟,楼阁亭台,绿柳红花;人则是风月情浓,阆苑仙葩,美玉无瑕;正是红楼中之红楼,梦幻中之梦幻。而观,正是佛家修行之方法,修佛者,谁不知观照二字?
有诗为证:
大观园是一首诗,大观之妙有谁知?
观大观时谁为大,明白但等回头时。
6 知机县,急流津,觉迷渡口。
知机县:机何在?真心自性便是机。也告诉我们,走进红楼梦,知道何为真心自性的机会现在眼前了,也即开悟的机会出现了,这便叫知机现。
急流津:走进红楼,就是滚滚红尘现在眼前,便是急流津,无一物可留得下,都是无常泡影;人生在这急流津,绝不是坏事,是能破迷开悟的,是能知机的;生*,何其难也,人生一世,不能破迷开悟,便是白来一回。
觉迷渡口,就是弃假归真之路,也就是本书之主题:不更谋虚逐妄处;也告诉我们,作者这张口,说出的故事,是令人觉迷的,是来度人的,所以才叫觉迷之口、度人之口;红楼梦这本书,也便是觉迷之书,度人之书了。
贾雨村,在草庵睡着了,何意?是说,这假的故事,到此无须再讲了。因为*我假语村言即讲故事,已经把你们从急流津中,引上了这觉迷渡口,再讲那些骗人的故事还有何用?过不过此渡口到彼岸,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告诉你:去罢,那里是真如福地,胜此虚幻红楼百千万倍。别以为那里啥也没有,那里有成了神仙的林妹妹。妙法莲华经,父亲用羊鹿牛车作诱饵,骗自己的孩子走出火宅,最后以大白牛车装载他们,奔向彼岸。红楼梦和佛祖相比,二者手段虽殊,层次有别,但目标却是一个,那就是:
以此大慈大悲心,引领世人渡迷津。
今生纵把嘴说破,也让赤子出红尘。
7 真如福地。
归此真地:
令读者明白,这真如福地,纯真无假,比红楼无常胜之又胜;令读者明白,知道一切都是假相,不更谋虚逐妄,便是走出红楼,归到真如福地,弃假归真。令读者明白,这真与幻是一不是二。谋便是幻,不谋便是真;拿起便是幻,放下便是真;等等等等,读书时可慢慢体会。
8 悼红轩。
曹雪芹在这里,历十年苦心,删改红楼梦。这悼红二字,表明在雪芹这里,经历过那红楼生活,且红已死矣;一个悼字,置红于死地,人已悟矣。据书中说,原有一记,后又有所增加。空空道人,把石头原记抄了,并传了;如今这空空,把石头记原本和这后增加的部分都抄了,又去传这全本红楼梦。至那繁华昌盛地方,遍寻了一番,所遇不是建功立业之人,即系糊口谋衣之辈,哪有闲情去和石头饶舌?恰遇到贾雨村,印证'这事我已亲见尽知,你这抄录尚无差错',并指个明路给空空,到悼红轩去找曹雪芹,托他传去。这表明曹雪芹和那写石头记的和尚,同一善心,皆在救世,可谓志同道合了;也表明曹雪芹不是那建功立业之人,也不是那糊口谋衣之辈。雪芹住此悼红轩,批阅红楼梦十载,使石头记全书得以传世,真是大大功德。
9 金陵。
不要简单当成南京。金陵城,在吴语中也叫石头城。这里告诉读者,金玉本来是一家,顽石就是佛法中所说的金刚心。
红楼梦奇哉伟哉。读罢诸家批本,我们可见到:红楼梦作书者是石头和尚,前半部写完底稿,后半部写完草稿;改过红书者有雪芹,有程伟元和高鹗;批过此书者则是多如牛毛。从诸家批文可见,石头作者原稿有所丢失,情节文字有所增删,书名改了多次,可人名地名从未见改,足见作者有远见卓识,把秘密藏在谁都不可能改的名字之中。令我们这些后来读者,有机会悟到石头作者大慈大悲的良苦用心。
地名是整个红楼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曹雪芹在地名方面亦颇有深意!一些地名的精彩双关,着实让人拍案叫绝。
悼红轩,是作者写作之处,曹雪芹在这里,历十年苦心,“悼红”,悼念红楼,悼念红颜,作者经历过那红楼生活,而繁华已逝,红颜已消,一个悼字,置红于死地,人已大彻悟矣。
“大荒山”、“无稽崖”谐荒唐、无稽,是缥缈、空灵之义,同“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一同构成一种甄真贾假、虚无缥缈、荒诞无稽的意象。
“青埂峰”,脂批认为“青埂”谐音“情根”,意谓《红楼梦》是写情的,贾宝玉是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有幸化作通灵宝玉,下界为人,引出多少情痴怨魂,贾宝玉是这世间最痴者,以致到了“情不情”的境界,情根何来?掐指细算,原是他立于青埂峰下所生吧,青埂青埂,情根深种。有学者进一步指出“情根”又谐“秦根”,以为“秦”“为民族和文化本根意义符号,寄托作者的反奴和个性自由思想”。而据《史记》,古代北方和西方的邻族和邻国称中国人(华夏族-一汉族)为秦人。以“秦”代“汉”,是曹雪芹为避文字祸而又以“青”与“情”、“秦”构成谐音双关的巧妙手法,良苦用心
“荣禧堂”谐“荣熄堂”,荣华富贵如一场大火瞬时熄灭,化为灰烬。
宁(淫)国府、荣(欲)国府,正如柳湘莲所说,贾府除了门口的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这样经典精辟的断语正是家族败落的浮面原因。
贾雨村既然是个极为势利的人物,其籍贯便可胡诌,所以他是湖州(胡诌)人氏,发迹前寄住在姑苏城阊门外的十里(势利)街仁清(人情)巷的葫芦(糊涂)庙,这样的命名真是趣味横生,且增加了作品的魅力。
宝玉住的“怡红院”谐“遗红院 ”,遗红院,蕴含多少儿女情怀、温柔遗梦、琴书红袖,最终云散高唐,石归太虚,却依旧有那么多遗梦留在了尚留尘世的红楼中人心田。
林黛玉的“潇湘馆”曰“销香馆”或“香消馆”,潇湘妃子,潇湘馆里独自销香,斑斑潇湘泪,片片落花情,“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酣一觉清”,梦醒时分,魂归故里,香消玉损!
薛宝钗之“梨香院”是“离乡怨”,“蘅芜怨”却是“恨无缘”。离开故地客居他乡,多少感伤,多少“离乡怨”。大观园落成,宝钗又住进了“蘅芜苑”,竟是“恨无缘”,有份无缘,无缘相知,咫尺天涯,终是敌不过那“木石前盟”的约定,蘅芜君——恨无君。
“稻香村”曰“香倒村”。李纨如槁木死灰一般,再无芬芳朝气。
“缀绵楼”谐“坠锦楼”。缀绵楼是分配给迎春的住处,柔弱和顺的侯府千金,无法忍受中山狼*而跳楼自杀,“坠锦”——似锦红颜,无辜坠落,令人扼腕。
红楼巨著,以泪研墨,注情于笔,草蛇灰线,一语双关,道不完,说不尽!
摘自《探红楼梦地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6:47
太虚幻境 青埂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6:47
太虚幻境